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热点头条 >> 正文

罗源一人独守的畲银技艺 诉说畲族文化

http://www.lywxww.com  2014-11-05 16:30:30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福建日报 谢闽星 康琳)

  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一个简易的工作台,随处可见铁锤、火枪、钳子等工具,这是黄良愉的银饰店,也是罗源唯一的手工畲族银饰店。走近罗源城关南溪畔的一处老巷口,就能听到“叮叮咚咚”的敲打声,店外人声嘈杂,畲族银饰制作师傅黄良愉丝毫不受干扰,一手拿錾针,一手握锤子,专注地制作银饰。

  “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种手艺,银饰技艺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黄良愉不无忧虑地说。

  畲银工艺古朴繁杂

  提起畲族银饰,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畲家女身穿美丽的“凤凰装”,佩戴着纹饰精美的耳环、手镯、扁扣等银饰,伴随着身姿摆动发出叮当声响。

  如今银饰加工早已实现机械化生产,市场上不乏新颖多样的银饰,可黄良愉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

  黄良愉说:“畲族银饰从熔银、压片,到最后的雕花、洗银,有30多道工序,使用的工具多达100多种。整个银雕工艺的关键环节就是雕花,包括锤錾、錾刻、镌镂、花丝编结等工艺,它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一件饰品需运用30多种雕花錾子,小心翼翼地雕琢才能使其纹饰传神、细腻美观。”

  银饰诉说畲族文化

  今年57岁的黄良愉家中三代从事畲族银饰制作。从16岁开始,他便跟随父亲学习打银。从小耳濡目染,他很快就成为罗源县五金厂的打银师傅。罗源县五金厂曾是闽东一带畲族银饰的定向供应点,后来畲银市场不景气,工厂停产,打银师傅纷纷转行谋生,只有黄良愉一人坚持老本行。

  从艺41年来,黄良愉早已练就了心中有“形”。他对畲族银饰的纹饰、工艺谙熟于心,制作时不用参照图纸。“尽管如今畲家人的生活方式

  有所改变,可凤凰冠、耳坠、扁扣、手镯、戒指和脚镯六大银饰仍在使用,有些畲民在结婚或特定节日时会佩戴银饰。”黄良愉说。

  “畲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每样畲族银饰的纹路,蕴含着深厚的畲族文化。”黄良愉说,凤凰冠是畲族银饰的代表,做工也最为复杂,尽管工艺有所创新,但图案仍以龙、凤和牡丹花、梅花等为主,这沿袭了畲族崇龙崇凤的民族文化。

  制作好的每一样畲族银饰,黄良愉都刻上“罗源畲银”的字样,并且认真地验货。特别是畲族小孩戴的手镯和脚镯,他要亲手抚摸过确保无一锐处后,才交给客人。

  一人坚守期盼申遗

  黄良愉想找个徒弟传承自己的技艺,可手艺活苦累且收入卑微,让年轻人望而却步。“我曾带过4个徒弟,可他们都嫌这活太苦,都没能坚持下来。一副扁扣能卖到230元,但除去材料费和工时,赚得只有一点点。”黄良愉说。因不忍心让这门手艺断绝,黄良愉至今仍在孤独地坚守着。“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将这门手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领略我们罗源畲银的独特魅力。”黄良愉满怀期待地说。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