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正文

【农耕正当时】科技赋能 “智慧春耕”更高效

http://www.lywxww.com  2025-04-24 09:21:24   来源:罗源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罗源湾新闻网讯(吴春风 李文 王德晖 )春回大地,农事渐起,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起步镇桂林村的水稻田里,科技元素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春耕模式,一幅“智慧春耕” 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在水稻田里,农户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配药、装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满载农药的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遥控下,腾空而起,沿着水稻田均匀有序地喷洒农药。

  无人机操作手徐小强说:“遥控器开机后,待信号连接正常且起飞条件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就让飞机起飞进行航测。测完就在遥控器内把地图全部做好,选择好作业参数,就可以进行作业了。”

  无人机空中作业,不受地形因素、种植方式、作物生长周期的限制,相对于人工喷洒等方式,作业效率提高了数十倍。无人机作业用药科学,省时高效,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防治成本。

  种植户黄培亮说:“用无人机喷撒农药,约1000亩水稻田,一天半左右就全部撒完,效率非常高。往常用人工的话,一天哪怕是几百人都撒不完,因为泥巴地太深了,人工根本进不去,提着桶一脚踩进去,人都站不稳了。”

  除了“一喷三防”防病虫害,耕地、插秧也是当前春耕的重要工作。在桂林村村道另一侧的农田里,一辆旋耕机正在田间穿梭,随着刀片旋转,泥土翻飞,泥田也变得松软规整。

  黄培亮说:“我承包了洋北、上长治、起步、桂林、港头、杭山、蒋店几个乡村约1100亩水稻田,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用旋耕机、插秧机。今年种的是再生稻甬优4949,种一季可以收两季,再生能力很强。头一茬平均亩产可能有1400斤,第二茬每亩可能收600斤。”

  在科技的有力支撑下,我县春耕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截至目前,全县已溶田3000多亩,全面开始再生稻插秧工作,预计今年粮食种植面积达9.52万亩。

【责任编辑:陈雁真】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