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魅力罗源 >> 乡镇风采 >> 正文

罗源中房东山宫

http://www.lywxww.com  2013-05-11 20:16:16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寺庙觅踪■周琦

  中房乡是罗源县最北部的乡镇。崇山峻岭、河谷起伏的山峦沟壑间,有一座依山面溪的小村林家村,林家村的下尾104县道边,耸立着一座小巧玲珑的东山宫。

  东山宫不大,建筑颇为典雅精致,一堵低矮的围墙,两行青翠的柏树,侧面小山包上森林密布,枝繁叶茂。东山宫的整体建筑于1990年重新修建,新颖美观,里面另有乾坤。深红色的砖墙支撑起一座飞檐翘角的屋脊,两座威严的石狮子张牙舞爪站立门旁,宫是新建的,屋檐上的铭牌却是旧的,一块斜悬的木牌周边雕琢着云卷木棂,红漆已褪色,极富沧桑感,竖行排列着三个镀金楷体字“东山宫”。暗红色的门墙上两扇狭窄的大门绘着两尊门神,身披铠甲,手执兵刃,面目庄重,威武刚健。门前一副对联:“一介孤骠蒿目时艰期报国,千秋正气关怀世务在安民。”门两旁还有两堵白色影壁,分别撰写着两首古诗,一为唐朝杜牧的《过华清宫》:“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另一为唐朝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两堵诗歌影壁为东山宫平添了些许诗情画意。

  东山宫共有三进,分为宫门、正殿及后殿,推开沉重的宫门跨入高高的门槛,迎面是正殿,清爽洁净,正殿内还保留着两座小巧的穹顶,支撑的木柱并不粗大,细细的四根,其中一座穹顶上一块狭长的木牌,上书“光绪辛巳年杨溪境林宗保派下鼎建”,显示此亭是清光绪七年(1881年)修建的。令人称奇的是,穹顶上分成几个部分,中间木雕由一条条小木棍相互排列成“米”字形,由底边向中间聚拢,最后集中在中央,一朵向下展开花瓣的花朵成为中心,米字形木构件围绕这朵花而铺展。藻井构件的周边八个狭窄的长条雕琢着城墙、城门、城垛等图案,雕刻精美。藻井两边两块长菱形的木板绘制着彩色图画,分别为两只羽翼丰满的凤凰,为站立状,扭头相互对视。另有几块更小的不规则的木板绘制着云卷纹,绘画古朴简洁,构图匀称,具有极强的立体感,虽然时光蹉跎,笔触已淡薄,局部甚至模糊不清,更彰显出岁月流逝之感。另一块穹顶更是美仑美奂,以榫卯结构木构件相互重叠衔接,形成一个八角形藻井,正中央木板上描绘着“双凤朝阳”的彩色画像,两只飞翔的彩凤张开的羽翅,收拢的双足,摆动的颈项,再加上绚烂的色彩,先人们别出心裁的艺术造型令我们叹为观止。这幅绘画的色彩也因时光远去而褪色,但比前一块要好得多,色彩更斑斓,造型更生动。

  东山宫正殿内供奉着两尊神位,一是英惠侯王,一是陈都统。英惠侯王乃五代时期带领族人由河南固始迁闽的陈苏,罗源中房乡有一座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的陈太尉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由陈苏修建的陈氏宗祠,南宋时他被敕封为“英惠侯王”。陈都统全称为都统伏魔太尉,名叫陈庆,他与陈苏一样为百姓做了许多善事,百姓感念他们的恩泽,修建此宫供奉祭拜。东山宫正殿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后殿及宫门是清朝续建的。由于宫中古迹保存完好,1990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宫门墙边的县道侧耸立着四块石碑,一是清朝“奉旨旌奖动帑建(节孝)坊”的林公元配“郑氏孺人墓道碑”,二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仲春“阳溪(阳溪镜俗称杨家墩,后改成林家村)林公墓道碑”,三是乾隆丙辰科特恩解元“敬斋林公”墓道碑,四是道光壬辰科乡荐中试第一名,曾任文林郎、署湖北通城县知县、奉政大夫升任荆门棣州知州的“林芝华墓道碑”。是近年在附近山坡陆续发现的古人墓葬的墓道碑。为妥善保存,乡人们将几块碑集中于此,他们保护文物的精神令人敬佩。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