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本地 >> 正文

仙茅峰下的龙华寺

http://www.lywxww.com  2013-06-16 09:05:42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寺庙觅踪■郑秀杰文/图

  “时峋山光载五色,忽速空翠落山峰”。位于罗源县起步镇杭山村后的茅山,又称仙茅山,有大茅、小茅两峰,海拔都在700米以上。茅山常年云蒸雾绕,有“茅顶留云”美名,被列为古“罗川八景”之一。每逢重阳节,附近的人们都选择登高茅山顶,可为了接近仙都的愿望,不得而知。

  充满传奇色彩的茅山,据说因后汉时期的徐登采茅炼丹成仙而得名。徐少时牧牛山中,一日遇二人弈棋,给徐一棋子,得修炼诀,后离家上山采茅,结灶在罗喜洞炼丹。有浙江东阳人赵炳,闻名千里来访,两人结谊,共修道术,为人疗病,救人不少。后来,徐羽化成仙,仍常为民解难,百姓感激,尊为“徐真人”,将徐登启程炼丹村落称“起步”,将其为附近村民疗病的村庄称为“徐公里”,镌碑供奉于罗喜洞,并在山腰建“徐真人祠”。

  大茅山腰的罗喜洞内,布满苔藓的巨石崔嵬,“环者如垣,敞者如坛,级者如磴,洼者如盆”。洞口崖边有一石,叩之声音如鼓,谓之“泥鼓”,与洞中寒泉的滴答声,宛若仙乐飘飘。身处大山奇幻的云雾之中,难怪古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参差两岫,云嘘气则有时并连;突兀二峰,日舒光则依旧并峙。”

  逶迤的仙茅山脉,腹藏罗喜洞、月树洞宫山、王马峰嘶风、云笼席帽等多处自然景观,自然也留下了许多古代文人墨客的诗句,如明代福州名士徐钟震就有诗云:“杖履携云陟,层峦若斗奇。茅应分大小,石已列崇卑。古洞深幽处,寒泉不竭时。吾家仙分在,丹熟再来时。”

  白云飘飘的仙茅峰,周边保留的诸如仙茅寺、龙华寺、紫峰寺、白云堂、洪福寺、翠峰寺等多处人文景观,给这座名山增添了不少灵气。

  始建于后唐长兴二年(931年)的龙华寺,乃僧真翁始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后唐长兴二年仲夏,高僧真翁云游经罗源杭山小憩,见仙茅峰下松涛翻卷,鸟语花香,流云升腾,便放下包袱,在此建寺修行。随后,他把化缘来的资金建成一座简陋的木构寺院,过了几十年人间仙都的生活。

  历经风雨的龙华寺曾几毁几复。到了元代,杭山村民陈元朗一日到龙华寺游玩,感慨眼前一片残垣断壁,遂捐资在原址上重建该寺,使之一度再现繁华。之后的几百年间,龙华寺还是逃脱不了倾颓的命运,直到明崇祯间(1628—1643年),信士陈上策与僧人如宾联手再度重建了该寺。龙华寺的东侧书院,则为民国36年(1947年)村人陈作枢与住持一照大师等募缘建设的。曾作为中共地下组织联络点的龙华寺,当地政府于1989年拨出专款,并联手当地信众的募捐,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修葺,重塑了佛像。如今,龙华寺已成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原先狭小的龙华寺院内,六级石阶右边的斜石上镌刻有“隆庆三年十一月住持明山谨题记”;左边刻着“江西南昌县塑□先生李天旻合家喜舍银□□重新修造明堂一完祈求子孙昌盛者”。模糊的石刻有种窥破时光的震惊,它诉说着寺院久远的历史,但其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如今向谁而语?

  龙华寺是幸运的。毕业于闽南佛学院的修德法师,2008年11月住持龙华寺。在他的带动下,于原先那座土红色单檐寺院前的斜坡上,投资千万元建起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庙宇,并于2011年11月20日举行了隆重的大雄宝殿佛像开光暨观音殿奠基典礼法会。据说,那天高僧云集,有台北东和禅寺方丈源灵长老、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大和尚、贵阳弘福寺方丈心照大和尚、浙江临安天目山禅源寺方丈智严大和尚及台北慈诚寺方丈常原大和尚和罗源圣水寺住持浩宇法师。出席法会的还有各地的善信、护法居士等。

  祖籍四川的修德法师,在家庭熏陶下,自幼笃信佛教。他在1993年礼台北东和禅寺源灵长老披剃出家,随后参学于上海真如古寺。1995年在上海龙华寺得戒于明旸大和尚,2005年常住泉州承天寺,跟随向愿大和尚至今。

  静谧的茅山脚下泉吟鸟语。走在下山的路上,我一直惦记着,那一排信士认捐的500棵象征着500罗汉的菩提树,来年会长成啥样呢?它们会和茅山顶上的朵朵流云一样悠长吧!

更多新闻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