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本地 >> 正文

七境茶传人带领村民致富

http://www.lywxww.com  2014-09-04 10:16:39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本报记者 李俊

  通讯员 郑秀杰

  叶宇楠 文/摄

  9月1日中午,在罗源飞竹镇马洋村一间农家小院里,78岁的王盛旺老人背着满满一背篓已晾干茶青缓缓步入厨房开始炒制手工七镜茶。

  这是现在已很难看到的纯手工茶艺,而王盛旺已经炒制了近七十年。上世纪60年代,他靠这门手艺撑起了一个家养活了三个孩子,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村里8成村民当起了茶农。

  传承11代的茶艺

  王盛旺边和记者说着话,手上的活儿一刻也没停:杀青、揉捻、烘干……在这个过程中,他常手捧一把茶叶细细观察,闻闻味道。

  “对于一位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而言,观其色,闻其香,已知味知品质。”王盛旺说,摊晾、杀青、揉捻、烘干……一道茶出炉,约需三天时间。

  据《罗源县志》记载,在明崇祯时期,七境茶被列为贡茶,享誉津京。此后,七境茶还被列入《中国名茶录》。“制茶手艺到我这都11代了。”王盛旺说,他12岁就跟着父亲学习种制七境茶,先从种茶开始,在茶树旁挖沟,埋入家禽粪便,定时除草、抓虫。

  到18岁那年,王盛旺入伍当兵。在部队服役期间,王盛旺仍不忘从书本里学习制茶技术。在部队的5年,王盛旺的茶艺已练到炉火纯青,他毅然放弃了在部队深造的机会,回乡当起了村党支部书记。

  带领村民种茶制茶

  “在上世纪60年代我就看好七境茶的发展前景,动员村民开垦荒山种植茶叶,并无偿提供种茶、制茶的技术。”王盛旺告诉记者。在他任村支书的20多年中,马洋村有8成农民走上种植、制作茶叶的致富路。

  “从解放前的纯手工制茶,到上世纪60年代使用揉捏机器的半手工制茶,再到上世纪80年代的全机械制茶,制茶技术在不断发展。”王盛旺告诉记者,“县里很支持茶叶生产,每亩补贴1000元,制茶设备一套补贴3万元。”2003年,已经67岁的王盛旺认为七境茶大规模生产销售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动员在外做生意的两个儿子回乡,成立合作社,投资700多万元,种下330亩茶树,建起现代化制茶厂,注册七境茶商标。

  “目前七境茶品牌知名度有限,所以茶叶品质虽高,但价格只能定位在200元/公斤,年销售额200余万元。”王盛旺的儿子王开潘介绍。

  据了解,1985年以后,七境茶连续八年被福建省农业厅评为省名优茶;1999年,七境茶首次参加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叶评比荣获二等奖,跻身中国名优茶行列。2012年,罗源县以七境茶为主打品牌,上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获得通过。如今,七境茶通已是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