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本地 >> 正文

罗源县:群玉峰和章叟洞

http://www.lywxww.com  2013-03-24 08:55:46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福州新闻网

  □史林折枝■张兆浩文/图

  要说章叟洞要先认识群玉峰。北宋诗人李弥逊的《群玉峰》诗道:“五城十二楼,高下耸寒玉。天空开翠微,不爱尘土触。半生嗟环辕,万事惊转毂。寄语山中人,为占一峰绿。”此山峰如玉石磊就,高耸苍穹。李弥逊爱而不思归,真想独占这碧玉之峰峦。

  群玉峰西边有个经大自然造山运动将三块巨石叠成的小石窟,“洞石形如纱帽,俗称‘纱帽石’。”唐朝时,邻县连江章寿看中了此山,选择此洞作为“炼丹之所”。古人要成仙就得炼丹,服了丹丸,方能羽化升天。

 

  章寿炼丹所在的石窟引起诗人墨客的极大的兴致。连600多年前石匠冯绍古所题刻的洞名也令人费了好长时间才辨认出来。那字是古篆,犹如石鼓文一般。明朝崇祯(1622—1627)罗源县令章简,兴致勃勃地游览考察章叟洞,看到篆书被难住了。特邀同乡好友、书法家张远谋,琢磨了许久,终于考究成功。章令县大喜过望,题诗一首,感谢张为他辨清“章突”应为“章叟”,请他彻夜长谈。章县令还题诗《谢张远谋辨“章突”洞为“章叟”并邀夜话》:“山县非元圃,高轩容易过。机心原自少,逸兴正愁多。字逼羲之鬼,书思邢邵讹。吾陈邾莒会,永夜听高歌。”章叟洞的篆书难辨,章县令的诗也很古奥。他在诗中说,我的治下不比仙山(元圃),有你高车来访,很是雅兴。可这字确像北朝的中书监的“邢邵”其姓其名的字形,是容易混淆的。我今晚就在“邾莒”(小地方)跟你聚会,我们长夜高歌,有所发现吧。

  章县令确实值得歌颂。县志载:“公廉惠爱,多善政。”主持编纂《罗源县志》32卷,刚脱稿,还未付梓。北京沦陷,他就“身殉国难”,章寿是否成仙无可稽考,章简成仁却有史可查。

  后来的诗家,当然也有是兼做官的,对洞名的以讹传讹就不感兴趣了,最多发些牢骚,说:“底事久传‘章突’误”,对章寿的成仙却兴致颇高。胡森《章叟洞》云:“高空独石撑天簏,洞府门闭如坚匏。仙人畏世不肯出,一任樵竖纷歌呼。”章叟洞的石扉有如阿里巴巴的石门,怎么打也打不开。胡森只得自我解嘲说,仙人不喜红尘。仙人不露面,仙丹自然更讨不成,只好悻悻然下山,“浩歌驰下饮一斗”,借酒浇愁,“十三夜月松房孤”了。诗人黄铨上山来,也是寻找仙人遗迹的,他丢下一首七绝:“群玉峰前载酒游,萧萧章叟洞门秋。几回独剔残苔读,铭是孤山处士留。”同样进不了门,他很不甘愿,多次看摩崖石刻,只是看到宋代林芘的《石室铭》,如今铭文也看不到了,也许石头被打掉了,只在县志中留下222个文字。倒是徐延寿比较旷达,大抵知道延寿并不在于得道吧,他说:“火冷丹炉章叟去,人从何处问刀圭?”灵丹妙药是没有办法寻觅的,就算了吧,炼丹炉里的火焰早灭了不知多少年了。连门都打不开,哪儿能知道丹炉呢?

  游章叟洞的人总是源源不绝,神仙已骑白云去,石门砰砰敲不开,丹炉仙药遗址都无缘见识,想成仙那是梦呓,延年益寿也是幻想,总不能白来一趟啊,就勒石吧,没诗,留名也好,于是乎,章叟洞东边的石壁上就题了很多名字,如:“山泉吴荣、云山黄文秩、竹联林怀誉、钓雪尤莹、观我倪顾贞,大明嘉靖丙申(1536年)季秋同游”等。

  诗人黄铨在嘉庆乙亥冬天滞留武夷山的时候,写了四句写群玉峰和章叟洞的觉悟之辞:“亭亭石笋欲生烟,闻说青膏软胜棉。无命成仙嵇叔夜,太行山上枉经年。”诗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涉及到西晋的嵇康(字叔夜)。此君为竹林七贤之一,十分迷信神仙之道,他写的《养生论》说:“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可黄铨不信,嵇康不仅太行山上学不成仙,还被司马昭枭首,只活了短短的39岁,遑论百岁千岁啊?

  群玉峰后来为了建设的需要化为齑粉了,章叟洞早就被土埋没,有一年石匠要敲洞口石头,幸好这石头是人家的宅基,他家极力劝阻,这才留下了朴厚挺劲的题额。现在成了新建的凤山公园的古迹。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