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社会·经济 >> 正文

日本经济余震中艰难前行

http://www.lywxww.com  2012-03-12 09:27:44   来源:新华网  【字号

      3月11日,在日本福岛县举行的“3·11”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人们点燃蜡烛悼念逝者。

      震后一年供电短缺、汇率升值、财政紧张

      经济:V型反弹或难实现

      在2011年的四个季度里,日本GDP的环比增速分别为-1.8%、-0.3%、1.7%和-0.2%。其中,去年第一、二季度的经济衰退主要是因供应链破坏导致企业产能遭遇毁灭性打击,而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萎缩则主要归因于外围经济恶化、出口连续放缓。

      数据显示,去年8月份欧债危机重新发酵,且泰国洪灾冲击日本在泰产能,日本名义出口额从去年9月份的5.6万亿日元上方一路下挫至今年1月份的5.1万亿日元,去年全年,日本名义出口额同比下滑2.7%,并出现2.5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为过去31年来首次。

      所幸的是,日本居民消费未如地震发生后外界想象的那样陷入长期低迷,且灾区重建带动的较长时期住房重建也在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日本消费者支出水平在去年第三季度已恢复至地震前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去年2月份的41.2一度跌至4月份的33.1,随后顺利实现较快反弹,今年3月重新站上40上方。另据野村证券在最新报告中预估,灾区房屋重建数目或将达17.4万套,大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房屋重建数目13.6万套,且建设周期在3年左右,这将能刺激日本房屋市场和整体经济。

      野村证券还预测,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将能实现环比增长3.2%,这主要因日本政府在今年上半年的公共项目投资将大幅推开、泰国洪灾的影响逐步消退、日本车企产能增加以及受灾地区消费的提高。但是自今年下半年,随着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的减少,经济增速或会放缓,预计日本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速仅为2%,且前提是下半年外围经济环境不会出现明显恶化。在2013年,随着外围经济的好转,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引擎之一将能帮助日本实现稳定复苏。但是到2014年,日本经济将走出重建周期,增长动力或将陷入新的枯竭难题。

      产业:供电紧张仍是大难题

      由于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机,日本政府宣布全国54个核反应堆停运并进行安全检测,目前仅两个反应堆恢复运营。这不仅意味着日本政府此前推出的在2030年将核电占总电力供应30%提升至50%的计划变为泡影,其还将导致日本短期内将更依赖于其它能源进口来填补电力空缺,企业和居民不得不将承担电价上涨的成本,上涨幅度据日媒的最新预估分别为24%和19%。

      在2011年的夏季用电高峰,日本几乎实行全民限电计划,制造业等大型耗电企业甚至采取错峰用电等措施来避免电厂的供电负荷过重。去年4月至今年1月,日本10家电力公司售电量连续10个月同比下滑,去年全年的售电量整体下滑幅度达3.8%,是自1978年以来最大下滑幅度。随着今年夏季的临近,日本电力供应、日企整体产能甚至是整体经济活动都将重新面临“大考”。

      另外,为了补充电力缺口,日本不得不增加其它能源的进口量,仅去年全年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额便比2010年多出1.3万亿日元。原料需求的增加加上国际原油等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日本去年名义进口额增加12%,成为日本当年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另一主要原因。

      据路透社今年2月对日企的问卷调查,71%的企业对日本政府在核泄漏危机之后对核电厂的处理表示不满,7.6%的企业表示电价上涨将会加速其产业向海外转移的速度。对此,野村证券认为,由于制造业企业短期内对电力需求缺乏弹性,因此电价的上涨或不会影响日本的整体经济活动,但是从中长期而言,其将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加剧等严重后果。

      金融:日元汇率居高难下

      日元升值虽是汇市的长期性话题,但是去年3月大地震之后,这个老话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

      2011年,日本政府在美元对日元汇率的三次阶段性低点前后,即3月中旬、8月上旬和10月下旬采取了汇市干预操作来抑制日元的过快升值。但三次汇市干预都难以扭转日元的升值态势,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传统套息交易货币的日元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充当了避险货币的角色,政府短期干预在规模上难以匹敌外汇市场的巨额交易。

      由于日元和日股表现出较大的负相关性,在日元持续走强的去年下半年,东京股市日经225指数基本在9000点下方徘徊,较地震前的10800点水平相差约20%。另外,日元升值削弱了日企的竞争力,索尼、松下和夏普等企业均公布了大幅度的预亏。

