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社会·经济 >> 正文

巴菲特“落子”中国 进军公务机市场

巴菲特进军公务机市场

http://www.lywxww.com  2012-03-28 08:56: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近年来一直看好公务机市场前景的“股神”巴菲特开始将眼光投向中国。巴菲特旗下的公务机业务运营商耐特杰(NetJets)27日证实,将在中国珠海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注于公务机业务。业内人士介绍说,中国已日益成为全球公务机增长的核心市场,此次巴菲特的正式“入驻”,再一次印证了这一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合资企业总部设在珠海

  27日在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总部发出的一份声明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耐特杰正式发布了其在中国的合资计划,并称公司“计划在通过审批后在中国开展业务”。

  根据上海证券报获得的这份官方声明,除了耐特杰,这家名为利捷公务航空的合资企业投资人还包括弘毅近思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国投资者组成的财团,以及冯氏航空。弘毅近思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弘毅投资的子公司,而冯氏航空则是控股利丰集团的冯氏家族私人投资机构。

  根据声明,利捷公务航空的总部及公司运营基地将设在珠海。据新华社之前的报道,去年8月17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见证了部分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其中就包括利捷中国(香港)与珠海航空产业园签署的“珠海机场航空合作备忘录”。

  对于此次进军中国市场,耐特杰董事长兼CEO汉赛尔表示,希望引入耐特杰领先的私人飞机管理服务,在增长潜力庞大的中国市场扩展公司业务。

  而利捷公务航空CEO黄伟麟则表示,此次耐特杰在华设立合资公务航空企业,就是为了满足中国对私人飞机管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管是公务所需还是私人用途。“我们见到国内的公务机顾客不断增加,欧美的长期用户也需求殷切。”

  “股神”连续大手笔介入

  在巴菲特的成功运作下,一度濒临倒闭的耐特杰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私人航空运营企业,拥有全球最大、最多元化的私人机队。用巴菲特的话说,如果不是伯克希尔及时介入,耐特杰公司可能早就不复存在。巴菲特去年任命汉赛尔执掌耐特杰,取代因为内幕交易丑闻而离职的索科尔。去年,耐特杰的税前盈利为2.27亿美元。

  巴菲特对于公务机市场的看好由来已久。2010年,耐特杰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达成协议,向后者订购125架小型“飞鸿300”公务机,总价值达到10亿美元,这也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接获的最大公务机订单。

  去年3月,耐特杰又宣布将斥资67亿美元、订购最多120架庞巴迪公务机,创下通用航空史上订购飞机的最大一单。当时巴菲特表示,未来十年,通用航空市场势必显著增长,因此他认定“现在是开始大举介入这一领域的最佳时机”。巴菲特笑称,等到市场日渐成熟、航空公司开始“一打一打”卖飞机的时候,再考虑介入公务机市场已经太晚。

  今年1月,耐特杰又宣布强化与德国汉莎航空的合作关系,将其私人飞机业务拓展至3000个北美机场。通过这些交易,耐特杰可以进一步增强与飞往美国境外的客户之间的联系。

  业内人士介绍说,公务机是在行政事务和商务活动中用作交通工具的飞行器,亦称行政机或商务飞机。一般而言,公务机都是9吨以下的小型飞机,可乘4至10人,属于通用航空的范畴。

  中国公务机市场爆发式增长

  而此次“股神”涉足的中国,是业内公认的未来公务机发展的主要市场之一。在外媒周二披露巴菲特将在华设立合资企业的消息后,中信海直等A股上市的相关概念股当天一度接近涨停。

  本周来沪出席航空展的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总裁爱德华兹感叹说,中国的航空工业正在加速发展。在今年2月发送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就表示,进入中国市场将帮助拓宽耐特杰公司的业务版图,增强该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有关人士指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公务机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50%,中国已成为全球公务机增长的核心市场。据行业信息公司Jetnet的数据,中国内地在2007年仅有73架公务机,而目前已经发展到200架的规模。此外,中国香港的公务机市场也受到内地因素带动,公务机数量在五年内从17架升至52架。根据Embraer的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的公务机数量将增长10倍左右。

  不只是巴菲特,中国潜力巨大的通用航空市场也吸引了不少国内外企业进驻。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此前先后与国开行旗下租赁子公司以及工银金融租赁签署高额融资协议,为庞巴迪旗下的多系列公务机的客户提供预付款融资、产品交付融资和其他租赁服务。而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去年宣布购买美国的私人飞机制造商西锐飞机工业公司(Cirrus),为布局通用航空市场做准备。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国公务机行业还很稚嫩,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利因素制约着行业快速发展,包括消费理念不够成熟、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等。

  据悉,民航局此前专门组织调研组进行公务航空发展调研,对于此前公务机运营公司集中上马的现象已经有所注意。

  “很多地区的公务机公司过于集中,大家普遍看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潜力,但缺乏对于商业模式和持续运营的理智考量。”某公务机公司高层告诉记者,他表示,在民航局正在制定的公务航空发展指导意见中,即将对公务航空运营的准入门槛给出更明确的规定,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公务机公司的上马速度。朱周良 温婷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