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本地 >> 正文

陈公达与戚继光的抗倭情谊

http://www.lywxww.com  2016-08-09 10:24:51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名人萍踪 ■郑秀杰

  陈公达(生卒不详),字若泉,号雪堂,宋代罗源陈智津之裔。其始迁祖陈智津,乃陈巢云第五世孙,从梅溪里七步迁入,后裔散居罗源城关,隶属凤山镇关桥头支系。

  也许是受祖上的影响,津之后裔陈公达任密云卫教授期间,关心百姓疾苦,为人乐善好学,曾得到一方民众拥戴。受陈公达影响,其妻韩氏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捐资兴建了位于罗源县城的西门桥。

  加固城防

  甲寅倭讧,沿海居民万分危急。陈公达归隐乡里后,自然不忘公益事业。他与郑时泽等联名提议,加强罗源城防,抵御倭寇侵扰,使罗源人民免于祸乱,为他后来结识戚继光,共商抗倭大计,留下了千古佳话。

  据清道光版《新修罗源县志》卷二十《人物传·义行》篇记载:“先时县城北坦低陷,公达相度县衙后山,扼要利捍蔽,与里人郑时泽建议改造其上。白诸官,官如所请,俾董役,毅然彻所居巨石佐垒基,督劝经营,不遗余力。始事时,有人病者。共甫竣,倭贼万三千突至,城足以守,倭引去,通邑德之!”

  也就是说,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三月,有倭寇万余人从宁德三都澳抄水路经罗源湾兵临罗源城下,一时号角连天、战云密布。好在罗源事前早已加修增高了城墙、加强了防御,加上罗源沿海百姓群起反击,使得这个滨海小城暂且得到了安宁。虽说修建城墙时“费二千金,先时有怨公达者”劳民伤财。但经历了生死考验,百姓们钦佩陈公达的远见卓识,以致后来“众皆德之”,自然成了公道人心。何况,陈公达为修城墙,无私到连自家的堂屋石都拆下来砌城墙去了。

  纵观明嘉靖时期,朝政腐败,军力相对薄弱。当时,虽有戚家军奋力拼搏,但已难以应对倭寇的进犯。因此,福建沿海的广大民众,为求自保,纷纷自发投身到抗击倭寇侵犯的战斗中来,他们以各种方式,与倭寇殊死搏斗,为取得抗倭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毅然撑起了海防御倭的半边天。骁勇善战

  祖籍河南卫辉的戚继光(1528~1587),山东登州人(今蓬莱市),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他曾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等地打了三次大胜仗,给倭寇以沉重打击。

  戚继光治军纪律严明,赏罚必信,配以精良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他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审时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一人为一队,配以盾、矛、枪、狼筅、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每战多捷,被世人誉为“戚家军”。

  戚继光在练兵打战之余,尤爱写作,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十四卷本《练兵实纪》和《止止堂集》等著名兵书、诗集留世。

  入闽抗倭

  戚家军入闽后,于公元1562年从福州北上前往宁德,经过罗源时,见当地城防工作做得很好,命令部队就地休整,为“戚家军”后来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更好地抗击倭寇,积累了不少军事经验。

  他在罗源休整期间,认识了曾因抗倭而闻名的陈公达,两人一见如故,戚继光甚至还直接住进了陈公达家。他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的问题无所不包:诗文、人生,但讨论更多的还是抗倭经验。两人为此结下了深厚友谊。

  据罗源旧县志卷三十《杂识·纪诗》篇载:“戚将军继光,寓邑人陈公达家最久,戢兵不扰,乘间收复宁德。有戚继光诗云:‘收后遗黎始卜家,春深鼓腹事桑麻。绿云万顷无闲地,浪说河阳一县花。’”诗中所说的河阳乃今罗源县中房镇旧时别称。河阳与宁德乃毗邻之地,从中房翻过旧时唯一的古官道白鹤岭约两小时路程,便到宁德境内。

  心系宁德抗倭事业的戚继光,在临走前,为感念陈公达的情谊,命令部队留下部分士兵驻扎罗源,协助当地军民共同抗击倭寇。

  戚继光到宁德后,总结了先前明军久攻不下横屿岛的原因,并审时度势,利用“背水一战”的稻草战术,终于斩敌2600多人,夺回被掳男女3000多人。横屿老巢连锅被端,被敌占三年之久的横屿岛终于收复。

  那年的中秋节,“戚家军”凯旋归来进驻宁德城。第二天,戚继光就率军南下,经过罗源、连江,抵达福清县城。他一鼓作气,乘胜击败牛田倭寇,倾覆其巢穴,余贼遁走兴化。“戚家军”死追不放,乘夜拨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余级。至公元1563年,“福建宿寇几尽”。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