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昨晚收官 单日搜索量超过15万次
http://www.lywxww.com 2012-05-23 09:51:57 来源:法制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 |
《舌尖上的中国》剧照。 |
一部纪录片可以像热播剧一样引来观众的感动和热议,这可能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今晚,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即将在央视一套落幕,该片纪录了遍及中华大地的美食,除了吸引到“吃货”的目光外,片中与美食交织在一起的华夏文化同样成了观众津津乐道的“滋味”。
尽管该片在非黄金档播出,但在网络上已悄然成为最火的话题,单日搜索超15万次。
本片的总导演陈晓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正在筹备中,这个系列“我们还会拍下去”。
成绩亮眼
单日搜索超15万次成网络最火话题
选择晚间10点半的时间播出,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绝非是优势。
然而,《舌尖上的中国》愣是在此时间段冲出了一片天地。
当然,该片吸引人的地方不光是美食,观众表示,看完后能让自己想起家乡的味道。
截至昨晚7点,《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悄然登上了微博话题搜索的榜首位置,单日超过15万的搜索次数,是排列第二名话题的将近一倍。而其单小时内的搜索次数也位列第一名。
幕后故事
央视工作20多年第一次自己报选题
今天,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舌尖上的中国》一片的导演陈晓卿道出了自己创作此片的真正目的。
熟悉陈晓卿的人知道,他本人喜欢美食,而且一直想做一个大型的美食纪录片。去年央视纪录频道成立对他来说是个好机遇,“频道成立之初需要各种类型的纪录片,美食旅游类(节目)也成为需求之一。”陈晓卿解释道。
“我在中央电视台工作20多年了,以前的选题是由台里派下来,这是第一次自己上报(选题)。”谈到《舌尖上的中国》这个题材时, 陈晓卿笑言道,“我把一个‘吃货’的印迹体现在了整个纪录片中。”
如今,面对观众的感动,陈晓卿表示并不意外。他表示,尽管自嘲为“吃货”,但拍摄该片的目的是挖掘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
“通过美食,世界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我们这个东方古老国度。”陈晓卿认为,“饮食文化是中国的软实力,它可以通行全世界。”
对话导演
不以菜系为主线“我们还会拍下去”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很多观众都说看馋了,你既然也很喜欢美食,有没有因为拍这个变胖?
陈晓卿:这部片子拍了一年多,摄制组走南闯北,踏遍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山山水水。拍美食和做厨师一样,都是很辛苦的工作。厨师做菜不是为了自己吃;我们拍片是为了观众高兴,所以拍摄中变胖是不可能的。
FW:虽然是名为《舌尖上的中国》,但拍摄线索并不是广为认知的菜系,这有些让人摸不透啊?
陈晓卿:以菜系作为线索拍的美食类纪录片,方式过于老套。
我们希望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不仅令人见识到中国特色食材,而且能令人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此外,我们希望以美食为载体,传递给中国观众一种健康、积极、平和的生活价值观。
FW:下部作品准备拍什么?
陈晓卿:我们筹备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这个系列)我们还会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