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尔西出访伊朗 为埃及重返中东“投石探路”
http://www.lywxww.com 2012-08-21 10:23:1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核心提示:
穆罕默德·穆尔西领导下的埃及正跃跃欲试,试图重振昔日雄风,再返中东政治舞台。
埃及总统府官员18日说,穆尔西将赴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本月30日召开的不结盟运动峰会。如果成行,穆尔西将成为30多年来首名访问伊朗的埃及国家元首。
有分析人士认为,穆尔西试图展现对伊朗的缓和姿态,是在为埃及重返中东政治舞台、扩大国际影响力“探路”。另外,经济合作的需求也是埃及希望与伊朗改善关系的重要推力。受到动荡重创的埃及经济急需资金。今年4月,埃及商务代表团访问伊朗,讨论合作项目和双边投资。埃及正酝酿建设核电站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伊朗表示愿在这方面向埃及无条件提供帮助。
无论如何,埃及和伊朗关系的改善,将对中东新外交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埃及重返中东政治舞台
埃及总统府官员18日说,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定于本月底前往伊朗出席一场国际会议。如果成行,穆尔西将成为30多年来首名访问伊朗的埃及国家元首。
一些政治分析师说,穆尔西试图展现对伊朗的缓和姿态,可能为埃及重返中东政治舞台、扩大国际影响力“探路”。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总统府官员说,穆尔西定于本月30日前往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不结盟运动领导人会议。届时,伊朗将接替埃及,成为不结盟运动轮值主席国。
埃及官方尚未正式确认这一消息。一些埃及媒体先前报道,穆尔西打算派刚上任的副总统马哈默德·马基出席峰会。点击详细
埃及将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 不受欧盟禁运影响
埃及《金字塔报》15日援引该国一名消息人士的话称,埃及将继续通过苏伊士运河和石油运输管道从伊朗进口石油。
消息称,埃及与伊朗的石油交易按照每年签订的合同照常执行,埃及没有收到任何要求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的通知。
本月1日,欧盟禁止成员国进口伊朗原油,以迫使伊朗停止核计划项目。禁运令生效以后,外界估计伊朗本月原油出口量将同比下降超过50%,损失的利润数以十亿美元计。
埃及媒体称,欧盟的禁运令仅对其成员国有效,与埃及没有任何关系。点击详细
伊朗驻埃及代表称将尽快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伊朗驻埃及利益代表处负责人阿曼尼在接受埃及媒体采访时宣布,伊朗准备尽快恢复与埃及的外交关系。
阿曼尼表示,只要埃及方面同意,伊朗将立刻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
阿曼尼说,埃及前领导人穆巴拉克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拒绝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他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尽快正常化。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埃及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为抗议埃以达成的和平协议,伊朗宣布与埃及断交。2011年埃及组建新政府后,两国关系出现明显缓和迹象。
分析称,以色列民间和媒体对埃伊关系都很关注。因为以色列担心,伊朗和埃及复交,将让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外交变得更加困难。点击详细
埃及新总统面临经济挑战
随着埃及新总统穆尔西6月30日正式宣誓就职,埃及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历史上第一位非军人总统开始执政意味着埃及民主进程的一大胜利,但能否带来经济复苏和发展上的“胜利”仍需拭目以待。
穆尔西是在埃及经济形势极其糟糕的情况下就任总统的。自前总统穆巴拉克政权倒台以来,近一年半的持续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给埃及经济造成重创,导致物价高涨,失业大增,游客剧减,外国投资萎缩,财政赤字飙升,外汇储备锐减。
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埃及的经济形势明显不如政权更迭之前的几年。埃及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5.1%锐减至2011年的1.8%。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埃及今年的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至1.5%。因此,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埃及民选总统上台后,能否推动埃及的经济复苏引起国内乃至世界的普遍关注。
