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魅力罗源 >> 畲族风情 >> 正文

藏在时光缝隙里的山歌

回味:藏在时光缝隙里的山歌

http://www.lywxww.com  2012-05-30 09:34:53   来源:天涯博客<风庐>  【字号

  (男唱:

   满坡蔷薇香喷喷,妹比蔷薇美三分;

  有心摘朵带回家,又怕花刺戳手心。

  (女回:

  阿哥若是真心爱,花刺不戳有心人;

  畲山虽高也有顶,有志铁杵磨成针。

  (女唱:

  妹象白米沉甸甸,哥象砻糠轻又轻;

  砻糠称米单头重,阿哥爱妹可相称?

  (男回:

  千金难买有情人,高山流水让知音;

  畲山禾苗根连根,白米砻糠一家亲。

  (合唱:

  哥爱阿妹爱得真,妹爱阿哥多深情;

  无眼花针也敢穿,心心相连不离分。

  ——摘自畲家歌手即兴对唱

  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和安徽等八十多个县、市。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发展的民族,其族称是沿用史书上“畲民”的名称。关于畲族的来源说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认为畲族源自汉晋时代居住在长沙一带的武陵蛮,持这一说法者又大都认为畲族是与苗、瑶同宗。另一种意见认为畲族是古代越族的后代,持这一说者有的说它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子孙;有的则认为它是汉晋时代山越的后代。各种论者引经据典,众说不一,但有两点差不多是肯定的:一,现在畲族保存的族谱、祖图、“盘瓠王歌”(又名“高皇歌”)等等都放映一个关于盘瓠传说,畲族是笃信盘瓠的一个民族。二,各地畲族保存的歌谣、族谱大都记载其祖籍是广东潮洲凤凰山。也就是说凤凰山是畲族文明的发祥地。并且据考证,畲家山歌本是潮洲的老调,畲歌的曲调是最纯粹的地方潮歌的主流。今日的潮洲民谣犹有概称作畲歌的。

  畲族长期与汉族杂居,融入和不少汉族文化生活的特征,但畲族人民仍然保留着许多自己固有的文化特征。如每年都要祭祀始祖盘瓠、喜唱山歌,以歌当话,还能背诵长篇历史史诗。保留在畲族人民中的史诗首推“盘瓠王歌”,广为流传,被誉为畲族人民的“传家宝”。“盘瓠王歌”又称“高皇歌”、“麟豹王歌”和“盘古歌”等,它是一篇七言的历史叙事诗歌,歌词长达几千行(七言为一行)。其内容分回忆、出征、成亲、隐居、打猎殉身、迁居、搬福建、搬浙江和尾声共九节,节节衔接紧凑,气势贯通。每节叙述一件事,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它反映了畲族的起源、迁居、经济生活、政治斗争、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几个重要问题。这部放映畲族来源迁徙的史诗“高皇歌”是用畲族本民族的语言演唱,口口相传,流传了几千年。这些史诗、民歌、偶尔也借用汉字记音,但不能用汉语去阅读、演唱,汉族以及别的民族看不懂,更唱不来。

  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除有族谱的记载外,还往往通过诗歌、传说等民间文学形式,口头传授,世代相传下来,构成了其民族历史来源的一部史诗。山歌是畲族最有特色的民间口头文学。畲族人民虽然文化程度很低,但对起山歌来却朗朗上口,能够即兴唱对,对答如流,畲区素有“畲山是歌海”之称,客来必歌,年节必歌,交友会亲必歌,婚事祭祖必歌。

 

  畲族人民用本民族的语言编出了成千上万首民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压韵悦耳,铿锵和鸣。唱山歌是畲族人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他们不但在各种节日和喜庆的场合唱歌,即使在日常生活和山间劳动时也以歌当话,互相对答。畲家山歌的歌词都有严格的韵脚:第一、二、四句一定要同韵,他们称不押韵为“不平”,歌编得不平就唱不来。用汉语编的山歌,用畲语就不能唱,因为用汉语念起来押韵的,而用畲一念就不平了。加上词汇、语法的不同,汉歌一定要翻译成畲语后才能唱。畲家歌手在即兴对唱时,往往能够做到韵脚工整,平仄相对,运用联间相粘,对丈等形式,并且言之有物,意喻深刻。

