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正文

罗源打造临港经济 挖掘港口资源驶入发展快车道

http://www.lywxww.com  2011-08-05 10:13:40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筑得好巢引凤来

罗源挖掘港口资源驶入发展快车道

     本报记者 朱毓松


     昨天中午,骄阳似火,水泥地被烤得直冒烟,而罗源湾华能海港依然一派繁忙景象,吊机、输送带、运输船忙个不停。罗源县委书记何代钦说,凭借优异深水良港打造的临港经济,正推动着罗源驶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罗源县集“老、少、边、岛”于一身,与台湾隔海相望,港口岸线资源丰富。罗源湾北岸25公里岸线,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7个,其中将军帽附近岸线水深条件优越,是建设20万~3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的优良岸线。守着这么好的资源,怎能再沉寂下去?摸清了家底,罗源县抓住海西建设战略机遇,将发展临港工业作为打“翻身仗”的突破口。
    经过科学规划,罗源县大力推进港口建设,先后建成狮屿3万吨级码头和碧里作业区2个5万吨级码头,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在建设码头泊位的同时,全力加快港区功能配套,疏浚25公里的罗源湾航道,大大增强通航能力;建疏港公路,将港口、开发区、县城连成一体,形成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南榜、边岐山2个水库相继投入使用,确保临港产业用水需求;建成22万伏、11万伏、3.5万伏等多等级变电站20多个,实现与华东电网并网供电,用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硬件设施上去了,投资环境改善了,一批大项目进来了:宝钢集团来了,在完成了对德盛镍业的重组后,宝钢德盛镍业一期项目今年有望实现110万吨产量,产值达到100亿元;宇星企业来了,精品涂层板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开始生产,第二条生产线即将试投产;海西软包装科技园落地了,已有3条生产线先后产,第二条生产线即将试投产;海西软包装科技园落地了,已有3条生产线先后投产,第四条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华东船厂项目落地并开始修船、造船了,这是福建省目前规模最大的修造船厂……目前,罗源已初步形成了港口物流、冶金建材、轻工食品、船舶修造、机械制造五大临港产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一路走来,艰辛异常,可喜的是,罗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何代钦感慨地说,在全力打好五大战役的同时,罗源县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之后,今年上半年,罗源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取得了跨越性发展。“当前,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何代钦介绍,罗源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将军帽作业区15万吨级散货码头,碧里作业区6#、7#泊位,宝钢德盛项目专用的4个2万吨级码头建设;抓紧实施华能集团3#~5#码头扩能技改工程;加快推进罗源湾现代化码头群形成。预计到2015年,罗源湾北岸港区货物吞吐总量有望突破3000万吨大关,成为我省主要深水港之一,使罗源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州深水外港和福建省综合运输港,不断提升罗源湾港口在海西港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的近期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全县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总体经济实力跃居全省中上水平,努力把罗源建成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罗源湾滨海新兴城市。”对未来,何代钦等罗源县领导干部信心满怀。

  
       □记者手记


        民生为先解难题


  五大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向好,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可是,罗源县领导班子却觉得事情越来越难做了。


     难在哪?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

     这是一个老问题。在许多地方,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却是资源、环境的牺牲,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可以造福一方百姓;保护环境,更是事关子子孙孙的大事。面对这道难题,罗源县领导班子知难而上,给出了自己的解法:每个规划、每个项目都要做环境影响评价,每一企业都要做到污染零排放,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尽快逐一解决。


    直面问题不回避,罗源领导班子的头脑里绷紧了“民生”这根弦,我们当然要给与大力支持,无论口号还是行动。


    因为,空气是大家的,水是大家的,只有当我们无所顾忌的深呼吸、大口喝水的时候,宜居才实实在在存在。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