从当前形势看,埃及新总统执政之路上面临不少严重挑战。
首先,能否保持政局稳定和恢复社会秩序是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成为新总统的第一要务。从近一年半的情况看,埃及的总体经济格局并没有因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而遭到彻底破坏,受动乱冲击最严重的主要是旅游业和外国投资等。
由于动乱使外国游客对埃及望而却步,导致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旅游业遭受重创。去年埃及的旅游收入仅为88亿美元,比前年的125亿美元猛跌了30%。局势动荡也导致外国直接投资锐减,去年一度出现倒流。
因此,推动埃及经济复苏的最重要条件是恢复并保持政局和社会长期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外国游客和外国投资者放心到埃及来旅游和投资,进而推动埃及经济复苏。点击详细
埃及新政府力图寻求外援以推动经济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将于本月22日应邀访问埃及,为处于经济困境中的埃及提供支持将是她此行的最重要内容。在此前埃及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遭遇波折之后,拉加德的来访将是埃及新政府8月初就职以来在大力寻求外来援助以推动经济复苏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自去年年初政局剧烈动荡导致前总统穆巴拉克政权倒台以来,近一年半的持续政局动荡和此起彼伏的社会动乱给埃及经济造成重创,导致经济急剧减速,外来游客剧减,外国投资萎缩,财政赤字飙升,外汇储备锐减。目前,埃及的外汇储备已从2011年年初的360亿美元急剧减少至144亿美元,减幅高达60%。本财政年度预算赤字将达225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由于当前处于困境的经济无法依靠自身运转实现复苏,因此依赖外援成为埃及努力推动经济复苏的最重要手段。
应该说,埃及政府大力寻求外来资金的努力并非始于开始执政仅仅半个多月的新政府,而是始于以前的过渡政府。但局势动荡不定加上政党政见分歧等问题使得过渡政府的经济政策难以推行。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选政府诞生,标志着埃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从而也为加快寻求外来资金援助铺平了道路。
从当前情况看,埃及新政府从几个途径获取外来资金援助均取得重要进展。首先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寻求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埃及提供32亿美元援助的谈判可谓一波三折,原本计划于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这一援助计划因种种原因至今无法落实。新政府成立后,这一谈判不但立即着手重启,而且援助额可望增加到48亿美元。拉加德访埃无疑将为这一援助计划的落实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埃及新政府也从世界银行争取到了重要援助,首笔2亿美元的贷款协议已于14日签署。据最新报道,未来几年内世行向埃及提供的发展项目贷款总额可能将高达38亿美元。
二是加快落实阿拉伯国家向埃及提供资金援助的计划。去年卡特尔曾承诺向埃及提供100亿美元资金援助,但因埃及局势动荡不定去年到位的金额仅有5亿美元。埃及新政府成立后,这一援助计划立即开始实施,卡塔尔政府很快宣布将在埃及中央银行存款20亿美元以支持埃及经济恢复,其中5亿美元存款近日已经到位。沙特阿拉伯去年也曾承诺向埃及提供37.5亿美元援助,但同样也因埃及局势不明迟迟未能落实。埃及政府日前宣布,有关谈判很快将恢复,沙特阿拉伯政府代表团近日将访问埃及就此举行商谈。
三是努力从西方国家获取援助。虽然西方国家近年来经济困难重重,但也表示愿意对埃及新政府提供援助。据埃及中东社报道,美国政府最近承诺将向埃及政府提供5亿美元援助以支持埃及的财政预算。同时美国还将向埃及西奈半岛的发展项目提供数千万美元资金支持。
大量外部资金的到来预计将对埃及经济恢复起到重要支持作用,从而为埃及经济恢复元气进而逐步依靠自身力量恢复增速创造条件。点击详细
埃及和伊朗1979年开始交恶。伊朗当年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埃及随后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并向伊朗流亡国王提供政治庇护。两国外交关系中断,至今没有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埃及前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执政期间,埃及更加倾向沙特等由逊尼派阿拉伯人主导的国家,与什叶派主导的伊朗保持距离。
穆巴拉克下台后,一些埃及官员多次表态,不打算延续穆巴拉克的对伊政策。去年6月,时任埃及外交部长、阿拉伯国家联盟现秘书长纳比勒·阿拉比向伊朗传递信号,说“伊朗不是敌人”,埃及打算与所有国家翻开“新的一页”,包括伊朗。
穆尔西所属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高层人物马哈茂德·伊扎特说:“旧政权(穆巴拉克政权)通常把对手视为幽灵。我们不想像穆巴拉克那样夸大对伊朗的忧虑。同时,我们不会轻视伊朗的野心。”
