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福州.天下 >> 正文

推动福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意见出炉 力争明年建成1小时通勤圈

http://www.lywxww.com  2022-12-31 21:09:10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记者从12月30日举行的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暨福州都市圈联席会议上获悉,《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福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炉。

  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以基础设施、产业与创新、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4大领域协同为重点,高质量打造交通高效强圈、产业优质强圈、数字智能强圈、生活品质强圈、绿色发展强圈、开放融合强圈等“6个强圈”;力争2023年基本建成1小时通勤圈,福州都市圈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核心增长极。

  打造交通高效强圈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以轨道交通为主骨架,畅通都市圈内部山海联系。加快福州至长乐机场F1线建设,推进福莆宁F2线、F3线城际铁路前期工作,推动F2线与福平铁路实现联通,打造福州都市圈放射状城际线。完善区域铁路大通道建设,重点推进温福、昌福高铁及温武吉铁路等项目,提升都市圈内主要城市高铁通达性。

  畅通都市圈公路网。强化都市圈内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公路等重要交通要道的规划衔接,加快国道G228、G324、江涵大桥等国省道线路的快速连接通道建设,加密城市间公路通道,提升路网联通水平。打造一体化客运网络,优化交界地区公交线网,促进与市域公交网络快速接驳,加快推进近郊班线公交化,支持相邻城镇开行城际公交。推进都市圈客运公交化运营,增开接壤市县的客运班线,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

  提升都市圈物流效率。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城,大力推进福州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建设丝路海港城,推进重点港区整体连片开发。加快推进福州机场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打造国际航空城,布局建设湄洲湾大宗商品储运基地,构建辐射台湾、江西等的矿产资源战略性储运枢纽。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打造产业优质强圈

  共建先进产业集群。加强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着力培育发展化工新材料、纺织化纤、锂电新能源、冶金建材、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电子制造等1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拓展现代服务业合作。推动城市商圈由都市圈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扩展,建设“1小时消费商圈”。提升福州重点商圈功能,发展首店经济,打造富有吸引力的都市现代化消费体验中心。发展夜色经济,建设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消费街区和消费网点。提升商贸消费、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服务业品质,推动四市一区(福州、莆田、南平、宁德、平潭)城市核心区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推动旅游一体化发展。借助环闽高铁,开发高铁“一程多站”旅游产品,推行旅游“一票通”,共拓旅游客源市场。探索制定旅游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推行都市圈旅游“一票通”。

  打造数字智能强圈

  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共同打造数字政府,以109项“异地代收代办”事项、36项住房公积金高频服务事项为示范,协同推进数字治理,共建“协同治理数字化平台”,建立跨政府跨区域的数字化协同治理机制,以数字化、智慧化推动社会事务的跨界治理。共同深化数字应用场景建设,提升各行各业各领域数字化水平,加快都市圈“城市大脑”建设。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加快东南(福建)科学城建设,打造开放合作的都市圈创新体系,共同布局形成一批山海协作创新平台、创新产业园区,连点成线构建都市圈科创走廊。

  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速新型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建设,促进都市圈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布局、发展,推动中心城市网络基础设施能力达到千兆城市评价指标标准,建设一批跨地域、跨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和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打造生活品质强圈

  深化医疗资源协作联动。加强跨区域应急指挥联动,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探索集团化运作模式,建立疑难重症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促进都市圈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强“省—市—县—乡”四级分级诊疗体系和转诊机制建设,引导优质医疗人才与技术资源逐级下沉。推动都市圈医院检验结果共享和互认,实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探索开展异地就医登记备案互认合作。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鼓励都市圈优质中小学采取学校联盟、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推进教师干部跟岗交流。促进都市圈高校及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在师资、产学研、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支持都市圈内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联合培养。

  打造绿色发展强圈

  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创新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研究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都市圈绿色低碳发展指标体系。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建立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推进低碳城市、城镇试点示范,推动福州开展低碳试点创建。

  探索完善生态保护机制。携手打造美丽闽江,共同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努力实现“污水零直排”。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协同推进生态损害赔偿改革,重点推进流域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配合推进省级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现代都市圈综合性资源环境生态产品市场。

  打造开放融合强圈

  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建设福马第一家园,推进福州与马祖通水、通电、通气、通桥,稳定推动湄洲岛对台湾客货直航。建设两岸能源资源中转平台,推动马祖、莆田南日岛周边等台湾海峡浅滩海上风电资源联合开发,争取打造国家级海上风电基地。加快两岸电力联网建设,推进长乐至淡水海底光缆商业运营等。

  大力推进“海丝”数字贸易发展。支持福州、平潭建设“数字丝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空间信息等领域与“海丝”沿线城市开展合作。努力打造“丝路电商”核心区。支持都市圈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意见要求,福州、莆田、南平、宁德、平潭四市一区要高度重视福州都市圈建设工作,加强协同联动,定期会商协调,不断建立健全工作任务落实和重大问题协调机制。(记者 徐文宇)

【责任编辑:陈雁真】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