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民情登记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http://www.lywxww.com  2014-08-21 09:29:42   来源:县委办  【字号

  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委办充分发挥县委的“窗口”和“前哨”作用,结合实际,建立完善“民情登记簿”工作机制,认真做好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工作,畅通群众反映问题和表达诉求的通道,努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拉近群众距离。建立“民情登记簿”工作机制,完善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渠道,切实拉近党群干群距离。在县委办总值班室窗口实行“首接负责制”,值班人员作为接待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的第一责任人,认真填写《办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事项登记表》,详细记录来访群众的基本信息、主要诉求和问题诉求的办理情况,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在接待群众的过程中,切实做到倾听诉求、讲明政策、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感情。

  二是解决群众问题。对于群众“来电来信来访”事项,县委办带班领导做到第一时间知情,第一时间处理。属于县委办职责范围能够解决的,立即予以办理;属于其他单位职能范围的,及时予以沟通协调,加强跟踪督办。同时,引导群众找对部门,按照合理方式解决问题。属于难以解决或不合理的诉求,耐心与群众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理顺群众情绪。接访干部用“罗源话”解释政策,协调相关部门,让群众少跑路、少折腾。“民情联系簿”顺应民心民意,彻底解决了接访走过场、解释不耐烦、交流用官腔等问题。今年以来,共办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事项52件,接待来访群众130多人次。

  三是增进群众感情。县委办不断拓展为民服务、便民服务的新措施,搭建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为每位干部职工制作了《民情联系卡》,注明干部职工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一句话服务承诺。干部职工走村入户或群众上门来访时,将《民情联系卡》发放给有需要的群众,方便群众联系,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反映问题、询问事项办理情况。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