美联社报道,一些埃及人质疑穆巴拉克政权对伊朗的态度,认定伊朗是挑战美国的“榜样”,呼吁埃及新政府的外交起码不听命于美国。点击详细
埃及新总统对美国和以色列态度趋于强硬
前驻埃及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安惠侯做客强国论坛,以埃及大选与中东局势新动向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安惠侯表示,如果伊斯兰势力当选埃及新总统,埃及与美国和以色列关系或发生较大变化。
安惠侯指出,埃及的选举会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产生影响。如果伊斯兰势力上台,他们的执政理念跟美国的、跟西方的差异很大。他们有天生的反美情绪,所以埃及跟美国的关系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而伊斯兰势力对以色列态度是十分强硬,伊斯兰的候选人在竞选当中就强调以色列是阿拉伯人的敌人,从这么一个定义出发,如果他上台执政,就可能改变埃及和以色列现行的关系。这也是以色列非常害怕,感到不安的地方。而以色列又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一个战略支柱,一直对以色列偏袒有加,所以埃及的选举不仅关系到阿拉伯世界的政局走向,也关系到美国在中东主导地位的消长。点击详细
一条街道阻碍两国和好
埃及和伊朗都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国家。1979年1月,伊朗巴列维政权被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当时的伊朗国王巴列维被迫跑到埃及进行所谓的“长期国外休假”。霍梅尼当时就对埃及庇护巴列维深为不满。紧接着,在同年3月,埃及又与以色列正式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的战争状态。这两件事激怒了伊朗。埃及与伊朗的外交关系遂于1979年4月中断。
两伊战争期间,埃及支持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继续紧张。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埃及与伊朗的关系出现转机。两国于1991年初议定重开两国驻对方的利益监管处。1997年,伊朗新总统哈塔米上台后,主动与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埃及对此表示欢迎,两国关系逐渐好转。2000年6月,穆巴拉克更是主动与哈塔米通电话,祝贺伊朗加入意在促进南南合作的15国集团。在过去几年中,埃及与伊朗外长已经举行过多次会谈,但两国到目前为止仍未恢复外交关系。
阻碍埃及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的难题听起来很有意思。1981年,当时的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后,伊朗将首都德黑兰的一条街道用刺杀萨达特的凶手哈利德·伊斯兰布利的名字命名,以报复萨达特同意巴列维在埃及政治避难、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并进而建立外交关系。埃及一直要求伊朗更改这条街道的名称,并称这是阻碍两国关系改善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伊朗则提出,如果要它更改街道名称,埃及必须摧毁建在其首都开罗的巴列维墓。伊朗称,巴列维墓在埃及的存在伤害着伊朗人民的感情。(国际在线)
埃及总统穆尔西将赴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本月30日召开的不结盟运动峰会。这将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首位埃及总统到访伊朗。中东地区两个重量级大国再度释放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对中东新外交格局的塑造将产生重要影响。
这表明,埃伊两国均有意借助不结盟运动峰会所提供的重要契机,推动两国关系之舟驶往正常航向。埃及是不结盟运动现任轮值主席国,而在月底峰会上,伊朗将正式接替埃及担任主席国。穆尔西6月底就任埃及总统后不久,伊朗首先采取主动姿态,不仅总统致电盛情邀请,还派副总统巴凯访埃递交邀请信。
埃伊交恶始于1979年。当时,埃及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向被伊斯兰革命推翻的流亡伊朗国王巴列维提供政治庇护,伊朗随即宣布与埃及断交。上世纪90年代初,两国互设利益代表处,关系有所解冻。但受美国和以色列影响,埃及对伊朗此后进一步改善两国关系的意向并未积极回应。
埃及的变革给埃伊关系改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两国便不断出现改善关系的意向和实际行动。去年以来,埃及30多年来首次允许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两国多次组织民间团体互访,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显著加强。埃及表示愿埃伊关系掀开新的一页,伊朗则强调愿意尽快恢复全面外交关系。
