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毒胶囊事件警示企业无法不正 商人无信不立
http://www.lywxww.com 2012-04-18 09:02:49 来源:新华社 【字号 大 中 小】
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树立对生命、对道德、对法律的敬畏。因为一时利欲熏心,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采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必然是害人害己的结果。 截至16日中午,浙江省新昌县公安部门对4家涉嫌生产问题胶囊企业的11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对全县所有胶囊企业实行停产整顿。此次问题胶囊事件对新昌胶囊产业产生了极大冲击,再次发出深刻警示:企业无法不正、商人无信不立。
食品、药品安全关乎人的健康与生命,生产经营企业又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依法合规地进行生产经营,是生产经营者的从业底线。从原料采购时的品质控制,到生产加工、运输储存,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容不得有半点差池和疏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各种不守法、不诚信事件却屡禁不止。
一般药用明胶价格超过5万元一吨,每万粒胶囊出厂价一般为90-100元。而工业明胶价格约为2.5万元一吨,每万粒胶囊出厂价比药用明胶生产的胶囊便宜40元左右。在暴利的驱使下,新昌部分胶囊生产企业铤而走险。即使是在去年被当地药监部门没收产品和处以罚款后依旧执迷不悟,甚至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正常检查,加工环节中的偷工减料更是可想而知。
除去监管力度不够大的原因,企业缺乏自律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其对经济伦理和社会伦理的背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奉行利益至上原则就只能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并对经济伦理和社会伦理造成再次冲击。
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树立对生命、对道德、对法律的敬畏。因为一时利欲熏心,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采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必然是害人害己的结果。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接受法律制裁自不必说,背上了不守法不诚信的罪名,一辈子都难翻身;对于企业来说,则是砸了招牌,被市场和消费者彻底抛弃。
企业要长远发展,守法经营是底线,诚信经营是立身之本,首先就要断了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侥幸心理,而是应该立足自身,明确行业系统中的定位,建立起具有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号召力的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