  畲家山歌反映了畲族人民真挚的情感,表达了畲族人民美好的愿望,善良、勤劳、纯朴的品质。它作为折光反射畲族人民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畲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本质,具有无可争辩的价值。畲家山歌艺术上的特有的光彩使它尤为畲族人民所珍爱。它除了文艺所具有的认识作用、美感作用和教育作用外,还有作为男女连情桥梁的特殊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汉族为主的中华民族,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在男女婚嫁方面往往施行父母包办,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指腹为婚,领童养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扼杀了青年男女自由选择和缔结的可能,以至许多男女在结婚以前连面都不曾见过。但在畲族社会中,素来就是男女社交完全公开,青年自主婚配比较自由。有的虽然表面上是父母或媒人点啜包办,实质上却只是形式。畲族青年男女之间选择配偶往往通过生产劳动,对唱山歌,盘诗对咏形式,以歌当话,互相对答,抒发感情,互相倾诉爱慕之心,互吐衷情,建立感情。在一对青年反复对唱中选定对象后,则通过媒人找来当事双方说教,诲以互相忠诚相爱,关心互助之言。若双方父母不反对,遂既可结合,男女互嫁也无不可。

  现在畲族主要居住在福建宁德地区和浙南温州、丽水地区,畲民不谋城镇流浪,而是分散地向地广人稀的僻远山区迁移,对社会不具有震动和骚扰。畲族流迁的目的是要找一块人烟稀少的山区从事农业生产,自食其力。勤劳朴实的畲民定居山区,以农业为生,含辛茹苦地在那里开山辟岭,几百年来为发展山区农业生产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体现其勤劳纯朴,善良智慧的畲家山歌也在山区源远流传,传唱不绝。畲族的青年男女大都能歌善舞,其中不乏优秀的畲家歌手,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以及农闲之时口头即兴创作了无数畲家歌谣。

  据说当年我的爷爷就是闽东一带畲山中远近闻名,优秀的畲家歌手。我的爷爷生于闽东的柘荣县楮坪乡湾里畲族村,柘荣县的畲族村寨有湾里、王家山、茶湾、八碇、楼岗、宝鉴宅等,聚居着吴、蓝、雷、钟四姓畲民。他们世代爱唱山歌,爱讲畲族传说故事。我爷爷就是在这样的畲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成长。他年轻时就已经算是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人了,我爷爷最擅长就是即兴编唱山歌,年仅十八岁时,就唱遍九乡十八寨,足迹遍布闽浙许多畲族村落。受到许多畲家少女的亲睐和仰慕,他当年几乎每到一处畲家村寨,都要与人对唱山歌,他即兴唱对的山歌有很浓郁的畲族特色,运用畲族语言艺术确切生动,富有很强的民族感情。所以常常会被一群畲家的青年男女束拥着,唱对山歌,通宵不眠。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以与汉族长期交错杂居和文化影响,更主要的是畲族人民也随广大山村农民一起逐渐涌入大小城市,畲族的民族文化特色流失日趋严重。直至我懂事起,在畲山中偶尔还能听到老一辈的人在传唱山歌,但那往往已经成为了节庆日时仪式化的活动,早已失却了最原始的热情,以及即兴对唱时的喜悦、激动。而如今,年轻一代的畲族青年更是完全丧失了唱对山歌的能力,我的一些出生居住在城里的表弟、表妹甚至连畲族语言也听不懂,更说不来了,畲家山村如今也是满目荒凉,人迹寥寥......

  ......我无比怀念畲家山歌,无比怀念我的爷爷,无比怀念以歌当话、以歌当哭、以歌当笑的勤劳、善良、纯朴的时代!

  本文作者秋槿,原名吴若飞,山客诗人,祖居福建柘荣湾里村.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