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魅力罗源 >> 畲族风情 >> 正文

畲族牛歇节:畲歌满山飞

畲民包牛角粽

http://www.lywxww.com  2012-04-05 16:38:57   来源:宁德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

  畲民包牛角粽

福州新闻网

  畲族狂欢节“火头旺”

福州新闻网

  畲族舞蹈《金凤呈祥》

  宁德网消息 (林海云 蔡雪玲 林斌 冯文喜 文/图)

  农历四月初八歌王节,又称“牛歇节”。据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两位歌王,一个名叫钟子期,一个名叫钟仪。楚国乐师伯牙弹琴的曲调“大喝”和“小喝”即意在高山、志在流水,唯有钟子期能和其腔。钟子期死后,伯牙将琴擗掉并绝掉弦,从此再也不弹琴。钟仪接过伯牙和钟子期弹唱的技艺,“与之琴、操南音、东操土风”。

  为了纪念畲家这两位歌王,每年四月初八都要设坛祭祀,举行歌会,大唱“大喝”和“小喝”。畲家人把这一天作为畲族传统佳节的“四月八”歌王节。而这一天又是畲家耕牛过节,同时为酬谢耕牛,“严禁鞭打以定牛魂”,还专供好草料和家酿最好的牛酒给牛吃喝。这一天牧童一遍一遍地大声唱“牛歌”:“牛角生来扁扁势,身上负着千斤犁;水牛做饭给人食,四月初八歇一时”,由此又称“牛歇节”。

  5月2日,福鼎硖门畲族乡在瑞云村举行“四月八”畲族牛歇节。活动期间,现场独具特色的赛歌、“火头旺”(篝火)、文艺演出等节目吸引了来自闽东、浙南等地的畲族同胞和本地畲族群众及其来宾一万多人观看。

  畲族自称“山哈”,“哈”为畲语,意为“客人”,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族在古代,原指刀耕火种,以“畲”作为民族的名称,始于南宋末年,迄今已有700多年。瑞云是硖门畲族乡最多的畲族聚居地之一,距乡驻地西部4公里,聚居蓝、雷、钟、李等畲族,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其先祖后裔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迁硖门瑞云哈蟆洋、水尾等村落。畲族同胞在这里拓荒垦土、勇敢拼搏,并以歌代言,以歌传情,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创造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至今保持其特有的民族服饰、头饰、婚嫁习俗,山歌盘唱、医药、包牛角粽、过火头旺等民俗风情,故有“畲族牛歇节畲歌满山飞”之状。

  牛歇节是畲族人为自己的耕牛过节。他们沿习“牛歇四月八,人歇五月节”的习俗。牛不准下田劳动,不准鞭打,并用上等食料制成“牛酒”专供牛食。畲客人还把自己的耕牛身体洗干净,在头角上佩红布,以显得喜庆。四月初八又被畲民称为“爱牛节”,又称“牛歇节”。这一天畲客人还要做畲饭,设席招待亲朋好友,叫作“做四月八”。其中包的“牛角粽”是最有特色的畲族美食,用畲山青粽叶包裹糯米水蒸而成,形同牛角,味香淳厚。

  唱畲歌是“四月八”的主要内容,古老的畲民把对生产生活得到的经验和认识提升为朴素的歌言,用传唱的形式把它传承下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汇集着各地香客,各地畲族歌手们装束着节日的民族服装云集而来。点心担、水果担、糕饼担随着人群挑来,排满村头、村尾和瑞云寺前的林荫道。在茶园,在林中,在溪边,在墙角,在亭里,在池畔,都可以听到歌声,每个角落都成为畲族青年男女相亲择偶的殿堂。对到情投意合,就悄悄带到林中、溪畔,谈悄悄话,按畲族的习惯叫做“捎口信”。赛场上畲民盘唱十分热烈,形式是采取对唱,也有的在路上唱,叫“拦路盘唱”,形式自由活泼,场面热情奔放。

  畲族人对火充满着敬畏和崇拜,并与刀耕火种有着密切的关系,逐渐衍化成以“烧火”作为娱乐、取乐的游戏活动。经过一天的辛劳,畲客人在夜色中,烧起火堆,尽情地欢唱歌舞,驱赶夜色中的寂寞和一日的疲劳,这就是“火头旺”的起源。农历四月初八这天,畲客人点燃已搭好的柴堆,烧起篝火,一群群的男女青年围在火堆旁尽情地欢唱。开始总是对着礼节歌,你唱我和,你推我让,客客气气。到唱的火热时候,俏皮的女歌手往往会主动地邀请外地的男歌手,并设法将男歌手推向火堆,一个上前不行,就二个上前,连拉带抱,再不行就三个、四个、五个,一直增加,连抱带滚,最后把男歌手四脚抬起来,在燃烧的火苗上烤并晃来晃去,或一个个从篝火上跳过去,这个有趣的活动,当地叫做“火头旺”,祝愿万事如意,岁岁吉祥。畲族的“火头旺”,是火的盛典、火的诗篇、火的精魂,是畲家的“狂欢节”。风越大,火越旺,夜越黑,火越亮,情越浓,劲越起,几群男女你追我赶,你拉我,我拉你,推向火苗,周围的人也群起欢呼,人心与篝火融在一起燃烧。直到深夜,每个人仍然谈论着一个个关于火的故事,互相祝福年年“火头旺”。

  瑞云畲族与境内千年古刹瑞云寺中的“沐佛节”相融合逐渐形成独特的“四月八”歌会,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几度吸引浙南和闽东其它地方畲族歌手来赛歌,影响十分广泛。其畲歌体现了朴实无华、不经雕饰的原生态民歌唱法,是畲族歌谣“福鼎调”的典型,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瑞云“四月八”畲族歌会今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