对伊朗来说,伊朗长期受到西方严厉制裁和外交孤立,因为核问题面临美以动武威胁,其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目前危机缠身。如果埃伊关系向好,伊朗在中东的生存处境将大为改善,并有望借机拓展外交空间,更多参与地区问题的解决。近日,穆尔西在麦加举行的伊斯兰国家特别首脑峰会上强调,埃及、伊朗、沙特和土耳其应为解决叙利亚危机一道努力。
对埃及来说,与伊朗改善关系首先是埃及新时期外交战略体现。埃及新政府外交呈现平衡和独立特征,寻求重塑区域主导地位、在地区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意图明显。伊朗是地区什叶派大国,在加强与沙特等海湾国家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寻求改善与伊朗关系,也成为埃及经营中东外交新棋局的一部分。
其次,经济合作的需求也是埃及希望与伊朗改善关系的重要推力。受到动荡重创的埃及经济急需资金。今年4月,埃及商务代表团访问伊朗,讨论合作项目和双边投资。埃及正酝酿建设核电站应对本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伊朗表示愿在这方面向埃及无条件提供帮助。
当然,穆尔西的访问不意味着两国关系会立即全面回归正常。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磋商,也势将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埃伊两国对诸多地区热点问题的立场也不尽相同,如埃及明确要求叙利亚现政权下台,而伊朗则明确反对。埃及也对伊朗有意扩大什叶派影响保持警惕。
不管怎样,交恶多年的埃伊如果能和好,对两国民众来说是件幸事,也有益于地区稳定,有利于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另一方面,埃及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长期重要伙伴,又与以色列有正式外交关系,埃伊关系向好,对中东外交格局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对美国的大中东战略和美以孤立伊朗的努力也将构成直接冲击。点击详细
缓关系
埃及和伊朗1979年开始交恶。伊朗当年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埃及随后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并向伊朗流亡国王提供政治庇护。两国外交关系中断,至今没有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执政期间,埃及更加倾向沙特等由逊尼派阿拉伯人主导的国家,与什叶派主导的伊朗保持距离。
分析认为,穆尔西决定打破僵局访问伊朗,不让人意外。埃及的变革给埃伊关系改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穆巴拉克下台后,一些埃及官员多次表态,不打算延续穆巴拉克的对伊政策。美联社报道,一些埃及人质疑穆巴拉克政权对伊朗的态度,认定伊朗是挑战美国的“榜样”,呼吁埃及新政府的外交起码不听命于美国。
事实上,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两国便不断出现改善关系的意向和实际行动。去年以来,埃及30多年来首次允许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两国多次组织民间团体互访,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显著加强。
有盘算
对埃及来说,与伊朗改善关系首先是埃及新时期外交战略体现。埃及新政府外交呈现平衡和独立特征,寻求重塑区域主导地位、在地区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意图明显。伊朗是地区什叶派大国,埃及在加强与沙特等海湾国家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寻求改善与伊朗关系,也成为其经营中东外交新棋局的一部分。其次,经济合作的需求也是埃及希望与伊朗改善关系的重要推力。受到动荡重创的埃及经济急需资金。今年4月,埃及商务代表团访问伊朗,讨论合作项目和双边投资。
伊朗长期受到西方严厉制裁和外交孤立,因为核问题面临美以动武威胁,其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目前危机缠身。如果埃伊关系向好,伊朗在中东的生存处境将大为改善,并有望借机拓展外交空间。
当然,穆尔西的访问不意味着两国关系会立即全面回归正常。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磋商,也势将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埃伊两国对诸多地区热点问题的立场也不尽相同,如埃及明确要求叙利亚现政权下台,而伊朗则明确反对。埃及也对伊朗有意扩大什叶派影响保持警惕。
不管怎样,交恶多年的埃伊如果能和好,对两国民众来说是件幸事,也有益于地区稳定,有利于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另一方面,埃及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长期重要伙伴,又与以色列有正式外交关系,埃伊关系向好,对中东外交格局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对美国的大中东战略和美以孤立伊朗的努力也将构成直接冲击。点击详细
