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中国鲎进入产卵高峰期
http://www.lywxww.com 2024-05-29 15:41:02 来源:罗源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 大 中 小】
罗源湾新闻网讯(王德晖 吴春风)近日记者获悉,在位于罗源县鉴江镇的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鲎人工繁育试验项目基地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鲎已进入产卵高峰期。
在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中国鲎孵化池里有处于各个成长阶段的鲎苗,孵化中的鲎卵就像番石榴籽。据介绍,目前中国鲎已经进入产卵高峰期,为了避免人工繁育发生病变,工作人员需要全天候不间断地进行巡视。
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兰昌花说:“到了产卵季节,中国鲎会把卵产在沙子里面,然后我们通过人工把卵挑拣出来进行孵化。中国鲎的卵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因为它容易发生霉变,有细菌感染。所以养殖人员每天都要对卵进行检查、挑选,有霉变的要及时挑选掉。孵化过程要40多天。”
据了解,早在4亿多年前,中国鲎就生活在地球上,被称为“活化石”。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因为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中国鲎自然繁殖受到干扰,极大影响了种群资源,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人工繁育中国鲎苗种,将为鲎资源恢复起到很好的作用。
兰昌花说:“中国鲎的生长周期非常长,自然界生长要长到十多年,蜕皮要蜕十六七次,所以现在如果单从自然界生态上去修复这个资源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幼鲎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它的存活率也比较低。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跟增殖放流的手段恢复中国鲎自然资源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方式。”
近年来,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优化养殖密度、水流、光照等技术手段,使得规模化育苗中的鲎卵孵化率达到60%至70%,一成年中国鲎每年可产卵7000粒,这一成果为福建省开展中国鲎人工增殖放流奠定了基础。
兰昌花说:“现在我们通过增殖放流的手段,尽快实现资源的恢复。中国鲎的增殖放流,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开展。前期,我们要针对它的一些生存环境,进行调查,选择符合它的栖息环境,才能够进行放流。去年,我们在平潭、晋江都开展过中国鲎的增殖放流活动。”
人工繁育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技术仍待完善。未来,福建省洋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将继续探索、尝试,为福建省中国鲎种质资源保护贡献应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