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正文

【民族团结兴罗川】飞竹镇:助力产业振兴 传承畲族文化 让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http://www.lywxww.com  2020-10-21 08:53:32   来源:罗源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罗源湾新闻网讯 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用爱维护民族团结之情。近年来,飞竹镇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产业振兴、文化传承上持续发力,让民族乡村释放新活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乡状元竹海庄园内,庄园主人阿强嫂正忙着带领村民盘点货物、粘贴商标,准备将客户订购的畲乡农特产品打包,经由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飞竹镇官路下村秀岭自然村村民李碧莲喜滋滋地说:“阿强嫂带领全村人回来做事情,村里人种养的产品都是阿强嫂庄园里收,卖到城里,北京、福州全国各地。阿公的鸭子卖不出去,还好阿强嫂帮忙,后来一百多只都卖出去了。”

  乡状元竹海庄园负责人阿强嫂说:“村里的食材实在是太好了,所以我也希望说城里的人能够吃到我们这种没有任何汽车尾气污染,非常原生态、深山里的食材,很多客人也对我们的产品非常的认可,能够带着村民去赚一点钱这是我觉得最安慰的事情。”

  据悉,为了给地处深山,外人不识的传统畲村注入新的生机活力,2015年,飞竹镇积极引进了福建乡状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官路下秀岭自然村,建设乡状元竹海庄园,并通过庄园主人阿强嫂强大的人脉资源,打破农村和城市高消费群体的信息壁垒,开发微信定制、家庭配餐等渠道,把村里的绿色农产品,送进各大城市,让独具特色的畲家农产品卖出“生态价”、“乡愁价”。

  阿强嫂说:“以前村民们都觉得村里没有可赚钱的地方,所以他们都走掉了。我跟先生觉得这个地方真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留下来了。我们从全村只有12个70岁以上的老人家到现在有四五十个人回来一起做,我觉得真的特别的难得,也很欣慰能够带着他们去赚钱。”

  从空心没落到每年创收百万元,如今,秀岭这个传统畲村正踏上一条接地气、聚人气、集财气的乡村振兴道路。

  阿强嫂细数了村民们的收入变化:“现在村里流转393亩土地,我们一年就要付8万多元租金,村民单土地年收入就1000多元。我们有13个固定员工,一年要发放约38万元工资。我们现在一年的微信销售达400多万元的业绩,单一个乌米饭我们一年就有150万元的业绩。村民在代理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两三千块钱。”

  畲乡产业要振兴,畲族文化传承也不能落下。在塔里洋村畲族文化传承记忆展示馆内,解说员蓝家花正虚心向母亲蓝泉妹讨教畲歌演唱的技巧。蓝家花说:“畲歌是畲族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或者更早,我们都是在校读书再步入社会,我们都不会唱畲歌,现在我基本都在家,也一直从事宣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工作,所以我想跟妈妈好好学一学畲歌,希望从我们这一代再传承下去,不要把这个东西给遗忘了。”

  近年来,塔里洋村在飞竹镇政府大力支持下,将畲族文化与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不断推进畲族塔里洋村大环境建设,深入挖掘、弘扬畲族各项传统技艺传承,实现畲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让塔里洋成为了人们了解畲族人文历史,解读畲族民俗的重要窗口,让畲族文化在口口相传,代代相承中绽放璀璨光芒。

  蓝家花说:“为了更好地发扬畲族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村现在蓝氏宗祠内也展示了很多关于畲族的一些传承记忆,包括畲族的迁徙、畲族的一些服装、制作工艺。目前我在村里担任解说员这一职务,我希望不管什么人来到我们这里,都能通过我把我们的畲族文化传承发扬,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畲族,也同时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畲族。”

  而在飞竹镇蛤蟆石村,因为对凤凰装的热爱,畲族服饰市级传承人蓝伙仁对畲族服饰的传承也是不遗余力。多年来,蓝伙仁不仅多次参加各地的服装创作大赛,大力传播宣传畲族服饰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另辟蹊径,尝试在畲族传统服饰文化中加入时尚元素,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畲服,为传承老手艺注入新力量。

  飞竹镇蛤蟆石村村民、畲族服饰市级传承人蓝伙仁说,他15岁就跟老爸学做畲族服装,历史传下来到他是第五代,现在到女儿是第六代了,畲族凤凰装一定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立足民族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传承保护路子,生动展示罗源畲族文化魅力。下一步,飞竹镇还将继续加大对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罗源“千年古邑,凤舞畲乡”故事更加精彩动听。

  飞竹镇人民政府镇长周彦说,下一步飞竹镇将突出具有飞竹特点的“生态绿色、革命红色、畲族花色、古韵墨色”的四色文化,依托飞竹镇浓厚的民族氛围,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促进畲汉两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陈雁真】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