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热点头条 >> 正文

福州海上丝绸之路、三坊七巷被列入世遗预备名单

http://www.lywxww.com  2012-11-23 08:29:10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宣布了重新设置的45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市)和三坊七巷榜上有名。其中,海上丝绸之路为联合申报项目,包括南京市、扬州市、宁波市、泉州市、福州市、漳州市、蓬莱市、广州市、北海市等9个城市。这是我市文化遗产项目首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我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分别于2010年9月和2012年1月启动了三坊七巷和“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的申报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县领导为成员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市领导杨岳、杨益民、朱华、严可仕、黄忠勇等非常关心此项工作,多次过问相关申报工作。市领导还多次率队拜访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前来考察论证,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和有关专家对我市申遗项目的支持。省、市、区相关部门三级联动,通力协作,分工配合,开展了相关研究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拍摄申报电视片,委托专业机构编写申报文本、编制保护规划,举办“跨越海洋——海上丝绸之路八城市文化精品联展”,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开展遗产地的保护、整治和展示工作。

  通过不懈努力,今年4月,我市两处文化遗产通过了中国古迹遗址协会组织的第一轮审查;5月底和6月初,“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和三坊七巷先后迎接中国古迹遗址协会派出的世界遗产专家的实地考察评估,获得好评,为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

  核心提示: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的东南沿海拥有1.8万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分布着一系列重要历史港口。汉代至明代,这些港口设立了市舶司等主管外贸的官方机构,港口也成为各国使节和商客云集、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中心,包括福州在内的9个港口城市留存至今的丰富文化遗产,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和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福州是一座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福州人擅长航海、贸易的特点。汉代,福州港始称东冶港,海船泊于时称“冶城”的还珠门外,交趾七郡贡品,泛海而至东冶,再由水路转运至江苏沛县或山东登莱,由陆路运往洛阳或京都,并与中南半岛、日本等地开通了交通航线,由此奠定了福州港居于南下、北上枢纽的贸易格局。中唐以后,福州成为当时重要对外贸易港口。

  五代王审知及其家族主闽时期,积极推进与朝鲜、高丽、日本及东南亚、阿拉伯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并不断将海外商贸所得向中原朝廷进贡。宋元时期,福州港的对外重点侧重在北上与日本、高句丽的交往。明代,福州港以太平港为主,郑和七下西洋船队都在此驻泊,并以此作为扬帆起航的基地。明成化年间,福建市舶司从泉州迁回福州。

  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朝贡贸易主要通过福州进行。由此可见,福州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对外商贸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肇始和推动作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见证当年经贸文化交流繁盛情景

  “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遗产申报点分为海港设施、外贸商品生产基地、文化交流产物3种类型。其中,迥龙桥与邢港码头、东岐码头、圣寿宝塔属于海港设施类,见证了福州港作为海上贸易港口的地位与重要作用;怀安窑址作为外贸商品生产基地,是福州地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外销瓷产地之一的重要佐证;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天妃灵应之记碑,真实记载了当年海上贸易盛况、当朝对外贸易政策、海内外民族生活习俗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历史信息,是见证当年经贸文化交流之繁盛情景的重要产物。

  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位于鼓楼区庆城路闽王祠内。唐天祐三年(906年)敕立。碑文记载了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政绩,其中多处记载了唐末五代福州与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进行海外贸易的相关内容,有力地证明了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

  怀安窑址:位于仓山区淮安村。窑址分布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1982年考古发掘。该窑址所烧造的瓷器大量外销日本等地,在日本鸿胪馆遗址和沉船中均有发现,见证了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盛,是研究南朝至唐五代福建陶瓷烧造技术及陶瓷外销的重要资料。

  邢港码头(迥龙桥):位于马尾区闽安村。邢港码头分布于迥龙桥南、北两侧,呈内八字形排列。迥龙桥始建于唐末,横跨邢港。柱头所刻宝奁、莲花、海兽等为唐代原构,也存留狮子戏球等明代构件。邢港码头与迥龙桥的修建,沟通了邢港南北岸的交通,见证了繁盛的海外贸易历史。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岐码头:位于马尾区东岐村,码头建造独具匠心,是古代闽人对外商贸往来的重要码头。

