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贫困学子圆梦 “助学动车”今起刊发学子档案

http://www.lywxww.com  2012-07-31 17:04:04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由团市委、市希望办和本报携手开展的“爱洒寒门·希望圆梦”助学动车活动,自6月20日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许多爱心人士在来电中表示:他们会继续关注此次活动,帮助这些勤学上进的学子们。   今日起,“助学动车”将刊发一些贫困学子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求学经历,汇集起社会各界的爱心,朝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进发,让这条就学之路穿越贫困与无助。

  受助条件和捐助方式

  受助学生条件

  福州各县(市)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中品学兼优、考入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大专以上新生,优先考虑农民工子女、孤儿、单亲家庭或因病因灾致贫的困难家庭子女(注:已获得其他奖学金或社会资助的学生,或考取军事院校和教育部直属的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实行国家免费教育及民办大学的学生不列入资助范围)。

  报名方式:贫困学生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800报名,读者也可以联系“福州晚报”官方微博,或进入福州晚报在线·东街口网站(http://www.fzen.com.cn)推荐身边的寒门学子。

  捐助方式

  一是直接捐助。本报即日起每天报道寒门学子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爱心人士和企业可以直接把捐助款交给被报道的寒门学子。

  二是银行转账。爱心人士和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捐助寒门学子,户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福州市委员会希望工程福州市助学基金,开户行为福建海峡银行乌山支行,账号为100003574980010001。

  福州市希望办的电话为0591-83995516。

  父亲患肝癌去世,母亲长期卧床,弟弟辍学打工受伤

  坚强女孩想通过求学改变家境

  【学子档案】

  尤琳 罗源一中应届毕业生,高考分数588分(理科),填报志愿为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不幸总是伴随着尤琳这名年仅19岁的女孩:4年前,父亲患肝癌去世;父亲去世不久,母亲患上子宫肌瘤并有重度精神病症;1个月前,原本辍学打工想帮助她上大学的弟弟,因一次意外断了两根手指……

  “不幸也许还会来,但我一定会坚持完成自己的学业,毕业后找份好的工作,让这个家重新幸福起来。”尤琳说。

 

  清贫家庭连遭打击

  罗源县鉴江镇是福州最北端的乡镇,尤琳的父母是这里的农民。尤琳的父亲在世时,靠到外地打工来养家糊口,母亲则在家里务农。“爸爸妈妈都是老实人,很勤劳,和邻居相处融洽,那时家里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很温馨。”尤琳回忆说。

  尤父外出打工时,发现身体每况愈下,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弥留之际,他交代尤琳一定要好好读书。尤父离世后,尤母又患上了子宫肌瘤并伴有重度精神症,只能长期卧病在床。更不幸的是,18岁的弟弟今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辍学到工厂打工,但在1个月前因为意外导致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被截断。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原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现在,一家三口仅依靠政府每月200多元的低保以及罗源当地慈善机构的资助来维持生计。

  坚强女孩节俭孝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的家境让尤琳早早地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节俭成了尤琳高中3年的“必修课”:为了节省开支把更多的钱花在学习上,尤琳常常在早上多买几个馒头,中午和晚上就着榨菜凑合着吃;为了给母亲买件夏装,尤琳在元旦3天的假期里,一个人呆在学校的宿舍里温习功课,省下往返回家的30元车费……

  “作为女孩子,我也很爱美,看到同学们常常穿新衣服,我很羡慕。”尤琳说,羡慕归羡慕,但再便宜的衣服也是自己好几天的伙食,或是妈妈好几天的医药费,每当想到这些,她就会打消了买衣服的念头。

  尤琳说,在高中3年里,妈妈是她最大的牵挂,因为爸爸走了之后,她深深感到失去亲人的痛苦。“我常常安慰妈妈,失去的就失去了,我和弟弟一定会好好地孝顺她。只要我们一直努力,家里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学费成了心理负担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到爸爸的墓前哭了一场。因为接下来的日子里,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好,弟弟又残疾了,我的大学学费和生活开支会让家里更加困难。”尤琳说。正是出于上学费用和照顾家人的考虑,尤琳报考的第一志愿都是在福州市区的高校:福建医科大学、闽江学院等。

  “我真的很想读大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妈妈和弟弟更好地生活。”尤琳说,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她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来赚取,但数千元的学费成为了她最大的负担。

  为了筹措学费,尤琳在照顾妈妈和弟弟的同时,现在正在寻找一份暑期工作。她说,辛苦一点没关系,现在能赚多少是多少。

 

  父亲没有音信,母亲改嫁他乡

  

  【学子档案】

  兰玉珠 罗源民族中学应届毕业生,高考分数594分(理科),填报志愿为福州大学建筑专业。

  1991年出生的兰玉珠给人的印象是个安静、拘谨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远走他乡失去音信,留下了妈妈和年幼的我,我脑海里甚至记不清父亲的轮廓了。”玉珠说。

  之后不久,玉珠的母亲改嫁他乡,年幼的玉珠从此和外婆相依为命。“十几年来,我是靠着勤劳的外婆给人打零工、做保姆的微薄收入抚养长大的。”说到这里时,玉珠哽咽着说,让她上大学是外婆最大的心愿,可如今年迈的外婆由于常年辛劳,患上了高血压、风湿病,身体很不好。

  不幸的家庭情况让玉珠养成了刻苦的习惯,也让她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校期间,她总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钻研功课,傍晚学校放学了,她还常常留在教室,对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进行认真思考。

  玉珠说:“晚上回到家以后,我最想做的就是帮外婆做家务,每天晚上给外婆按摩也是我最爱做的事。无法选择的家庭出身我会勇敢地去面对和接受,能够改变的未来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好好把握。”

  高考一结束,在许多同龄的孩子享受暑假时,玉珠已经在镇上的餐饮店当起了暑期工,用她辛勤的汗水换来一个月1000元的收入,但这微薄的收入离每年数千元的学费还有很大的差距。

  (本报记者 李晖 陈曦 实习生 陈瑶 文/摄)

更多新闻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