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国内 >> 正文

周口殡葬改革见闻

http://www.lywxww.com  2012-12-04 08:43:01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项城市丁集镇平坟复耕后的农田。

  淮阳县豆门乡倒栽槐村尚未平迁坟头的农田。

  项城市南顿镇农村公益性公墓。

  项城市城区公益性公墓一角。沈 湛摄

  截至11月底,河南周口市殡葬改革推行10个月,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3130座,平迁坟头246万座,恢复耕地近3万亩,新亡故人员遗体火化率基本达到100%,原有的537个棺木市场销声匿迹。

  这是当地提供的一组数据。因平迁坟头的巨大数量,有人把周口的殡葬改革称为“平坟”,提出质疑和诘问。

  “平坟”究竟是什么情况?当地人怎么看待?11月25日至28日,记者来到周口市,走访5个县区几十个乡镇,了解情况。

  老百姓对“平坟”是何态度?

  上面有号召,村里一开会,干部先平的,然后是党员,村民也就跟着平了

  外界议论纷纷,但周口的田间地头显得很平静。途经几十个乡镇,并没有看到有人平迁坟头,倒是看到许多新建的农村公墓。

  在郸城县石槽镇小曹楼行政村的公墓里,墓园看管员范永玉告诉记者,这个村的公墓是村里选址、民政部门批准建立的。该村亡故村民骨灰安葬在公墓,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这次村里平迁坟头迁葬来的骨灰也是免费安葬。公墓建设的费用主要由县里和镇里拨付,村里“一事一议”筹了一点,还有人捐了些钱。

  范永玉说,秋忙过后,不少村民正联系往这里迁墓的事,最近入葬新亡故8例,迁入4例。他也正准备把亲人的墓迁到这里来。

  扶沟县是全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全县蔬菜种植约50万亩。该县曹里乡至白潭镇S120国道两边,蔬菜大棚白茫茫连成一片。在安食联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黄骏说,公司生产蔬菜的土地都是从农民手里流转出来的。“以前坟头太多,不适合大面积、大机械生产,我们也不愿意接手。”他说,这两年建大棚,附近农民陆续自发地平了地里的坟,现在不仅农民承包的土地增值了,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项城市南顿镇上楼行政村农民周思民说,他家老坟可多了,一个多月前平了24个坟头,腾出一亩多地,已种上了麦子。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上面有号召,村里一开会,干部先平的,然后是党员,村民也就跟着平了。”问他是自己平的还是强行平的?他说:“是我自己平的,我们这个村都是自家平自家的。”

  在郸城县石槽镇小曹楼行政村范楼自然村,64岁的村民张桂英老人说:“以前地里坟头多,上坟、添坟乱哄哩,现在俺村的公墓建得整整齐齐哩,中间的路都是柏油路,像烈士陵园一样。这下,祭祀也不怕踩庄稼了,下雨上坟也不用蹅泥了。”

 

  政府为何要跟坟头过不去?

  村前村后的坟头一波接着一波,机器下不了地,人力种植成本又太高,有的就撂荒

  数据显示,2011年周口全市粮食总产量达74.7亿公斤,居全省第一位。周口市人口密度更大,素有“九里十三庄”之称。全市人口1238万,耕地总面积1200多万亩,很多县(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与之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全市基本农田内现有坟头300多万个,占用耕地约5万亩。

  询问当地人,有人说前些年,每当早春时节,站在路边放眼望去,田野里尽是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坟头。

  周口市市长岳文海说,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地不增加,人口却在逐年增加,有的农民已经把道路两边的路肩都种上小麦了,惜地如金。现在还没来得及进行殡葬改革的村,村前村后的坟头一波接着一波,机器下不了地,人力种植成本又太高,有的就撂荒。殡葬改革在一些乡镇之所以进行得比较快、比较顺利,说到底还是群众理解。

  项城市南顿镇花园村农民马玉福的话也印证了这个说法:“以前坟头多,收麦每亩多给20块钱,开收割机的都不愿意干。”

  据介绍,周口是河南省政府明确的亡故遗体火化区,可资料显示,1999年河南省就提出5年内在全省普及火葬,但直到10年后,全省火化率也只有50.4%,周口仅为36%。殡葬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就是部分地区农村的殡葬改革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

 

  “平坟”是为了“卖地”吗?

  只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后才能用于“增减挂钩”,没有将平坟增加的耕作面积用于“增减挂钩”

  在对周口殡葬改革及平坟复耕的种种质疑、诘问中,“平坟为卖地”说法最为引人关注。对此,当地认为这中间存在误解。

  周口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孔雪梅说:“周口市坟地大部分占用的是农用地,平坟复耕后能够实际增加耕作面积,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生产和提高粮食产量;按国家政策规定,只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后才能用于‘增减挂钩’,所以,我市没有将平坟增加的耕作面积用于‘增减挂钩’。”

  面对舆论热议,当地干部也认为,由于个别地方在工作上存在思想急躁、方法简单的问题,使“平坟”的铲头触痛了生者追思的亲情,放大了埋怨情绪。

  周口市开发区李楼村一村民告诉记者,通知平坟的时候自家人平了3个坟,后来祖坟平得慢了点,就被人用推土机推了,心里很难受。

  有个县规定对平迁坟头完不成任务的乡镇“不拨付经费”、对乡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责任追究。有个县的《平坟复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县内所有副科级以上官员、股级官员、一般人员,分别在7到15天平掉自家坟头,且待平坟后,还要提交一份乡村两级平坟证明才可上班。

  在商水县练集镇记者还看到,乡村公路上红底黄字条幅上写着“标准良田无坟头,便于争取项目资金”,使人产生“平坟卖地”的联想。

  周口市副市长刘国连坦承缺失:由于财力有限,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有的地方标准较低,设施简陋,配套不全;在推进过程中,有的单位出现了方法简单,节奏过急、过快的现象;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对部分群体的思想工作做得不细致。发现这些问题后,就下发了通知,要求立即纠正。

  【专家点评】

  先把公益性公墓规划好建设好

  这几年,我国殡葬改革推进很快,惠民殡葬、公益性殡葬成绩较大,绿色殡葬有起色,文化殡葬推进也比较快,相对薄弱的是科学殡葬,包括对殡葬科学态度的确立、科学精神的弘扬和科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在殡葬民俗里包括着旧的不科学的东西,有的迷信色彩比较浓重。这需要在全社会普及关于殡葬的科学知识、思想、精神,在全社会确立对殡葬的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殡葬改革的大方向要肯定,同时应注意到殡葬改革涉及文化风俗、社会心理等因素,推进要慎重稳妥。建议周口先把公益性公墓规划好、建设好。

  殡葬改革和民俗文化研究专家、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乔宽元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