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福州.天下 >> 正文

“闽派批评”讲坛在榕开讲 88岁孙绍振解读“两个鲁迅”

http://www.lywxww.com  2024-07-01 08:47:24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6月30日上午,“闽派批评”讲坛暨文学经典普及计划第1期讲座在安民巷福建省文学院举行,邀请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解读“两个鲁迅”——小说家鲁迅与杂文家鲁迅。

  据介绍,在东南山海之间的福建,有一个文学批评家群体,被称为“闽派批评”。为了突出“闽派批评”的社会影响力,在省文联指导下,福建省文学院推出了“闽派批评”讲坛。

  在6月30日的讲座中,孙绍振认为鲁迅的杂文太强大了,强大到常让人忘记了他的小说。鲁迅的小说主要集中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多以作者小时候生活的环境为背景,反映了基层小人物的特色故事。

  孙绍振挑了《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三个人物进行对比。他说:“这三个人死的方式不同。阿Q的悲剧,作者是用喜剧笔墨来写;祥林嫂的死,给人悲惨和沉重的感觉;孔乙己的死,让人觉得不悲也不喜。阿Q死后有人哭,祥林嫂、孔乙己死后没人哭,这就是鲁迅小说的魅力。读者如果抛开鲁迅‘神’的面纱,会发现《孔乙己》更能走进读者的内心,看上去这个作品风轻云淡,实则回味无穷。”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因身体原因,近期较少参加公益活动的88岁孙绍振教授,围绕小说家鲁迅与杂文家鲁迅的话题,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其间,他多次带着听众一起阅读鲁迅小说原文片段。他对在场人士建议:“鲁迅作品大家读书时都接触过,现在你们有时间,不妨拿出来重读,会发现读书时没发现的宝藏,人都是在成长中成熟的,伴随成熟大家更能理解鲁迅作品之美。”(记者 顾伟 文/摄)

【责任编辑:谢闽星】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