  圣寿宝塔(天妃灵应之记碑):位于长乐市吴航镇塔山公园,是中国与西洋群岛等亚非国家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是研究我国明代海外交通史及中外交往史的珍贵资料。圣寿宝塔,又称三峰塔,宋政和七年(1117年)建成。该塔是郑和远眺太平港的瞭望塔,也是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是郑和下西洋事件的重要物证。

  天妃灵应之记碑:位于长乐市郑和史迹陈列馆,明宣德六年(1431年)立,全文1177字,详细记载郑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经过及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等史实,是我国当今仅存的最原始详细记载郑和航海史实的珍贵资料碑刻。

  登文道码头:位于长乐市潭头镇文石村,是古代长乐商客出远洋的始发地,是重要的商贸码头。附属文物有明代摩崖题刻二方,清代碑刻三通。

 

  “福州史迹”符合世遗4项标准

  “福州史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4项标准。

  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Ⅱ:海上丝绸之路展现了持续两千年的东西方人类价值观念的跨海交流。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7世纪,以中国为起点,通过海上交通往来,在横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间,有关海洋文化、宗教信仰、礼仪制度、审美理念、生活方式等人类价值观念的相互交流。

  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Ⅲ:海上丝绸之路为传衍至今的中外跨海交流传统提供特殊的见证。海港航运体系遗存、外销物品生产基地与设施遗存,以及文明及文化交流产物、贸易物品遗存、航线遗存等,见证了自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经海路与亚、非、欧各国进行外交往来、文化和技术交流以及贸易活动的传统。

  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Ⅳ:海上丝绸之路包含了中国古代港口与木构建筑的杰出范例。包含了人类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漫长的两千年中,海上交通航运体系和中国木构建筑体系成熟时期(10~13世纪)的古建筑的杰出范例。

  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Ⅵ: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鉴真东渡等佛教传播史上的重要事件等直接关联。

  三坊七巷

  核心提示:

  三坊七巷是一处延续千年的城市中心居住区,其街巷格局是中国传统坊巷制度的延续与发展,保存完好的街区形态是中国古代城市住区肌理和城市景观的突出例证。这片源于里坊制度发展而来的城市居住空间,是历代士人阶层聚居生活的场所,生动地展现出这一阶层的生活状态,清晰地表达出这一阶层共有的家国理想和个体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他们对其他阶层的强烈影响。

  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是从唐代延续至今的城市住区,遗产范围南起安泰河,北至杨桥路,东到八一七路,西抵安泰河。三坊七巷以南后街沿街商铺为南北主轴线,西侧有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三坊”,东侧有杨桥巷(路)、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路)“七巷”,另有许多交错曲折的小巷散布其中。现存历史遗存分布面积约为40公顷。

  三坊七巷在晋朝奠定了坊巷的雏形,唐末三坊七巷的格局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三坊七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至今,三坊七巷完整地保留了唐末、五代、宋元、明清时期的传统格局。

  三坊七巷历史遗存、相关文献及考古资料均表明,三坊七巷从晋唐形成相对独立且完整的街区以来,一直是福州城内士大夫、富绅之家的聚居地。经过历史发展,形成了有序的街巷格局及丰富的住区功能。

  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三坊七巷内名人辈出,有大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三坊七巷的名人数量与历史地位在晚清、民国走向辉煌,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日后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同时,清至民国相继出现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旭、林纾、林觉民等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其鱼骨状的坊巷结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众多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及文儒坊西段城市考古遗址。

  衣锦坊:旧名通潮巷(或会潮巷)。宋宣和年间,御史中丞陆蕴、陆藻兄弟相继典乡郡,遂名“棣锦坊”。宋淳熙进士,江东提刑王益祥退休居此,改今名。明都御史林廷玉、嘉靖间进士郑鹏程、革命烈士翁良毓均居此。现坊内有水榭戏台、欧阳氏民居等。

  文儒坊:原名山阴巷,后改儒林坊。宋时海滨四先生之一、国子监祭酒郑穆居此,改称文儒坊。中间有闽山巷,曾以闽山庙社火闻名福州。坊内现存有文儒坊陈氏民居(即陈承裘故居)、尤氏民居、陈衍故居、张经故居等。此外,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祠堂,林纾、陈衍、王寿昌等诗人聚会的“听雨斋”,及清光绪年间林白水等创办的蒙学堂也在此。坊东口北墙上,镶嵌一方清光绪辛巳年(1881年)文儒坊公约碑,是福州古坊巷仅存的乡约碑。