      在此背景下,日本央行去年3次“加码”全面宽松计划规模,累计增加达20万亿日元至55万亿日元,这还不排除地震后为市场注入的15万亿日元紧急流动性。不过上述措施在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全球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风险的背景下很难根本抑制日元升值。

      在今年2月,欧债危机高潮回落、全球经济前景稍显明朗,日本央行出乎预料再出宽松重拳,除了扩大全面宽松计划规模10万亿至65万亿日元外,还设定了通胀目标,这使得美元对日元汇率顺利脱离低点走出连涨行情,并在3月10日收于82.46日元,是自去年4月以来最高值。但分析人士认为,日元走势仍受国际经济气候的影响。

      财政:老龄化加大长期负担

      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超过200%,但是日本国债市场却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这除了归结于日本国债持有者绝大多数(约93%)为国内投资者外,该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盈余和国内居民拥有的庞大金融资产也是主要原因。数据显示,日本居民现有的金融资产占GDP的比重约为300%,高于政府的债务率。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政府可以肆无忌惮地通过发债来筹集灾区重建财源。分析人士认为,通过中长期财政整顿计划和增加税收等财源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才是实现国债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在地震之前,日本政府未偿还的长期国债达800万亿日元,约为GDP的180%,如果再加上2011财年第三次补充预算案中的11.6万亿日元新增长债发行,那么这一比例将升至182%。这在国债市场波动,特别是长期收益率提高的情况下,无疑将加大政府的偿债压力。

      在2011年,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已相继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并正在密切关注日本政府能否在提高消费税率上获得突破。

      另外,分析人士还认为,日本政府的上述筹资优势在日本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显得并“不给力”,即整体居民储蓄率的下滑和金融资产的消耗将使得支撑国债市场的稳定因素变得不那么稳定。据日本政府预计,到2046年日本总人口将降至1亿以下,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比例的45%。

 

 
      震后重建将长期化

      在2012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全球各大媒体对当天的纪念活动进行大篇幅报道。媒体普遍认为,大地震给日本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冲击,震后疗伤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日本民众表现出来的坚韧也让外界看到日本重建与经济复苏的希望。

      核泄漏危机成为长期伤痛

      日本共同通讯社报道称,尽管灾区的许多残骸已经被清理,道路得到重新修整,居民开始生活重建,但是灾害给民众留下的伤痕,以及将要面对的更多艰辛都将伴随着日本未来的发展。

      《每日新闻》则总结过去一年日本所学到的经验或教训:第一是政治的重要性,过去一年日本政治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第二是重新考虑核能政策必要性,探讨如何减少对核电的依赖。《每日新闻》还表示,今后的一年在灾区民众漫长的重建生活中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朝日新闻》报道称,即使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但是目前在日本东北部地区仍有约26万人居住在简易房内,将居民转移至永久性住房的紧迫性与日俱增。但是就业市场的改善还是较为明显,据该报调查,6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半年内重估其招聘活动,以增加雇佣人数。

      相比较地震和海啸的“一次性伤害”,福岛核泄漏危机却是一个长期性的伤痛。《日经新闻》在周年纪念之际不忘“集中火力”批评福岛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斥责其在灾害赔偿上进展缓慢,目前已落实的赔偿金仅为政府支出的四分之一。

      全面复苏或需十年之功

      路透社表示,日本执政党和在野党在过去一年以罕有的合作姿态推出了巨额重建资金,如果不出意外,日本经济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恢复至地震前水平。

      但是福岛核泄漏危机暴露出来的政府与企业间协调脱节、反应缓慢、信息滞后等负面情况至今仍被人诟病。英国BBC报道称,日本目前仍在忙于应付灾难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冲击,前首相菅直人因未能在危机中表现出应有的领导力而广受批评,核危机暴露出行业监管和安全标准的严重漏洞。目前东北部地区的居民仍对该地区复苏缓慢而充满怨言。

      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距离大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但灾难的冲击感仍是那么的强烈。不只是受灾地区,整个日本都在经历阵痛。在东北部地区,失业、失望和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是灾区民众共同的感受。日本政府正在支出超过20万亿日元来重建东日本,但是这将使得原本负担很重的政府债务变得更加危如累卵。