穆罕默德·穆尔西领导下的埃及正跃跃欲试,试图重振昔日雄风,再返中东政治舞台。
埃及总统府官员18日说,穆尔西将赴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本月30日召开的不结盟运动峰会。如果成行,穆尔西将成为30多年来首名访问伊朗的埃及国家元首。
有分析人士认为,穆尔西试图展现对伊朗的缓和姿态,是在为埃及重返中东政治舞台、扩大国际影响力“探路”。另外,经济合作的需求也是埃及希望与伊朗改善关系的重要推力。受到动荡重创的埃及经济急需资金。今年4月,埃及商务代表团访问伊朗,讨论合作项目和双边投资。埃及正酝酿建设核电站应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伊朗表示愿在这方面向埃及无条件提供帮助。
无论如何,埃及和伊朗关系的改善,将对中东新外交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埃及重返中东政治舞台
![]() |
资料图片:穆尔西
埃及总统府官员18日说,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定于本月底前往伊朗出席一场国际会议。如果成行,穆尔西将成为30多年来首名访问伊朗的埃及国家元首。
一些政治分析师说,穆尔西试图展现对伊朗的缓和姿态,可能为埃及重返中东政治舞台、扩大国际影响力“探路”。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总统府官员说,穆尔西定于本月30日前往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不结盟运动领导人会议。届时,伊朗将接替埃及,成为不结盟运动轮值主席国。
埃及官方尚未正式确认这一消息。一些埃及媒体先前报道,穆尔西打算派刚上任的副总统马哈默德·马基出席峰会。点击详细
埃及将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 不受欧盟禁运影响
埃及《金字塔报》15日援引该国一名消息人士的话称,埃及将继续通过苏伊士运河和石油运输管道从伊朗进口石油。
消息称,埃及与伊朗的石油交易按照每年签订的合同照常执行,埃及没有收到任何要求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的通知。
本月1日,欧盟禁止成员国进口伊朗原油,以迫使伊朗停止核计划项目。禁运令生效以后,外界估计伊朗本月原油出口量将同比下降超过50%,损失的利润数以十亿美元计。
埃及媒体称,欧盟的禁运令仅对其成员国有效,与埃及没有任何关系。点击详细
伊朗驻埃及代表称将尽快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伊朗驻埃及利益代表处负责人阿曼尼在接受埃及媒体采访时宣布,伊朗准备尽快恢复与埃及的外交关系。
阿曼尼表示,只要埃及方面同意,伊朗将立刻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
阿曼尼说,埃及前领导人穆巴拉克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拒绝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他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尽快正常化。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埃及两国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为抗议埃以达成的和平协议,伊朗宣布与埃及断交。2011年埃及组建新政府后,两国关系出现明显缓和迹象。
分析称,以色列民间和媒体对埃伊关系都很关注。因为以色列担心,伊朗和埃及复交,将让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外交变得更加困难。点击详细
经济合作的需求
![]() |
去年年底,数千名埃及示威者占领解放广场。CFP供图
埃及新总统面临经济挑战
随着埃及新总统穆尔西6月30日正式宣誓就职,埃及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历史上第一位非军人总统开始执政意味着埃及民主进程的一大胜利,但能否带来经济复苏和发展上的“胜利”仍需拭目以待。
穆尔西是在埃及经济形势极其糟糕的情况下就任总统的。自前总统穆巴拉克政权倒台以来,近一年半的持续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给埃及经济造成重创,导致物价高涨,失业大增,游客剧减,外国投资萎缩,财政赤字飙升,外汇储备锐减。
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埃及的经济形势明显不如政权更迭之前的几年。埃及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5.1%锐减至2011年的1.8%。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埃及今年的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至1.5%。因此,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埃及民选总统上台后,能否推动埃及的经济复苏引起国内乃至世界的普遍关注。
从当前形势看,埃及新总统执政之路上面临不少严重挑战。
