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大学生当“鸡倌”圆了创业梦
http://www.lywxww.com 2011-08-22 14:55:34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记者 朱榕 通讯员 郑秀杰 陈丹 文/摄
本报讯 17日,罗源县西兰乡甘厝村的麓源生态养殖鸡场,一群群黄鸡撒着脚丫子四处奔跑。它们的主人——皮肤黝黑、年仅31岁的甘盛良咧开嘴笑了 (如图)。他如今拥有10个鸡舍、4个育苗场地、2个过渡舍和可存栏5万只鸡的养鸡场。而在4年前,甘盛良还只是个怀抱自主创业梦想的大学生。
谈到“养鸡经”,甘盛良滔滔不绝:“现在城里人都追求绿色环保的‘原生态产品’。上大学期间,我就觉得老家依山傍水、植被丰富,众多荒废的山地是天然的养殖基地。养鸡投入低,资金回笼快。采用原生态的放养方式,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鸡肉更鲜美,更有销路。”
创业路上困难重重,但甘盛良当“鸡倌”的梦想从未变过。2007年,他从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学专业毕业后,与朋友投资石材厂,赚了十几万元,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拿着这笔钱,他到广西考察后,引进了500只鸡苗,开始了养殖事业。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甘盛良还请养鸡能手来指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风险。
2008年冬,甘盛良遇到资金困难。在他束手无策时,罗源团县委为他牵线搭桥,通过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扶持项目,申请了5万元免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从那之后,甘盛良更坚定了在这片创业热土上挥洒激情的决心。“成鸡每只1.5公斤,市场售价为28元/公斤。目前,鸡舍里的成鸡早已被预订一空。”甘盛良的“鸡倌”生涯迎来了收获期。经过4年的“滚雪球”,他的养鸡场已累计投入200万元,年产量1万只鸡,实现年纯收入40万元,在福州市区、宁德建起了销售网点。同时,养鸡场实现了订单销售,进入了产销一体、良性循环的轨道。
获得成功后,大伙都认为甘盛良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但甘盛良选择了让部分鸡舍“休养”。他认为,这样既有助于恢复植被,又可以减少鸡舍的病菌。同时,他还种植牧草作为鸡的饲料,把鸡粪作为牧草的肥料,留下了未来发展的余地。
目前,甘盛良正申请注册商标,计划成立罗源麓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农户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