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俄否决涉叙决议草案的考量

http://www.lywxww.com  2011-10-06 12:06:42   来源:新华社  【字号

                                           中俄否决涉叙决议草案的考量
 
                                                        新华社 
      中国和俄罗斯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法国、英国等国提交的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观察家们认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此举旨在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以维护叙利亚以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这是继2008年7月11日中国、俄罗斯在安理会否决有关制裁津巴布韦的决议草案以来,两国再次共同使用否决权。决议草案被否决,表明西方国家几个月来意欲插手叙利亚内部事务的企图受挫,也预示着安理会内部围绕西亚北非局势的激烈争执将持续下去。

     安理会内部分歧明显

     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表决的公开会议原定于当地时间4日下午5时举行,但由于安理会内部存在分歧,会议被推迟了一个多小时后才得以举行。当天表决的决议草案由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四国联合起草,并得到美国支持。草案对叙利亚当局进行了强烈谴责并对其提出了诸多要求。

     在投票前,由于俄罗斯威胁投否决票,欧洲四国对草案文本进行了修改,但草案仍表示在30天内审查叙利亚执行决议的情况,“并考虑各种选择,包括按照《联合国宪章》第四十一条采取措施”,这实际上保留了对叙利亚实施经济、交通、外交等制裁措施的权利。

     在表决中,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反对票,印度、南非、巴西、黎巴嫩投了弃权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尼日利亚、波黑、加蓬、哥伦比亚投了赞成票。从投票情况看,“金砖五国”在安理会处理重要而敏感问题时立场较近。

     中国俄罗斯为何说“不”

      观察家们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之所以否决上述决议草案,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面对当前西亚北非的复杂局势,中俄与少数西方国家的政治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别。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说,此份决议草案是根据“对抗的思维方式”起草的,俄罗斯不能同意对大马士革单方面的指责,也不能接受对叙利亚政府进行最后通牒式的威胁。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解释性发言中说,中国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制裁或威胁使用制裁无助于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其次,这一被否决的决议草案只是片面地向叙利亚政府施压,而没有鼓励叙利亚有关各方通过政治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第三,对叙利亚内政的粗暴干涉将导致该国陷入内战,进而严重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份决议草案如果获得通过并被付诸实施,将会沦为外国干涉叙利亚内政的工具,并成为叙利亚内战的直接导火索,这是大部分国家都不愿看到的。

     第四,俄方认为,这一决议草案在内容上和有关利比亚问题的决议有相似之处,俄罗斯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在叙利亚重演。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中俄否决了这一决议草案,但这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没有对叙利亚发生的暴力冲突视而不见。他们呼吁叙利亚各方保持克制,积极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分歧,争取早日使叙利亚回到和平与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外交斗争将持续下去

    尽管中俄两国阻止别国干涉叙利亚的内政,但有关各方围绕叙利亚问题的外交斗争仍将持续下去。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对决议草案被否决表示“极度愤怒”和“失望”。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劳德也表示,否决不能给予叙利亚政府“自由处置的权利”,“否决不会阻挡我们,我们将继续对叙利亚施压”。

    出席当天公开会议的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在决议草案被否决后的发言中感谢那些“智者的声音”,称赞他们“敢于对抗那些注定要失败的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和军事企图”。

    由此可见,安理会内部在干涉别国内政问题上的分歧非常尖锐,有关各方之间的斗争短时间内不会停止。

                                                                                     

【责任编辑:谢赐恩】

更多新闻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