首先,能否保持政局稳定和恢复社会秩序是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成为新总统的第一要务。从近一年半的情况看,埃及的总体经济格局并没有因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而遭到彻底破坏,受动乱冲击最严重的主要是旅游业和外国投资等。
由于动乱使外国游客对埃及望而却步,导致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旅游业遭受重创。去年埃及的旅游收入仅为88亿美元,比前年的125亿美元猛跌了30%。局势动荡也导致外国直接投资锐减,去年一度出现倒流。
因此,推动埃及经济复苏的最重要条件是恢复并保持政局和社会长期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外国游客和外国投资者放心到埃及来旅游和投资,进而推动埃及经济复苏。点击详细
埃及新政府力图寻求外援以推动经济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将于本月22日应邀访问埃及,为处于经济困境中的埃及提供支持将是她此行的最重要内容。在此前埃及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遭遇波折之后,拉加德的来访将是埃及新政府8月初就职以来在大力寻求外来援助以推动经济复苏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自去年年初政局剧烈动荡导致前总统穆巴拉克政权倒台以来,近一年半的持续政局动荡和此起彼伏的社会动乱给埃及经济造成重创,导致经济急剧减速,外来游客剧减,外国投资萎缩,财政赤字飙升,外汇储备锐减。目前,埃及的外汇储备已从2011年年初的360亿美元急剧减少至144亿美元,减幅高达60%。本财政年度预算赤字将达225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由于当前处于困境的经济无法依靠自身运转实现复苏,因此依赖外援成为埃及努力推动经济复苏的最重要手段。
应该说,埃及政府大力寻求外来资金的努力并非始于开始执政仅仅半个多月的新政府,而是始于以前的过渡政府。但局势动荡不定加上政党政见分歧等问题使得过渡政府的经济政策难以推行。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选政府诞生,标志着埃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从而也为加快寻求外来资金援助铺平了道路。
从当前情况看,埃及新政府从几个途径获取外来资金援助均取得重要进展。首先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寻求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埃及提供32亿美元援助的谈判可谓一波三折,原本计划于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这一援助计划因种种原因至今无法落实。新政府成立后,这一谈判不但立即着手重启,而且援助额可望增加到48亿美元。拉加德访埃无疑将为这一援助计划的落实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埃及新政府也从世界银行争取到了重要援助,首笔2亿美元的贷款协议已于14日签署。据最新报道,未来几年内世行向埃及提供的发展项目贷款总额可能将高达38亿美元。
二是加快落实阿拉伯国家向埃及提供资金援助的计划。去年卡特尔曾承诺向埃及提供100亿美元资金援助,但因埃及局势动荡不定去年到位的金额仅有5亿美元。埃及新政府成立后,这一援助计划立即开始实施,卡塔尔政府很快宣布将在埃及中央银行存款20亿美元以支持埃及经济恢复,其中5亿美元存款近日已经到位。沙特阿拉伯去年也曾承诺向埃及提供37.5亿美元援助,但同样也因埃及局势不明迟迟未能落实。埃及政府日前宣布,有关谈判很快将恢复,沙特阿拉伯政府代表团近日将访问埃及就此举行商谈。
三是努力从西方国家获取援助。虽然西方国家近年来经济困难重重,但也表示愿意对埃及新政府提供援助。据埃及中东社报道,美国政府最近承诺将向埃及政府提供5亿美元援助以支持埃及的财政预算。同时美国还将向埃及西奈半岛的发展项目提供数千万美元资金支持。
大量外部资金的到来预计将对埃及经济恢复起到重要支持作用,从而为埃及经济恢复元气进而逐步依靠自身力量恢复增速创造条件。点击详细
不延续穆巴拉克对伊政策
![]() |
伊朗群众抗议穆巴拉克(资料图片)
埃及和伊朗1979年开始交恶。伊朗当年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埃及随后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并向伊朗流亡国王提供政治庇护。两国外交关系中断,至今没有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埃及前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执政期间,埃及更加倾向沙特等由逊尼派阿拉伯人主导的国家,与什叶派主导的伊朗保持距离。
穆巴拉克下台后,一些埃及官员多次表态,不打算延续穆巴拉克的对伊政策。去年6月,时任埃及外交部长、阿拉伯国家联盟现秘书长纳比勒·阿拉比向伊朗传递信号,说“伊朗不是敌人”,埃及打算与所有国家翻开“新的一页”,包括伊朗。
穆尔西所属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高层人物马哈茂德·伊扎特说:“旧政权(穆巴拉克政权)通常把对手视为幽灵。我们不想像穆巴拉克那样夸大对伊朗的忧虑。同时,我们不会轻视伊朗的野心。”
