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社会·经济 >> 正文

社会调查:杭州“文艺范儿”地铁给城市带来了什么?

http://www.lywxww.com  2012-11-26 09:17:08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在地铁里看城市风景

  新华网杭州11月25日电(记者冯源、方益波)杭州地铁1号线24日起投入试运行,而同时与市民见面的是地铁站中的16幅巨幅公共艺术墙。一条“文艺范儿”的地铁会给城市带来什么?

  向日葵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偏爱有加的创作对象,在地铁武林广场站,许江用青铜浅浮雕的制作工艺,创作了四面高4.5米、长15米的铸铜浮雕墙,用绿、橘、红、黄四色绘出春、夏、秋、冬四季的向日葵,暗合了武林广场曾经的称谓“红太阳广场”。他表示,这片葵园,可以还原城市的历史记忆,礼赞城市的生生不息,也可以写照城市的芸芸众生。

  2008年1月,距离杭州地铁1号线开工后不足一年,杭州地铁公共艺术设计规划启动,由中国美术学院担纲,涉及全线34个站中的15个站点,划分为1个重点站、3个次重点站和11个特色站。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周刚回顾说:“当时的一个设计要求,是要让在地铁里来往的人们,看到地面上城市的风景。”

  周刚设计的两幅壁画作品《都市青花》和《莲响节拍》安放在客运中心地铁站。前者用青花瓷镶嵌,远景是西湖山水,桃红柳绿,近景则是时尚女性,步履轻盈,旨在表现杭州“天堂美女、女装之都”的特色。后者则是40位身着蓝印花布的村姑在白墙黑瓦的街巷里,击打莲响——串着铜钱的竹竿。“我们在客运中心所在的九堡镇采风时找到了‘打莲响’的民俗。客运中心是杭州的大门,希望游客能从两幅壁画上看到杭州的传统与现代。”

  而在钱塘江畔的婺江路站,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的团队又展示了《江海潮会》“钱江四别”的场面:白居易卸任太守时的惜别、岳飞率部北伐时的壮别、白娘子与许仙的惜别、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杨奇瑞说:“用‘四别’讲一个关于杭州之水的意境,我希望既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机勃勃。”

  文化与商业如何取舍

  记者从杭州地铁集团获悉,为了给公共文化艺术墙腾出空间,地铁一号线共减少了“含金量”相当可观的8%的广告墙面面积。集团董事长邵剑明表示:“地铁首要的功能是交通,同时也要兼顾商业开发和文化传播,杭州是国家级历史名城,地铁非常有必要成为杭州的文化载体。”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俞强到过国内外不少有地铁的城市,他对于杭州地铁放弃一部分商业空间而引入公共文化的做法表示赞同:“有一些城市的地铁商业味太浓而文化味太淡,杭州能专门为地铁辟出一片文化空间,展示杭州乃至浙江的文化元素,我觉得值得肯定。”

  “地铁应该成为城市文化财富的聚集地。”杨奇瑞告诉记者,像法国巴黎地铁、荷兰阿姆斯特丹地铁都留出了相当规模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国家和城市的文化窗口,而像俄罗斯莫斯科地铁的艺术氛围更是举世闻名。

  “地铁需要大量的商业广告,但是我想文化也不能让位。公共空间有别于私密性的个人空间,是以让公众分享为目的的,因此,公共空间应该是公共文化空间,这样有助于形成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杨奇瑞说。

  应引入更多公共文化符号

  杨奇瑞认为,地铁里还可以引入更多的公共文化符号。“过去提到公共艺术作品,往往就想到城雕、壁画等‘大块头’,其实当代公共艺术作品涉及面很广,像装置艺术、影像艺术都可以做。像地铁的地面、吊顶、台阶、扶手,都为公共艺术留下了创作余地。”

  除了内部的“文艺范”之外,地铁还会带动新一轮文化客流。杭州最老的剧院胜利剧院以演出传统戏曲和儿童剧为特色,总经理沈振天告诉记者:“剧院过去一直苦于“停车难”,现在它正好位于两个地铁站的中间,这将为老观众和小观众提供极大的便利,也方便近郊观众进城看戏。”

  杭州地铁1号线串起了沿线的多所博物馆、剧院、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杭州剧院总经理柯朝平表示:“北京、上海的演出市场能够引领全国,剧院周边的地铁网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地铁开通对于杭州的文化演出市场是一大利好,解决了市民出行难、停车难的后顾之忧。我们也希望通过地铁的空间更多地向市民宣传演出的剧目。”

  “地铁能帮助沿线的文化设施机构很好地集疏客流,为市民参与文化消费提供更大的便利。”俞强分析说,“我们不仅能看到地铁对市民出行方式的改变,更可以发现它对于市民文化生活的促进。因此,地铁规划同样需要向文化设施、文化机构倾斜,形成一条条‘文化线’。”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