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罗源秀珍菇实现反季节种植
http://www.lywxww.com 2015-01-19 09:23:09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记者黄洋文/摄通讯员谢闽星刘其燚
本报讯 17日上午,在罗源起步镇上长治村长兴菇业种植场的菇棚里,黄潘顺小心翼翼地采下一朵秀珍菇,如同珍宝一样捧在手心。对种了20多年菇的黄潘顺来说,这一刻绝对值得纪念,他梦想了多年的反季节秀珍菇种植终于成功了。
秀珍菇是喜热菌类,以前只能在5~10月份看到它的身影。对于爱吃秀珍菇的人来说,冬春季的空缺可谓是一种遗憾。黄潘顺反季节秀珍菇试种成功,意味着从技术上突破了秀珍菇生长对气温的依赖,明年开始,罗源秀珍菇有望源源不断地送上全国老百姓的餐桌,这是罗源县秀珍菇种植历史上的关键一步。
47岁的黄潘顺是土生土长的上长治村人,他头脑灵活,敢想敢做。1999年,秀珍菇由台湾商人引进到罗源,由于气候差异种植失败。台湾商人赔本之后就不再种植了。黄潘顺从台湾商人留下的菌包制作技术基础上,一知半解地干起来。偶然,他发现麦粒在高温环境下有更好的爆发力和抗病毒感染性,于是用麦粒取代木屑作为制作菌包的主原料。这一改良,使得菌包的成活率从过去的70%一下子提高到90%以上。
除了自己钻研,黄潘顺还虚心向专家学习,这次反季节秀珍菇种植就是在福州市科技局的推动下实施的。去年底,黄潘顺从中科院引进了10多个试验品种,经过40多天试种,中秀、浙秀、秀珍菇5号3个品种脱颖而出,以中秀尤为突出,“在低温的环境下,它一个菌包能长3次菇,第一、二次能采菇100~150克,第三次能采60多克。”黄潘顺说,试验成功给了他很大的信心,明年长兴菇业种植场将试种100万个菌包,如果产量稳定,后年就能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