美联社报道,一些埃及人质疑穆巴拉克政权对伊朗的态度,认定伊朗是挑战美国的“榜样”,呼吁埃及新政府的外交起码不听命于美国。点击详细
埃及新总统对美国和以色列态度趋于强硬
前驻埃及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安惠侯做客强国论坛,以埃及大选与中东局势新动向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安惠侯表示,如果伊斯兰势力当选埃及新总统,埃及与美国和以色列关系或发生较大变化。
安惠侯指出,埃及的选举会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产生影响。如果伊斯兰势力上台,他们的执政理念跟美国的、跟西方的差异很大。他们有天生的反美情绪,所以埃及跟美国的关系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而伊斯兰势力对以色列态度是十分强硬,伊斯兰的候选人在竞选当中就强调以色列是阿拉伯人的敌人,从这么一个定义出发,如果他上台执政,就可能改变埃及和以色列现行的关系。这也是以色列非常害怕,感到不安的地方。而以色列又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一个战略支柱,一直对以色列偏袒有加,所以埃及的选举不仅关系到阿拉伯世界的政局走向,也关系到美国在中东主导地位的消长。点击详细
一条街道阻碍两国和好
埃及和伊朗都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国家。1979年1月,伊朗巴列维政权被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当时的伊朗国王巴列维被迫跑到埃及进行所谓的“长期国外休假”。霍梅尼当时就对埃及庇护巴列维深为不满。紧接着,在同年3月,埃及又与以色列正式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的战争状态。这两件事激怒了伊朗。埃及与伊朗的外交关系遂于1979年4月中断。
两伊战争期间,埃及支持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继续紧张。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埃及与伊朗的关系出现转机。两国于1991年初议定重开两国驻对方的利益监管处。1997年,伊朗新总统哈塔米上台后,主动与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埃及对此表示欢迎,两国关系逐渐好转。2000年6月,穆巴拉克更是主动与哈塔米通电话,祝贺伊朗加入意在促进南南合作的15国集团。在过去几年中,埃及与伊朗外长已经举行过多次会谈,但两国到目前为止仍未恢复外交关系。
阻碍埃及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的难题听起来很有意思。1981年,当时的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后,伊朗将首都德黑兰的一条街道用刺杀萨达特的凶手哈利德·伊斯兰布利的名字命名,以报复萨达特同意巴列维在埃及政治避难、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并进而建立外交关系。埃及一直要求伊朗更改这条街道的名称,并称这是阻碍两国关系改善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伊朗则提出,如果要它更改街道名称,埃及必须摧毁建在其首都开罗的巴列维墓。伊朗称,巴列维墓在埃及的存在伤害着伊朗人民的感情。(国际在线)
埃伊外交新信号牵动中东大棋局
![]() |
埃及新任总统穆尔西召开会议。
埃及总统穆尔西将赴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本月30日召开的不结盟运动峰会。这将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首位埃及总统到访伊朗。中东地区两个重量级大国再度释放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对中东新外交格局的塑造将产生重要影响。
这表明,埃伊两国均有意借助不结盟运动峰会所提供的重要契机,推动两国关系之舟驶往正常航向。埃及是不结盟运动现任轮值主席国,而在月底峰会上,伊朗将正式接替埃及担任主席国。穆尔西6月底就任埃及总统后不久,伊朗首先采取主动姿态,不仅总统致电盛情邀请,还派副总统巴凯访埃递交邀请信。
埃伊交恶始于1979年。当时,埃及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向被伊斯兰革命推翻的流亡伊朗国王巴列维提供政治庇护,伊朗随即宣布与埃及断交。上世纪90年代初,两国互设利益代表处,关系有所解冻。但受美国和以色列影响,埃及对伊朗此后进一步改善两国关系的意向并未积极回应。
埃及的变革给埃伊关系改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两国便不断出现改善关系的意向和实际行动。去年以来,埃及30多年来首次允许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两国多次组织民间团体互访,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显著加强。埃及表示愿埃伊关系掀开新的一页,伊朗则强调愿意尽快恢复全面外交关系。
