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91岁鞋垫婆婆露面《新闻联播》 太多爱吓坏婆婆

http://www.lywxww.com  2013-01-16 09:30:53   来源:四川新闻网  【字号

  昨日(14日,下同),太升路桥头,王婆婆没有摆摊,只到河边转耍,与附近的居民摆龙门阵

  1月12日网友将王婆婆做鞋垫的图片发到网上

  前日(13日,下同),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王婆婆的故事

  目前,关于鞋垫婆婆的微博已有4万余转发,6000多条评论

  火了之后…

  鞋垫婆婆两天没有摆摊。她说———

  我不靠卖鞋垫生存,儿女对我也多孝顺的,我不愿意儿女为我挨骂

  好多人给我送钱送东西,我心里不舒服,承不了这个情,我有钱用

  你怎么看?

  不少网友认为,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

  还有网友认为,这些老人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悲惨。我们快收拾起同情心,换种情愫,敬重他们的自立精神

  太升路桥头纳鞋垫的91岁王婆婆最近突然火了。前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网友上传感人图片温暖人心”为题,报道了王婆婆的故事。4万余网友关注。不少网友慕名而来,不仅买鞋垫还送物品。

  不过这两天,我们在太升路桥头却看不到王婆婆的摊摊了,闲不住的她只是来逛逛,“好多人给我送钱送东西,我心里不舒服,承不了这个情,我有钱用。”

  闲不住

  91岁太婆桥头纳鞋底十余年

  这两天,王婆婆没有出摊了。昨日下午2时许,王婆婆像往常一样到了太升路桥头,蓝色布衣外套着一件紫色夹袄,握着拐杖和慕名而来的人摆龙门阵。

  18岁就嫁到成都的王婆婆对过去并不愿意谈论太多。在她的叙述里,39岁守寡,夏天卖甘蔗、冬天卖蜂窝煤独自拉扯6个儿女成人的经历,都过去了,“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嘛。”

  孩子成人后,闲不住的王婆婆靠着缝鞋垫的手艺,在太升路桥头寻了一处摊位。“我不靠卖鞋垫过生活,只是闲不住。”王婆婆说,到桥头卖鞋垫可以赚钱又有人摆龙门阵,“安逸得很!”

  鞋垫卖了十几年,每天赚几十元钱,这些钱她自己拿着零花,偶尔也给困难的子女补贴一些。

  传爱心

  4万网友转发 《新闻联播》关注

  生意怎么突然就火了,从不上网的王婆婆直到现在也弄不明白。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王婆婆每天从天不亮到天黑都坐在摊位前,饿了吃馒头,渴了喝些自己带来的水。这几天,她从儿女和朋友的叙述中,才知道自己也上了电视,就像明星一样。

  最近两天,王婆婆没有出摊,桥头的同行借着她的东风生意蒸蒸日上。

  前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网友上传感人图片温暖人心”为题,报道了王婆婆的故事。从1月12日网友将王婆婆的图片发到网上后,已有4万余转发,6000多条评论。除了担心婆婆生活困难外,不少网友认为,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值得年轻人学习。

 

  从一天卖10双到一上午卖300双

  生意火

  今年48岁的吴菊芬因为年纪不大,与在太升路桥头的众多老年人鞋垫摊相比,生意并不好。昨日下午,王婆婆坐到她的摊子上,拿起针线,不一会儿,吴菊芬的摊点前就围满了人。

  背靠桥头柱坐在小凳上,王婆婆的身形显得有些佝偻,她的针线活却一点也不含糊。右手中指套上顶针,穿针走线的时候眼睛贴得有些近,鞋垫上的针脚细密,极有规律。这种由王婆婆亲手缝制的鞋垫卖10元赚8元,另一种是从荷花池进的鞋垫,“有些一双赚5角有些赚一元。”

  “王婆婆你看得到不。”“看得到,我给你表演穿针嘛。”有路过的人和王婆婆搭话,她的回答也极其迅速清晰,引得人群一阵发笑。吴菊芬说,“好多80后90后来买鞋垫,拿几双丢100元就走了,也不要找零。”以往王婆婆一天卖10多双鞋垫,现在一个上午就卖出300多双。还有一些网友看到微博后,给王婆婆送来围巾、帽子、暖宝宝等御寒物品。

  出名的困扰

  好多人送钱送东西

  出名也给王婆婆带来不少困惑,家里差点被媒体踏破门槛,儿女干脆闭门谢客。“我不靠卖鞋垫生存,儿女对我也多孝顺的,我不愿意儿女为我挨骂。”顿了一顿,王婆婆继续说,“好多人给我送钱送东西,我心里不舒服,承不了这个情,我有钱用。”

  昨日下午,驷马桥街道工人村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王清秀每月的退休金是1754元,还有每个月100元的长寿补贴,现在与小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卖鞋垫是老人的工作也是她的全部娱乐,有鞋垫做老人才感到不寂寞。老人儿女孝顺,家庭和谐。

  老人的拐杖是儿子送给她的。而她自己更喜欢每天上班时装东西的小推车,“推车把我拉到不得打偏偏,棍子还要打偏偏。”说着,王婆婆笑起来,用手摸了摸紫色的夹袄,夹袄上破损的地方均补有细密的针脚。

  微博网友评论

  @听琴68:微笑挂在脸上 不为幽怨感伤 老人心态平和 祝百岁健康。

  @涵筱张:大一的时候,在太升桥旁碰见老太太,那个时候比现在要胖些,她背后就是成都的母亲河,突然有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感觉。

  @马玛弟:当初我每次路过,看到鞋垫婆婆,都买了好几次鞋垫。现在呢?人家原本活得好好的,这下生意也做不成了。真想帮忙,还不如默默地多去买几次鞋垫。

  @陈漾懿:这些婆婆们年龄那么大了,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悲惨。我们快收拾起同情心,换种情愫,敬重他们的自立精神。(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成都商报记者 吴晗 摄影记者 段韵)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