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中医院掀“三伏灸”热潮
http://www.lywxww.com 2012-07-18 10:29:28 来源:罗源湾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隔姜灸”——根据患者的病症在对应的穴位隔着姜片燃烧艾柱
三伏灸属于“冬病夏治”,参加治疗的患者不乏一些老人和小孩,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居多
“隔姜灸”过后,医生给患者贴药,使药物充分渗透吸收。
罗源湾新闻网讯 “三伏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我们医院每年在三伏天集中给患者诊疗,效果相当不错,曾经有一家五口,都患有不同程度哮喘,经过几次治疗,病情大有好转。”中医院医生的介绍,激起我们对三伏灸这种神奇疗法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7月18日,我们来到罗源县中医院的治疗点,隔着走廊就闻到浓浓的艾草香,走近更是一片烟雾缭绕,患者们趴着或躺着,他们的肩部、背部或腹部都隔着姜片点着艾灸(也叫艾柱),阵阵云烟正是从这散发出来。医务人员介绍,这叫“隔姜灸”,医生根据患者的病症寻找对应的穴位进行施灸,比如肩部的穴位通常是针对鼻炎、哮喘、气管炎等症,而背部穴位则对应慢性胃炎等,痛经的女性通常要在下腹部施灸。“隔姜灸+贴药”是三伏灸最传统的疗法,要事先准备精选的大老姜,切成厚度相等的姜片,在穴位上隔着姜片点上艾灸,待灸燃尽后再敷贴以中药制成的药饼,这样才是正规定义的三伏灸。
据了解,“三伏灸”起源于秦汉,属于“冬病夏治”, 即在夏天治疗冬天易患、易发作的疾病。传统上,三伏灸适合阳气不足引起一些疾病的患者,主要适合两大类疾病,一是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感冒等;二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老年人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等。
此外,现在不少年轻人在紧张的工作中,也出现亚健康状态,用这种方式治疗,清心气通气血,效果良好,尤其是办公一族常见的空调病、肩颈酸痛,由抗生素、激素引起的阳气不足,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属虚寒症,也可尝试三伏灸保健治疗。
然而,由于三伏灸一般采用热性药物为主,因此热性病或者是虚火引起的疾病慎用或者不用,例如一感冒就咽喉肿痛者就不适宜进行这种治疗。
每年三伏季节,该县中医院都会集中推出此疗法,为肺部疾病、虚寒患者、亚健康人群减轻困扰。今年三伏时间为头伏7月18日,中伏7月28日,末伏8月7日。作为慢性疾病的治疗,三伏灸一般需要坚持三个疗程,即连续三个夏天进行治疗。(洪映 康琳 叶宇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