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单身人士将可申请公租房
http://www.lywxww.com 2011-03-25 10:51:14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记者从广州市住房保障办获悉,广州历史上首次公租房需求调查将于本月月底结束,而《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在经市政府审批后也将正式向外界发布。今年,广州将迎来公租房正式推出元年。
“公租房的推出数目将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广州市住房保障办相关负责人透露。
而记者昨日还获悉,除了推出公租房以外,广州在建的保障房项目中,大沙东、南方钢厂等项目也拟试水建设人才公寓。这也令广州的保障房体系更为完善,形成了从低到高,包括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以及人才公寓在内的多层次公共产品体系。
文/记者何颖思、赖伟行、李大林
从去年10月底开始,广州启动公租房需求调查,预计本月底公布调查结果。
需求调查:
“就近居住”愿望迫切
参与这次需求调查的广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琳指出,保障房需求人群中,最为看重的是保障房项目的位置、价格(租金)、户型设计和配套。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就近居住”的愿望非常迫切。
陈琳曾对广州市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全市范围内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调查进行分析,发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区域选择和户籍所在地高度相近,尤其是老城区的居民更为明显。
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原居住地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生活、出行以及子女上学都很方便;其次是原居住地的商业气氛相对浓厚与成熟,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第三是由于在原居住地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人际交往圈,对熟悉地点与人群的依赖和感情难以割舍。
经过调查,陈琳发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的“内夹心”家庭,对保障房需求十分迫切,能接受的租金不超过家庭收入的20%~30%,面积在50~60平方米之间。如果单身,居住面积在20~30平方米之间。
至于“外夹心”家庭,包括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工等收入水平较高人群,对未来收入预期较高,这类人群往往希望能买到公租房,对租金的接受程度只要低于现住房租金水平即可。
保障人群:
覆盖面扩大到外来工
随着保障房建设思路的调整,广州保障房的受惠人群将发生较大变化。除了户籍人口的低收入困难家庭外,新就业的大学生、外来工都有望得到住房保障。可以展望,未来的保障房将是有多层次人群居住的新市镇。
从去年至今,广州出台了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等三类保障房实施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保障房申请门槛进一步降低。
例如根据去年12月公布的廉租房和经适房征求意见稿,受惠面扩大。廉租房将规定的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上限由640元提高到800元,人均资产净值限额从7万元提高到9万元,4人及以上家庭从26万元提高为36万元。
经适房拟将规定的月均可支配收入上限由1524元提高到1840元,人均资产净值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3万元,4人及以上家庭从44万元调整为52万元。另外,两者的面积门槛都从原来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0平方米调整为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
公租房:
社会承建的不受户籍限制
而去年再早些时间,《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亦对外征求意见。公租房包括政府投资建设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两部分,根据当时的征求意见稿,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收入线为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比经济适用住房收入线低3287元。与经适房准入条件相比,保障对象范围更放宽到了单身人士,拟定符合申请条件规定且达到30周岁以上的单身人士,父母在本市范围内无自有产权住房,或父母租住直管公房或单位自管公房、人均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可以独立申请承租公共租赁住房。
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公租房主要解决“外夹心”人群的住房问题,入线标准拟规定为年可支配收入在7万元以下、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在14万元以下。
按照这样的规定,新就业大中专及职校学生、引进的专业人才、教师和优秀外来工,不论是单身人士还是家庭,都可以申请到公租房。不过,个人资产净值限额25万元,家庭资产净值限额50万元。
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公租房,还拟规定不受户籍限制。在广州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含)劳动合同的新就业大中专及职校学生、引进的专业人才以及在广州工作并连续缴纳满3年社保费的外来工,都可以申请。
最新消息
人才公寓将建航空厨房
黄佳是大沙东项目的规划设计负责人之一,他介绍,大沙东项目拟试水引入“人才公寓”,为独栋公寓,合共700多户房源,每户面积40平方米左右,户型为“一房一厅”和“一厅室”,两种户型比例为1:7。一房一厅数量比较少,设计在转角位。
独栋公寓会不会看起来就像个宿舍?黄佳介绍,设计中他们尽量增加了很多生活细节,比如每三层做一个大平台,在平台上做绿化。另外,公寓内也会做“航空厨房”,就像飞机上的厨房,很狭小但功能齐全,而且采用无火煮食,避免油烟。
今年推多少公租房仍待定
今年广州公租房究竟将推出多少套,目前仍是未知数。市住房保障办相关负责人此前曾经公开透露,已有1750套在存量房中收回的直管公房用作公租房,而去年广州开工建设的8000套公租房中,将有3000套房源在今年竣工。如此算来,今年将有近5000套公租房房源。但由于目前登记了公租房意向的市民有限,最后推出多少套公租房还难以确定。
市民故事
人物:麦国炎
住址:小北路一处旧公房
现状:7口人租住40平方米老房子
住房困难户:
首付不够无奈弃购经适房
住在旧公房的麦国炎在去年经适房芳和花园项目中无奈弃购,弃购原因很简单,就是差了2万多元的首付。记者昨日回访麦国炎,他说,一直有留意公租房的消息,但从目前的消息看来,租金可能还是很贵,“现在我住的地方,4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200元,住了20多年,若不是兄弟两家人一共7口人住在一起太挤迫,当初也不会想到去申请经适房。”麦国炎说,如果公租房的租金只要两三百元就好了,“如果要七八百元就不考虑了。”
当初麦国炎申请经适房,本来已经筹到了6万元的首付款,但随着楼市调控新政的落地,首付一下子提到了9万元,最终麦先生因为差了2万多元而无奈弃购。
麦先生说:“还是希望能住在市中心,如果是偏远的地方,但租金便宜会考虑。如果不是,宁愿还是住在现在的旧公房。”
新毕业大学生:
期待公租房尽快推出市场
人物:小黄
住址:某城中村
现状:去年大学毕业,目前仍待业
小黄是广州某大学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毕业前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在海珠区一个城中村暂住了半年。提起这段经历,小黄感慨良多。小黄说:“当时那个房子大概有10平方米,有一个卫生间。虽然是6楼,房间有个窗户,但是阳光根本照不进来。除了一张双层床,房间里就没有其他家具了。就这样的环境,房东还跟风涨价,收我们700元的房租,20元的物业管理费,水电费另算。”
小黄说:“现在就业形势严峻,我们这些毕了业还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希望政府能提供一些租金便宜的公寓给我们,即使是学校宿舍那种好几个人住一起也没关系。有个安身的地方才能安下心来找工作,不然的话对我们来说压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