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舌尖上的中国”很美,百姓肠胃里更要干净

“舌尖上的中国”很美很诱人,百姓肠胃里更要干净

http://www.lywxww.com  2012-05-24 15:50:45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舌尖上的中国》(资料图片)

  地沟油(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闫起磊)一个在深夜播放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居然火了,各路“吃货”是饱受折磨,一边口水哗哗地响,恨不得去舔电视屏幕,一边眼泪汪汪地流,心里憋屈——“舌尖上的中国”很美很诱人,可“嘴边上的中国”是不是这个味儿?“大肠里的中国”干不干净?

  这部“带着对食物的敬意”的纪录片,让网友找回了童年的记忆,闻到了家乡的味道,感受了生活的温情,抓住了“吃货”的胃,也征服了“吃货”的心。网友们一边泪奔,一边回忆,那时候妈妈做的手擀面不是很白但是很香,那时候的江河水还可以淘米做饭,那时候的鸡蛋还是鸡们自愿地生产……

  网友垂涎荧屏上的饕餮盛宴,也更在意餐桌上的家常小炒。反观这几年的食品问题,啥时候我们的舌尖有了一股地沟油的味道?啥时候我们的舌尖不得不挨个去尝“元素周期表”?比起先辈们对食物的敬意,比起先辈们“民以食为天”的信念,一小撮昧着良心的商家你有何颜面?极个别拿钱不办事的监管部门你又情何以堪?

  其实,百姓们对舌尖上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瘦肉不用太“精”,馒头不要染色,皮鞋也只是用来穿的,多几个“油条哥”,少一些“熬皮匠”,让“舌尖上的中国”原汁原味,让“大肠里的中国”干干净净。重新拾起对食物的敬畏吧,不要等到“纪录片”真的变成了历史记录,有眼福没口福的时候,空留一腔羡慕嫉妒恨。

 

  泪水口水缘何为舌尖上的中国而流

  核心提示: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而它不仅点燃了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更是拨动了中国人深处的那根情感的心弦,但凡是看过此片的观众,无不“口水和泪水”横飞……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网络现“舌尖体”

  《舌尖上的中国》让“眼泪与口水齐流”

  5月14日晚10点半,由央视纪录频道打造、长度为7集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它不仅成为“吃货必看”的美食记录片,还打败各种电视剧,把守着电脑的80后、90后观众重新拖回到电视机前,每晚准点追看。《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这样红?这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画面中的美食让人馋涎欲滴,串联起来述说中国各地美食生态的人物故事感动满满。但凡是看过此片的观众,无不“口水和泪水”横飞……

  《舌尖上的中国》参展戛纳电影节的海报,主要元素近看是一片腊肉远看似中国山水,充满中国韵味。

  《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吃货效应”。

  详细

  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尽收;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种“舌尖体”也开始在网上雨后春笋般涌现。[]

  《舌尖上的中国》获好评 成为"吃货必看"

  讲述家乡风味、传递家庭温情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

  《舌尖上的中国》夜俘"吃货"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网民集体兴奋

 

  口水、泪水缘何为口舌之间的中国而流

  市井味+人文味,区别于以往所有美食节目

  详细

  许多观众表示,以往展现中国美食的影像素材,更多的是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菜系流派、地域特色来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能够看到的电视节目也多以“比赛”的形式出现。而《舌尖上的中国》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草根气息,让它在以往太多的中国美食节目中得以脱颖而出。市井味和人文味的和谐“混搭”,是《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最突出因素。[]

  从“仰拍”到“平视”,引领中国纪录片新趋势

  详细

  “过往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纪录片其实是"伪纪录片",不如称为"宣传片"。”胡野秋把《舌尖上的中国》与前段时间热播的法国纪录片《海洋》作比较,认为前者体现了中国纪录片从仰拍到平视的与国际接轨的新趋势,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供了借鉴模式。[]

  心灵冲击让人落泪

  详细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劳动者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有网友总结,《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原因应该归功于:“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让观众既流口水又长知识,还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妈妈的味道”,讲述家乡风味、传递家庭温情

  详细

  很多观众表示,《舌尖上的中国》让大家看到的不是精致的“烹饪教科书”,而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让人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国》,讲到宁波年糕,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乡音,特别想家。”[]

  文化认同最难背叛胃

  详细

  食材绝非仅仅是自然的给予,更是文明的创造和文化的成就。五谷和家畜都经过长期的栽培和养育改造,酒、豆腐等更非自然界原有的食物,发酵后得到了更加复杂的味道。至于中国的烹饪,煎炒蒸炸煮等,更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成就。《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是对中国饮食文明的礼赞。我们不仅讲究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了自然。[]

  ------------------------------------

  《舌尖上的中国》这样展示中国

  详细

  从湖北莲藕到西湖醋鱼,从陕北馍馍到新疆烤馕,从兰州拉面到潮州糖葱……最近,一部介绍中国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刚刚结束了在CCTV-1综合频道的首播,今起又将在CCTV-9纪录频道每晚10点与观众见面。这部纪录片拍得唯美而生活化,有网友称,这绝对是一部对食物充满敬意的纪录片!“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温情脉脉的“中国美”! 《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镜头之外那个舌尖上的中国

  2012年5月16日,广东省质监局的执法人员在中山市沙朗某农贸市场附近查封一批问题食用油。

  无法回避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

  详细

  也许这样的思考会败一些人的兴,但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确实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是央视这部宏大的纪录片借助诱人的美食和温暖的故事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是日常社会新闻中无数的食品丑闻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阳光与感动,是由淳朴、温情、唯美、诱人、人文关怀、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而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添加剂、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

  检测地沟油初定七方法

  去年12月,卫生部向社会广泛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共收到762份关于检验方法或检验指标的建议。其中,有281个单位和个人提交了315项“地沟油”检测方法。

  详细

  卫生部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通过盲样测试等方式对征集到的方法进行了科学论证,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目前正在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中。[]

  关键是谁来检测地沟油

  详细

  这些年来,公众对地沟油乃至食品安全的忧虑不断加深,对监管部门的期望也与日俱增。正如卫生部所强调的,检测方法只能是辅助手段,更重要的还是有赖监管部门认真履职,加强源头管理和现场督察,让诸多“快速”检测法真正起效。[]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7个切面,讲述食物与人的故事,引爆收视热潮,有网友感叹,深夜看美食,饿得只想哭啊!

  网友留言:

  @八卦_我实在是太CJ了:这纪录片就是吃货福利啊,口水都流一地了,绝对是深夜报复社会的大杀器,都快要饿哭了!

  @祝佳音:真是太感人了,让我的爱国指数提升了15点。

  @九在地狱仰望天堂:在欣赏不同风味的美食之余,也可学习一下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鉴赏各地的民俗风情。只是,一想到现在令人堪忧的食品安全问题,舌尖上就剩下元素周期表的味道了。

  @梦遗唐朝:提起烤鸭想到北京,提起煎饼果子想起天津,提起鸭脖子想到了武汉,提起火锅想到了四川,提起生煎包就想起了上海,提起拉面想起兰州,提起烤全羊想到了内蒙古,提起大盘鸡就想起了新疆,提起煲汤想起了广东,提起蚵仔煎想起了台湾,提起撒尿牛丸就想起了香港……如果你是个吃货,你就明白祖国不能被分割!

  @ting之微: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觉得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了《真相调查》,觉得各种食品各种剧毒。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