      美国《华盛顿邮报》则预计,一个全面的复苏将会经历10年。期间,灾区民众还须忍受当前这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但是情况还是会有所改善,以千叶市为例,该市灾害残骸已经清理完毕,政府正在引进清洁能源项目以消化劳动力,并且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记者 吴心韬)

 
      痛定思痛 未雨绸缪 ——日本大地震的启示

      去年东日本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取得了世界各国都无法忽视的成功,因为这些报道告诉了我们人类是如何处理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危机。这些感人的故事阐述了日本人民如何运用上百年积累的经验和传统来树立本民族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事实上,2011年3月11日那天,当汹涌的海水猛烈敲击日本的海岸线时,超过90%的受灾地区人口已经逃离到了安全区域。

      但当地居民的安全由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融毁事故进一步陷入危险。目前日本仍在持续应对这一灾难。然而,日本可以鼓起勇气,重整旗鼓。由于日本的早期预警系统、学校的安全演练课程以及对降低灾难危险系数的高度重视,使得许多人民,尤其是孩子得以幸存。

      全世界各国目前都更加关注如何降低灾难中的人口死亡数量。然而,尽管就人口规模相比,死亡危险系数正在不断下降,但每年仍然有超过2亿的人口持续受到灾难的困扰。另外,灾难的经济开销一直不断攀升,去年的相关保险损失数额达到了历史性的3800亿美元。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世界人口将近翻了一番,达到了70亿。但全球受到热带风暴影响的人口数量却上涨了2倍。超过1000万的人口每年遭到洪水的侵袭。大约3.7亿的人口生活在地震多发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迅猛,打造一个资源城市就需要技术来支撑,因此“同步失败”的风险就会持续增加。东日本大地震就是一个例子。由于海啸破坏了工厂的备用发电机,降低福岛核废料温度的能源就需要由主要电网区域来提供,但地震破坏了日本电网的主要区域,因此造成了自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以来最大的核灾难。

      而更广泛的教训变得越发明显:一旦自然灾害破坏了电网,就非常有可能对依靠电力的系统产生巨大的冲击。例如,这些系统包括银行和金融业、政府服务、交通和通信以及饮用水资源。再者,随着新的危险隐患的出现和演变,对于灾难的长期假设就会成为问题焦点。在2010年7月份,俄罗斯西部经历了比长期平均温度高8度的天气,并且干旱少雨。这引发了一场涉及面积800,000公顷的野火,烧毁了耕地、森林以及泥炭地。莫斯科以及其周围地区拥有超过1500万的居民人口,但被浓烟覆盖数周。这尤其对患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老人以及年龄很小的儿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野火蔓延和被扑灭后的一段时间里,俄罗斯的死亡率上涨了18%。

      人们的幸福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受气候变化影响。这种气候变化可能是撒哈拉以南连续三年遭旱灾侵袭的罪魁祸首。这场旱灾使10亿没有粮食挨饿人口的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由于2004年12月份亚洲发生的海啸,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从睡梦中醒来,开始着手应对灾难的准备。在随后的一个月,168个国家采取了世界减灾大会上所提出的国际减灾蓝本。这一大会在神户市兵库县举办,而1995年这里发生了日本最严重的地震,夺走了5000多人的性命。

      兵库2005年-2015年行动框架的结果是一个分水岭,它建立了减灾和应对环境变化措施,将其作为国家良好治理的准则。大多数从兵库行动框架中受益的国家并不像日本那样有着丰富的抵抗自然灾害的经验。行动框架可以帮助它们理解在当今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中,它们自身的弱点和发生灾难的可能性,从而促使它们在建立一种预防机制,并把其放在首要位置上。

      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兵库行动框架趋近于尾声,现在开始考虑一种新的替代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替代方式会使我们走出二十一世纪城市化、全球化,各国相互依赖所带来的重重困难。

      联合国办事处为减少灾害风险已经开始和各国政府、地区城府同盟,以及一系列的民间机构组织开展洽谈,旨在为2015年举办的下一届世界减灾大会准备一个新的行动框架。大会毫无疑问仍会在日本召开。结果肯定会展示从去年地震和海啸中所学到的教训,并试图鼓励全世界各国致力于降低灾难风险,提高恢复力,进一步深化政治合作和经济投入。(来自Project Syndicate)(联合国秘书长减灾特别代表 玛加丽塔·瓦尔斯特伦)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