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教育局公开承诺书(视频)
http://www.lywxww.com 2013-04-16 10:57:28 来源:罗源县教育局 【字号 大 中 小】
|
一、始终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教育是重要的社会事业,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为此,我们一定坚持育人为本,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自觉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和全县共同努力,满足和基本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二、紧紧围绕两条主线,也就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我们一定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逐步建立起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育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巡视督导和评估监管。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根据不同年龄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师生成长规律,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在“立德、增智、强体、培艺”上下功夫,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出名师,育人才。一年一度的高、中考时间已经临近,相关学校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心准备,全力迎考,我们有信心,在近几年考得好成绩的基础上,扩大战果,再创佳绩。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自1998年以来,我县通过两轮的集中办学和布局调整,使全县中小学由原来的307所减少到现在59所,为提高办学效益打下了良好基础。2009年以来,共筹措资金5390万元,实施校安工程,新建校舍18栋,建筑面积22840平方米;实施农村寄宿制工程,新建学生宿舍楼3栋,建筑7235平方米;并新建了松山、鉴江两个乡镇中心幼儿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办学条件。近两年又把新建职业中学实训基地、进修学校二附小、第二实验幼儿园、配套建设罗源滨海学校、改扩建中房镇等农村幼儿园等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投入大笔资金,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班班通”,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些教育项目预算造价达8600万元。正因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主要问题是: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农村进城上学难、入园贵。另外,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方法有待提高等问题,学生和家长都有意见。为此,我们一定要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要,作为一项长期艰巨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绩来。通过不懈努力,合理配置(包括校舍、教师、资金等)教育资源,关心弱势群体,资助困难学生,努力缩小城乡之际、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让孩子们共同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公平机会。
三、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抓学校建设。首先,重点要抓好滨海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套建设,并根据罗源滨海新城的购交房情况和实际需要科学合理配置师资,确保今年秋季能够开班办学。其次,组织精兵强将分工负责,加快二附小、二实幼、职中实训基地等建设进度,今年底完成主体工程,转入附属工程,按计划于明年秋季开班办学。同时,抓好民中图书馆、松山中心小学、中房幼儿园等基建项目。我们相信,这些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县城区中小学长期存在的大班额问题,同时缓解农村进城群众入学难、入园贵问题,罗源教育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抓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要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着力加强校园长队伍、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整体素质。与此同时,通过组织新任教师就职宣誓、老师履职承诺、完善绩效考核、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等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师德风范,增强师德修养,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激励教师长期从教、终生从教,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三是抓教育管理。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管理,目的是提高办学水平。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不是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务必坚持教育改革创新,树立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在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力争在去年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和省对县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的基础上,促进罗源一中创建省一级达标校,职业中学创建国家优质特色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四、强化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善待校长,善待教师,善待学生和家长,要切实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学校历史传承和办学特色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广大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二是落实惠民政策,关心弱势群体。认真落实对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和给予低保户学生和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的“三免一补”惠民政策。更多地给予残疾儿童、父母离异、单亲或留守儿童关爱和照顾,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同在蓝天下,能上好,上好学。
三是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坚持“阳光作业”,严格按政策规定的程序和办法组织实施包括学校建设、政府集中采购,以及教师职称评聘等重大事项,并及时公开信息,提高办学透明度,努力打造清新和谐的育人环境。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自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三个贴近”,发扬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严肃纪律,加大对教师在岗履职情况检查、监督和处理力度,杜绝学校违规乱收费,严禁教师有偿补课和体罚学生。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也是明天。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任重道远。我们将不懈努力,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辜负县委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衷心感谢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衷心感谢对教育工作的监督。
教育局局长 游 亮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