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养猪村为保护水源改种菇
http://www.lywxww.com 2012-03-01 09:24:46 来源:罗源湾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罗源县霍口乡东元亭、岐峰曾经是有名的养猪村,如今已顺利完成转型。昔日的“猪倌”纷纷做起菇农、茶农,福州第二水源从源头上得到了保护。
东元亭、岐峰两村共有437户,高峰时两村猪栏面积近8万平方米,200多户养猪户每户养猪100头至400头不等,每户每年少则收入一两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大规模养猪收益不错,但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据估算,2009年两村共出栏5万头猪,每天可产生500吨污水。更为严重的是两村每年产生的18万多吨污水还径直排入敖江支流飞水溪,进入福州第二水源的北湖水库。该水库目前向福州市区日均供自来水30万立方米,占市区总用水量的1/3,约100万人饮用。
如何做到既为村民“保饭碗”,又为百万市民“保水碗”?罗源县为两村专门制定了转产转业扶持政策,并提供资金保障。霍口乡专门成立了岐峰、东元亭畜禽整治群众转产转业工作小组。该县还协调市县农业局专家深入两村实行转业技术辅导,给群众传授技术。
今年开春,两村已完成毛竹垦复6960亩、乌龙茶种植180亩、油茶种植275亩。县乡还组织群众前往外地考察油茶、食用菌等农业项目。县里对两村村民发展食用菌每袋补助0.6元,村民种菇只需花一半成本。目前两村已落实120多户农户种菇,其中花菇生产50万袋,茶树菇生产150多万袋,黑木耳生产50万袋。此外,有的村民发展毛竹生产,有的种植乌龙茶,有的种油茶,纷纷走上发展新路子。
东元亭、岐峰两村共有437户,高峰时两村猪栏面积近8万平方米,200多户养猪户每户养猪100头至400头不等,每户每年少则收入一两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大规模养猪收益不错,但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据估算,2009年两村共出栏5万头猪,每天可产生500吨污水。更为严重的是两村每年产生的18万多吨污水还径直排入敖江支流飞水溪,进入福州第二水源的北湖水库。该水库目前向福州市区日均供自来水30万立方米,占市区总用水量的1/3,约100万人饮用。
如何做到既为村民“保饭碗”,又为百万市民“保水碗”?罗源县为两村专门制定了转产转业扶持政策,并提供资金保障。霍口乡专门成立了岐峰、东元亭畜禽整治群众转产转业工作小组。该县还协调市县农业局专家深入两村实行转业技术辅导,给群众传授技术。
今年开春,两村已完成毛竹垦复6960亩、乌龙茶种植180亩、油茶种植275亩。县乡还组织群众前往外地考察油茶、食用菌等农业项目。县里对两村村民发展食用菌每袋补助0.6元,村民种菇只需花一半成本。目前两村已落实120多户农户种菇,其中花菇生产50万袋,茶树菇生产150多万袋,黑木耳生产50万袋。此外,有的村民发展毛竹生产,有的种植乌龙茶,有的种油茶,纷纷走上发展新路子。
【责任编辑:谢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