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镇突出“三个结合”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http://www.lywxww.com  2014-09-17 10:25:21   来源:中房镇  【字号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房镇以“罗川情,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精心部署,有序推进,突出“三个结合”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突出活动开展与为民解困相结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听民生、访民情、解民忧。一是将“逢四进村帮农事”活动作为“自选动作”,干部职工每周四进村入户访民情,对上访户、困难户、孤寡老人等百分百走访到位。同时,制作活动民情联系卡,详细记录包村干部信息,在各村公布,方便群众办事。二是通过《民情联系卡》、《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摸底表》全面收集社情民意,落实代理代办服务制度,对能及时解决的群众诉求和愿望快办、办好。对无法解决的问题登记到《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办理情况登记表》中,每周五汇总到镇实践办,提交镇两委会研究。截至目前,全镇共梳理分析民生问题类60多件、“三农”问题类12件、其他问题类2件,协调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150多件。三是落实领导干部结“穷亲戚”制度。镇两委班子成员分别结一户穷亲戚,以资金帮扶为着力点,由镇政府每户安排资金3000元、两委班子成员个人出资500—1000元,作为贫困户发展小规模养殖项目的启动资金。同时,通过补贴、借贷等方式,解决脱贫项目后续发展资金,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突出活动开展与推动发展相结合。把开展活动与完成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把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动力,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一是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做好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春伦集团投资的罗源生春源茶业项目的服务工作,力争实现年生产传统茶1500吨,年销售收入1.2亿元,年生产速溶茶1000吨,年产值3.5亿元;落实福鑫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江海苑苗木花卉种植等在谈项目;围绕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太尉宫、林家旗杆林、古民居等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生态景观,高起点、高标准做好旅游开发工作。二是全力提升传统产业。发挥叠石、满盾3000亩标准化高效安全生态茶园中心示范作用,在林家、沙坂、下湖等村再完成1500—2000亩茶园标准化改造,形成4—5个千亩标准化茶园基地,打造初具规模的高山优质茶资源带和福州茉莉花茶原材料供应基地;鼓励群众积极发展香菇、滑仔菇、牛肚菌等食用菌生产,力争年底完成食用菌投产600万袋;以“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合作模式向群众推广种植双季茭白,并通过流转成片土地、合种等方式建成规范化双季茭白种植示范片和规范化单季茭白示范片。三是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投入480万元对石材加工集中区、洋里旧厂区进行公园式景观改造,打造146县道(中房段)绿色景观带;投入235万元建设河洋溪中房至林家1公里长河道防洪排涝工程;投入320万元推进深坑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深坑村为中心区域,向整个片区辐射,提升乡村环境水平。

  突出活动开展与改变作风相结合。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带头整改落实,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坚持边学边改边见成效的原则,除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外,增加中房文化古镇、农业等相关学习内容,制定详细计划,每周四晚集中学习。镇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各片区与群众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表90多份,征求到意见建议45条,为整改阶段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加强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制定整改方案,目前整改已初见成效。二是对接2014年县绩效管理方案,制定中房镇绩效考评体系和落实方案,把涉及指标罗列出来分解到各村、镇直各单位,实行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各村主干、镇直单位负责人、包村干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确保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健全党员干部公开“晒”承诺制度,镇党委每2周召开1次工作汇报会,各包村干部、各所站负责人汇报近期工作进展情况,公开承诺下2周工作目标。完善村情档案,将计生、党建、禁毒、森防、新农合、新农保、征兵、综治等8项工作进入档案。目前,“五办五中心”各结对2—3个村,帮助村组织理清发展思路,下村开展志愿活动、公益活动。  (中房镇)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