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热点头条 >> 正文

福州日报:干部“驻村”更“助村”

400多名驻村干部成罗源新农村建设“生力军”

http://www.lywxww.com  2015-04-14 09:03:06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记者黄洋通讯员郑秀杰刘其燚陈雁真

  记者昨日在罗源县采访时获悉,近年来,罗源县委、县政府先后以“驻村日记”“罗川情、一家亲”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一线。一批优秀的驻村任职干部在基层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走家串户,用脚步丈量民意,用心灵倾听民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民情微博解民忧

  “新一年采购菌包的时候又到了,海峡银行菌菇贷助力菇农,近千万的无抵押、免担保额度授信,菇农再也不用为采购的资金紧张头疼了……”这是微博名为“村干小邱”最近更新的内容。他的身份是福建海峡银行派驻罗源县起步镇下长治村第一书记邱骏华。自驻村以来,他发表的100多条民情微博,详尽记录了驻村工作的进度、困难等情况,化解了一件又一件村民心头的难事。

  每年购买菌包的时节是罗源益升金丰食用菌合作社负责人郑潘胜最犯愁的时候,因为之前筹集的资金在完成钢构等基础设施后已所剩无几。以往他也曾向银行贷款,但手续复杂,而且还要找公务员担保。他还试过企业联保方式,但共同承担风险大。去民间借贷,利息高不说,还颇费周折。

  日前,当记者来到郑潘胜的菇场,他满脸笑容地说:“多亏了邱支书给我们争取的‘菌菇贷’,解了燃眉之急呀,再过两三个月,这秀珍菇长出来,我们就可以陆续把贷款还上。”原来年前,他连同股东共6人,递交资料申请“菌菇贷”,才一周时间就收到70万元的贷款。

  民情档案惠民生

  大目村位于罗源县洪洋乡西北部,距离县城20多公里,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台江区经济贸易局副局长陈日光驻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后,走村入户,了解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实际困难、问题,并把村民对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记录在民情台账上。

  近年来,由于大量来往运石材的大吨位货车压坏进村道路,路面变得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村民便寸步难行。陈日光四处奔波争取到60万元的建设资金,完成了村道硬化。

  陈日光驻村后还先后邀请了十几批专家和企业界朋友前来村里考察,希望引进一些适合的项目,盘活村里荒废多年的山地,以增加村财收入,带动村民就业。去年他引入福州田野有限公司和村里签订了200亩荒地的开发合同,用于种植名贵中草药三七。此项目在福建省尚属首例,三七花期长,花、叶可用于制作保健茶,茎磨成粉可直接入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00多名驻村干部助力新农村建设

  截至目前,罗源县共下派县乡干部10批次380人;省市从2004年起,向罗源县农村下派干部驻村任职,其中,省派4批次共6人,市派4批次共37人。

  这些干部“驻村”更“助村”,仅2011年至2014年期间,累计组织农民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430人次,组织各级农业专家服务农业生产120人次,有效促进“学科技、讲科技、用科技”的理念在农村蔚然成风。2011年以来,驻村干部实施推动农村经济项目累计441项,新增经济作物种植2566亩,新增水产养殖719亩,新增土地整理面积1375亩,改造农田402亩。

  此外,驻村干部充分利用选派单位的信息、资金、技术和资源优势,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2011年至2014年,驻村干部为任职村新增硬化道路累计7859米,安装照明路灯200盏,覆盖16公里。兴修了水利、机耕路等,改善群众的生产条件;建起了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或修缮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累计新建或改建文化活动场所8330平方米。

原文链接:http://mag.fznews.com.cn/shtml/fzrb/20150414/180718.shtml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