对伊朗来说,伊朗长期受到西方严厉制裁和外交孤立,因为核问题面临美以动武威胁,其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目前危机缠身。如果埃伊关系向好,伊朗在中东的生存处境将大为改善,并有望借机拓展外交空间,更多参与地区问题的解决。近日,穆尔西在麦加举行的伊斯兰国家特别首脑峰会上强调,埃及、伊朗、沙特和土耳其应为解决叙利亚危机一道努力。
对埃及来说,与伊朗改善关系首先是埃及新时期外交战略体现。埃及新政府外交呈现平衡和独立特征,寻求重塑区域主导地位、在地区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意图明显。伊朗是地区什叶派大国,在加强与沙特等海湾国家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寻求改善与伊朗关系,也成为埃及经营中东外交新棋局的一部分。
其次,经济合作的需求也是埃及希望与伊朗改善关系的重要推力。受到动荡重创的埃及经济急需资金。今年4月,埃及商务代表团访问伊朗,讨论合作项目和双边投资。埃及正酝酿建设核电站应对本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伊朗表示愿在这方面向埃及无条件提供帮助。
当然,穆尔西的访问不意味着两国关系会立即全面回归正常。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磋商,也势将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埃伊两国对诸多地区热点问题的立场也不尽相同,如埃及明确要求叙利亚现政权下台,而伊朗则明确反对。埃及也对伊朗有意扩大什叶派影响保持警惕。
不管怎样,交恶多年的埃伊如果能和好,对两国民众来说是件幸事,也有益于地区稳定,有利于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另一方面,埃及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长期重要伙伴,又与以色列有正式外交关系,埃伊关系向好,对中东外交格局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对美国的大中东战略和美以孤立伊朗的努力也将构成直接冲击。点击详细
缓关系
埃及和伊朗1979年开始交恶。伊朗当年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埃及随后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并向伊朗流亡国王提供政治庇护。两国外交关系中断,至今没有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执政期间,埃及更加倾向沙特等由逊尼派阿拉伯人主导的国家,与什叶派主导的伊朗保持距离。
分析认为,穆尔西决定打破僵局访问伊朗,不让人意外。埃及的变革给埃伊关系改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穆巴拉克下台后,一些埃及官员多次表态,不打算延续穆巴拉克的对伊政策。美联社报道,一些埃及人质疑穆巴拉克政权对伊朗的态度,认定伊朗是挑战美国的“榜样”,呼吁埃及新政府的外交起码不听命于美国。
事实上,穆巴拉克政权倒台后,两国便不断出现改善关系的意向和实际行动。去年以来,埃及30多年来首次允许伊朗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两国多次组织民间团体互访,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显著加强。
有盘算
对埃及来说,与伊朗改善关系首先是埃及新时期外交战略体现。埃及新政府外交呈现平衡和独立特征,寻求重塑区域主导地位、在地区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意图明显。伊朗是地区什叶派大国,埃及在加强与沙特等海湾国家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寻求改善与伊朗关系,也成为其经营中东外交新棋局的一部分。其次,经济合作的需求也是埃及希望与伊朗改善关系的重要推力。受到动荡重创的埃及经济急需资金。今年4月,埃及商务代表团访问伊朗,讨论合作项目和双边投资。
伊朗长期受到西方严厉制裁和外交孤立,因为核问题面临美以动武威胁,其在中东的重要盟友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目前危机缠身。如果埃伊关系向好,伊朗在中东的生存处境将大为改善,并有望借机拓展外交空间。
当然,穆尔西的访问不意味着两国关系会立即全面回归正常。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磋商,也势将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埃伊两国对诸多地区热点问题的立场也不尽相同,如埃及明确要求叙利亚现政权下台,而伊朗则明确反对。埃及也对伊朗有意扩大什叶派影响保持警惕。
不管怎样,交恶多年的埃伊如果能和好,对两国民众来说是件幸事,也有益于地区稳定,有利于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另一方面,埃及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长期重要伙伴,又与以色列有正式外交关系,埃伊关系向好,对中东外交格局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对美国的大中东战略和美以孤立伊朗的努力也将构成直接冲击。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