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本地 >> 正文

罗源:百年风雨郑氏宗祠

http://www.lywxww.com  2014-06-23 10:39:29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

  ■郑秀杰 文/图

  郑氏宗祠,一座朴实但不乏历史厚重感的木质建筑,坐落在罗源县城关岐阳村的村中央。

  百年风雨,郑氏宗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郑氏宗祠坐北朝南偏东10度,乃古庙式土木结构建筑,由门楼、大堂、祖殿组成,其面宽16米,进深45米,占地面积705平方米。整座宗祠布局典雅,水杉立柱上刻的“授职兵科沅浦治蝗垂国史,诏医后院朝廷晋爵耀家风”等寓于人物故事的对联,为这座尊祖敬宗的神圣殿堂,增添了不少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据岐阳村族谱记载,陕西省岐阳县人郑德山,当年曾随军流落到福建连江溪东,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举家迁往罗源县凤山镇岐阳村繁衍生息,其后代又于明万历后分迁鉴江镇南门。他们与其他姓氏共同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罗源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为区域的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迁徙史。作为姬姓周文王之后的郑氏家族,也不例外。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郑,史称郑桓公,后被大戎联军所灭。桓公之子郑武公在东郑即位,先后攻灭了郐和东虢,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建了初都,后又迁都到新郑。郑国曾一度是春秋初期的强国,后渐衰弱,公元前376年,韩哀侯出兵灭郑,郑国子孙以国名为氏,散布于陈宋之间。秦汉以后,郑姓开始向邻近地区迁徙,以今天的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主。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唐末,又有河南固始郑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就是此次入闽的。

  作为供奉历代宗亲神主的郑氏宗祠,其祖殿称“追思堂”,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乃岐阳村民为纪念该村在明朝时期同朝为官、功名显赫的郑遂、郑端两兄弟而建的纪念堂。该建筑为单檐歇山顶结构,顶上的每个格子里嵌有生动活泼的飞禽走兽,宁静而又威严。

  据村民郑兴硕介绍,清朝中期,岐阳村郑氏家族又涌现出了如郑灌、郑国佐等一大批官员,由于他们为官清正廉明,造福地方百姓,深受爱戴。其子孙(清贡生)郑纪楠、郑纪山极力倡议,并集资扩建了宗祠面宽五间、进深六间的前厅、大堂和大门楼,以示纪念。

  扩建后的前厅和大堂,与祖殿均为穿斗式单檐歇山顶构架。特别是大堂的插屏门额还饰有三幅浮雕人物,贴金隔扇,额匾上刻有“圣义”、“仁智”等字。整个大堂木雕花卉艺术精湛,人物鸟兽造型精美,书法石刻勘称一绝。

  宗祠是传承宗族文化的载体,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氏宗祠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风雨中,曾在解放前和“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出现许多残破的痕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村民生活逐渐宽裕,族人再次集资,把宗祠修葺一新。目前,它作为罗源县城关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宗祠建筑,仍然发挥着宗祠的功能和作用,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文化活动中心。

  为了传承与保护宗祠文物,岐阳郑氏宗祠1986年被列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3年1月被评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