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图片 >> 正文

罗源八旬茶师:传承11代的七境茶缘

http://www.lywxww.com  2014-09-05 10:04:21   来源:罗源湾新闻网  【字号

  罗源湾新闻网讯  (郑秀杰  叶宇楠)在罗源县西边,有个小村庄马洋村,映入眼帘的都是绿的色彩,整齐的茶树与旧式的民居相得益彰。

  马洋村口有一间并不起眼的农家小院,9月1日,正值中午,78岁的王盛旺老人背着满满一背篓已晾干茶青缓缓步入厨房开始炒制手工七境茶。如今,很难有机会看到纯手工茶,王盛旺已经炒了制近七十年,上世纪六十年代,靠着这门手艺他撑起了一个家养活了三个孩子。

  王盛旺边和记者说着话,那边手上活儿却一刻也没停:杀青、揉捻、烘干……这个过程中,他常用手捧一把茶叶细细观察,闻闻味道。

  “对于一位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而言,观其色,闻其香,已知味品质。” 王盛旺说,摊凉、杀青、揉捻、烘干……一道茶出炉,约需三天时间。

  “泡一壶七境绿茶试试?” 王盛旺从簸箕里取出一小把之前制好的茶叶,放在壶里冲泡,沏茶,杯中的茶汤,带着春天般的新绿。我们一边品着香鲜的绿茶一边听着王盛旺说起那七境茶的故事。

 

  据《罗源县志》记载,唐建宗三年(公元782年)已有榷茶,历史上对其“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有过详细记载。明崇祯时期,“七境茶”被列为贡茶,享誉津京。此后,七境茶还被列入《中国名茶录》。“五年以上的陈茶可治伤风、消化不良等症。” 王盛旺滔滔不绝的说。

  “制茶手艺到我这都11代了。” 王盛旺回忆着,12岁就跟着父亲学习种制七境茶,先从种茶开始,在茶树旁挖沟,埋入家禽粪便,定时除草、抓虫。

  制茶技艺的提高总伴随着一次次失败。年幼好奇的王盛旺非要用自己的想法制茶,把没有晾晒到位的茶青揉捻、炒制烘干。“父亲没有责怪,而是默默的用这样的茶叶泡了壶茶递给我。” 王盛旺说,他品出了茶的苦涩和父亲的用心。

  从此以后王盛旺牢牢记住,七境茶的每道工序都要做到位,任何一到工序出了问题,茶味就大大改变。

  刚艺满出师,父亲就不幸去世,王盛旺就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8岁那年,王盛旺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当了工兵。部队服役期间,王盛旺仍不忘从书本里学习制茶技术。在部队一待就是5年,王盛旺的茶艺炉火纯青,爱家的他毅然放弃了在部队深造的机会,回乡当起了党支部书记。

  “在60年代我就看好七境茶的发展前景,动员村民去开垦荒山种植茶叶,并无偿提供种茶、制茶的技术。” 王盛旺告诉记者。

  当时村民都到王盛旺家学习技术开始种茶、制茶。“村民王胜春不屑向我学,凭着自己的经验种茶,制茶,结果全军覆没。” 王盛旺说,看着同村人亏钱,他很难过,最终还是自己上门去传授了种制茶经验。

 

  王盛旺在任村支书的20多年中,马洋村有8成的农民都是靠种植、制作茶叶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从解放前的纯手工制茶,到60年代使用揉捏机器的半手工制茶,到80年代的全机械制茶,制茶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王盛旺告诉记者。

  “县里很支持茶叶生产,每亩补贴一千元,制茶设备一套补贴3万元。”2003年,已经67岁的王盛旺,认为七境茶大规模生产销售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动员在外做生意的两个儿子回乡,成立合作社,投资700多万元,种下330亩茶树,建起现代化制茶厂,注册七境茶商标。

  “目前七境茶整个品牌知名度覆盖区域有限,所以茶叶品质虽高,但价格只能定位在200元/KG,年销售额200余万元。” 王盛旺的儿子厂长王开潘介绍。

  据了解,1985年以后,七境茶连续八年被福建省农业厅评为省名优茶;1999年,七境茶首次参加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叶评比荣获二等奖,跻身中国名优茶列行。 2011年,罗源县委、县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扶持政策,把茶叶纳入六大农业产业之一,从政策上、资金上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持。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4.13万亩,产量5800多吨,涉及农户1万多户,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2012年,罗源县还以“七境茶”为主打品牌,上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获得通过。2014年4月份,七境茶通过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

更多新闻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