  光禄坊:坊内有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宋代光禄卿程师孟出任福州郡守时,常到坊中法祥院游览、吟诗,寺僧镌刻光禄吟台于石上,遂名光禄坊。坊中曾建有纪念宋代理学家杨时的“道南祠”,还有清代画家许友读书处“米友堂”,康熙间内阁中书林佶读书处“朴学斋”,和清代著名藏砚家黄任的故居。福州著名的刘家亦居此,有“刘半街”之称,中国首个社区博物馆核心展示馆也设立在该处。

  杨桥巷:旧名右通衢,宋宣和间更名春风楼,一名丰盈坊,后改登俊坊巷。又以其西通杨桥,俗称杨桥巷。20世纪50年代改扩建为杨桥路。该处现有林觉民、冰心故居及双抛桥。

  郎官巷:宋代刘涛居此,子孙皆为郎官,故名。北宋学者“海滨四先生”之一陈烈亦居此。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晚年住在巷西段北侧,直至逝世。清道光年间进士林星章、清爱国诗人张际亮、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林旭曾居巷内。

  塔巷:原名修文巷,宋时改称兴文巷、文兴巷;又以闽国时建阿育王塔于巷北而称塔巷。宋时“海滨四先生”之一陈襄、清代浙江巡抚王有龄、民国时海军旅长王麒曾住在此巷。福州最早的电灯公司曾设于巷内。

  黄巷:晋永嘉年间,“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其中一支黄氏家族避乱于此,故名。唐崇文馆校书郎黄璞曾居此巷中。清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大学者梁章钜、五子登科的郭阶山、经学家陈寿祺、琉球册封使赵新,以及葛、萨、毛等世家均居巷内。现巷内有小黄楼、郭柏荫故居。

  安民巷:巷名由来传为黄巢义军入城至此,出示安民,故称。巷内还有鄢家花厅、程家小院和福州本地著名糕饼行“谢万丰”和“观我颐”老板的宅院。

  宫巷:因巷中有紫极宫而得名。巷东口的坊门墙至今尚存。巷内有林则徐女婿沈葆桢故居和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故居、民国时期海军总长刘冠雄故居和刘齐衔故居。

  吉庇巷:旧名魁辅里,又称“急避巷”,后因谐音改称现名。宋状元、文渊阁学士郑性之,民国海军司令兰建枢曾居此巷。现巷内有“五四”运动时“福建学生联合会”的会址谢家祠。

  南后街:三坊七巷内主要的商业街,有“正阳门内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之称。清至民国时,该街内各行各业的店铺一应俱全,并以专为文人服务的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等闻名,林纾翻译的《茶花女逸事》曾在此刻印发行。南后街元宵、中秋两节的灯市和塔市在福州影响较大。

 

  三坊七巷符合世遗2项标准

  三坊七巷符合世界文化遗产2项标准。

  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Ⅲ:三坊七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积淀,使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士人阶层聚集的生活空间,整个街区和内部的众多宅园,系统地保留着这一阶层在清朝末年退出历史舞台之际的群体生活环境。从个体的生活场所,到承载家族的宅园、再到坊巷中的邻里,乃至整个坊巷社区和其外部环境,处处展现出这一群体在精神文化方面普遍的高雅追求,同时又都深刻的影响到街区中的其他阶层,并形成了整个片区的整体风貌特色和突出品质,成为历代世人向往的生活场所。

  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标准标准Ⅳ:三坊七巷保存着延续了上千年的街巷格局,其地上遗存与地下遗址共同反映出福州古城唐宋以来城市格局由里坊制到坊巷制的变迁和发展。与城市总体格局的紧密联系,组织严谨的坊巷格局,清晰完整的街巷结构单元和均匀排布其中,形制统一的宅园建筑,以及铭刻在坊巷内管理制度,共同成为中国古代城市住区肌理、城市景观特征以及城市住区组织管理模式的突出例证。

  相关链接:

  世界遗产知识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1985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了该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世界遗产类型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标准

  世界文化遗产应具有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标准:(一)创造精神的代表作;(二)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三)能为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四)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五)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逆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六)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福州日报记者 吕路阳 文/摄)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