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人物“播撒”大感动,“正能量”传播真善美

http://www.lywxww.com  2012-05-22 22:17:2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中国网事·感动2012)小人物“播撒”大感动,“正能量”传播真善美

福州新闻网

  女教师张丽莉躺在重症监护室内(5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福州新闻网

  官兵们在山东省青州市烈士陵园为沈星送行(5月17日摄)。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中国网事”记者罗争光、周劼人、方向禹)“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病情牵动亿万网民为之捐款祈福、病重卧床的外公看到了网民带他留在世界各地的“足迹”、勇救落水学生献出生命的沈星让自发前来追悼的群众久久不愿离去……这个初夏的五月,各地涌现出一批感动神州大地的小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点燃了飞速传递于亿万网民之手的“火炬”。

  小人物的力量点燃全社会的爱心

  “谢谢,谢谢大家!”张丽莉在重症病房里摘下呼吸机后开口说出的第一句话,令无数人再度落泪。这位5月8日在危难时刻勇救学生被碾到车下的“最美女教师”,首先表达的是对医护人员的感恩。

  其实,有太多人都希望向这位黑龙江佳木斯的中学女教师说一声“谢谢”。顷刻之间,她的事迹传遍网络,一束束鲜花摆放在病房外、一笔笔捐款悄然送至。她的病房外走廊上,挂满了全国各地的网友用卡片等方式发来的敬意和祈福。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热潮正在各地兴起。

  5月13日,山东青州,初一学生王某在南阳河畔玩耍时不慎落水,路过的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立即跳入水中营救,拼尽全身力气,终将落水学生推上岸堤,但年仅31岁的他却耗尽体力沉入水中。

  4天后,万余名当地干部群众自发参加沈星的追悼会。获救者所在学校的数千名学生将叠好的12000只千纸鹤和2600朵绢花挂在了树上。葬礼结束后,很多群众留在现场久久不愿离去,默默地擦着眼泪……

 

福州新闻网

  凌一凡和自己给外公画的肖像画在一起(5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福州新闻网

  凌一凡在医院里向外公展示几百张世界各地网友发回的照片(5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君璐 摄

  感动,有时候因为生命,有时候则因为温情。5月11日晚,网民“一Buddy一”发微博称:“外公重病,医生说时日无多。他没有去过很多地方旅行,现在也来不及了。我给他画了这张肖像画,希望你能够把它打印出来或者放在电脑屏幕上,拿着它,在你所在地方合影,然后发在微博上@我。让我给外公看看这个世界,就如同他到那里去了一趟。可以让他有这个回忆吗?”

  或许这位网民自己都没有想到,短短两日内,上万张载有温情祝福的照片从世界各地传来,墨尔本雨后葱绿的公园、巴西富有感染力的狂欢节、老挝夜色下静谧的街道、新加坡东海岸的和煦阳光里,外公的“足迹”遍布地球七大洲的各个角落。一句“外公,这里是……”,成了当时微博上最有爱的句式。

  感动,一渖新次向每个人走近,因为我们心中有爱。

 

福州新闻网

  医务工作者将张丽莉抬送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病房(5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福州新闻网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外的走廊上,摆放着社会爱心人士献给张丽莉老师的花篮和祝福(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爱心无关微重,“正能量”的元素在每一瞬间

  “总是会被身边的感动所感动,相信有一天也会被身边的感动所带动”,“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榜样,也可能成为别人的榜样”,网民的感言总是朴素而深刻。

  有一种“正能量”叫关爱。

  当素不相识的人们自发聚集到张丽莉的病房外时,人们说:“我们希望站在这里能够带给张老师苏醒的力量”。在大家的眼里,她奋力的一推,让人们重新审视道德失范投下的阴影,唤醒了更多人心中的良知。

  有一种“正能量”叫亲情。

  当成千上万的网民“带外公看世界”,一场爱心接力让人们感受了弥足珍贵的善良与真情,更唤醒了人们感慨“在外奋斗的年轻人啊,别忘记家中的老人,有空多陪陪他们,看看你习以为常的世界和风景”。

  有一种“正能量”叫诚信。

  当河北大学生“油条哥”因为每天坚持用新油卖“放心油条”,虽然卖得比普通油条贵,却依然引得顾客纷纷远道而来排队“捧场”,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诟病的今天,“油条哥”的顾客表示不只是为了品尝油条,更是为了支持“良心”。

  还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只要善于发现,“正能量”的元素总是不断在普通人群中闪烁。

  当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怀着最朴素的情感,在紧急关头做出最本能的“反应”时,心存善念的人们也许会自问:如果换作我会怎样?

  这样的追问,正是身边的感动带来的“见贤思齐”。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曲文勇认为,爱心没有大小、微重之分,平凡人的举动更易为更多人学习和效仿,也可以成为人们面对“小善”和“小恶”的抉择时,最真实和最具说服力的参考

 

福州新闻网

  这是社会爱心人士为张丽莉老师献上的写满祝福的千纸鹤(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福州新闻网

  千余名市民在南阳河畔用近100根蜡烛摆出心形和“沈星”两字,悼念逝者(5月14日摄)。 新华社发

  播撒爱心,点滴凝聚善的力量

  去年以来,类似小悦悦这样的事件一次次刺激人们的良心、“扶不扶老人”的集体疑问更让道德的底线浮沉不定,不少人开始为道德失范而忧虑。

  “判断道德是‘滑坡’还是‘爬坡’,要看整体、看本质。从‘最美叔叔’、‘最美女孩’到‘最美女教师’,一大批道德典型涌现并非偶然,他们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成果的充分显现,他们的行动充分体现了仁爱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曲文勇说。

  其实,公共生活中的美德,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认识,而在于他们的实际行动。有媒体评论,榜样的力量恰恰不是他们的“惊天动地”,往往是他们的平淡如水:“他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他们在生活中也在时不常地进行这种种‘不显著’的善举:比如张老师总鼓励学生,看到自行车冲过来会拉学生;网民帮忙让外公环游世界,也只是举手之劳,是用一点点小的投入凝聚成大的爱心。恰恰是这些朴素、平凡、最‘不显著’的善良‘小芽’,最容易在全社会广泛散播,枝繁叶茂。”

  网民直言,社会环境是多样复杂的,媒体机构和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网友,都应该负起责任更全面地呈现社会状态,“一方面不是只强调‘坏种子’,同时也不要过分夸大最优秀的那几颗‘好种子’,我们要多看看、多关注身边的张老师、眼前的沈参谋以及家门口卖‘良心油条’的小哥,他们才是最真实的你我他。”

  “其实,典型人物的社会道德价值,更多的是一种激活、一种唤醒。”有评论指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火种”,在某些情况下处于静默和不活跃状态,“我们不必过分夸大阴暗,也不必过分地塑造楷模,只需要不断地告诉社会有这样平凡人的善良,有很多人都在播撒这朴素的爱。因为一些微小的力量,就可以将‘爱的火种’引燃。”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