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正文

罗源食用菌科技小院:科技助力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http://www.lywxww.com  2024-07-18 15:11:21   来源:罗源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罗源湾新闻网讯(黄明福 陈凯惠)食用菌栽培在我县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福建省罗源食用菌科技小院获批成立,7名专家入驻小院深耕食用菌研究,有效解决了当地食用菌技术研发和升级难题,为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罗源食用菌科技小院,农科专家蔡立君和同事们在对绣球菌的培育做进一步的研究。据介绍,绣球菌每天需要十个小时以上的光照,生存环境要保持2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目前,人工培育难度还比较大,团队入驻科技小院后,对菌种培养、菌包制作、消毒、接菌、养菌、出菇等环节全程跟踪指导,不断探寻绣球菌生长的奥秘,助力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讲师、福建省罗源食用菌科技小院入驻专家蔡立君说:“我希望从各个环节找到一些关键的节点、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产能,以企业生产的问题为出发点,做科技创新。”


专家与企业的强强联合,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大推力。在罗源县百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食用菌栽培车间内,由科技小院引进的海鲜菇新品种“闽真3号”长势喜人。该品种在百谷农业示范生产50万袋,新增了43万元的利润,百谷农业也由市级龙头企业升级为省级龙头企业。

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副院长、福建省罗源食用菌科技小院责任专家金文松说:“我们小院主要做企业所不能做的事情。我们集中进行菌种的生产,以及栽培工艺过程中某些理化指标的检测,希望培养一批懂菌、知菌、爱菌的高素质的产业人才,应用于生产实践,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去创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罗源县科学谋划,积极探索,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探索更多适合栽培种植的食用菌品种。据统计,自罗源食用菌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罗源全县食用菌产量逐年增加。2023年全年达到约18.4万吨,比增约4.07%。


【责任编辑:陈雁真】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