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本地 >> 正文

千古“黄婆”墓

http://www.lywxww.com  2013-03-09 14:49:08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古墓探秘■郑秀杰文/图

  笔者的老家东山村地处罗源县中房镇西南部,下辖岭头坪、马下、云梯3个自然村,村民世代生活在平均海拔720米以上的广袤大山里。

  初春,我走进故乡,走进黄婆古墓,静静地享受着这里的自然风光与春雨的滋润!

  黄婆古墓位于东山村西南方向约3公里的棋乾山脚下。这里山峰气势逼人,蜿蜒的山路两边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国有林场。

  行约30分钟,终于看到小路转弯处的山坳后山有一巨石耸峙,如石钟稳立天地之间,甚为雄伟,那山便是棋乾山了!来到山脚下,果然见一两米高的石碑立在路边,上书苍劲有力的“东隅三黄始祖婆墓道”(见图)。

  顺石碑边的小径往上走十几米,是一座不大的黄土岗,几块乱石堆放,几丛花草芜杂,合拱成一处穹形的墓穴,便是黄婆千百年来的幽居所在了。

  看到黄婆古墓,你必须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因为这儿除了一株参天的柏树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吸引你眼球的东西。树下是一条被山洪冲刷出来的水沟,下大雨时才会有水流淌。沟中除了杂草就是山洪带来的乱石,也许是源于天葬墓吧,没有被人为破坏过的痕迹。

  关于棋乾山的黄婆墓,民间流传着一段感人的孝子传说:据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其后人黄婆携子流落民间,先定居古田,后又沿路乞讨至罗源东山村棋乾山脚下。因贫病交加,黄婆死于途中,其子黄执躬,民间称其为黄龙,为埋葬母亲他来到了一公里处的云梯自然村求助,恰逢村里张家盖祖房,故不敢言,老是抱着柱子上,一脸的悲伤。张家主人上前询问,得知他叫黄龙后,十分高兴,吩咐村民即刻上梁入宅。张家当初择日上梁时,择日师傅并没有告诉他确切的时刻,只笑曰:黄龙缠柱即为上梁时刻。故黄龙缠柱上梁之说如今在罗源一带则广为流传,遗留的张家大厝却改为了宏伟的云梯宫,成为附近村民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请神还愿的去处。

  张家上梁入宅完毕后,黄龙才说明了抱柱悲伤的原委。村民遂与其赶到棋乾山脚下,路边早已不见了黄母的遗体,一番寻找后才在路旁半合围的石洞口看到黄婆外露的裙边。待村民厚葬黄婆后,石洞便轰然合围。如今,黄婆墓遗址完好,墓外仍可见古代妇女裙边的石纹样。

  黄龙定居罗源后,就成了罗源黄姓始祖,如今,其子孙发达之极,已繁衍了2万多人,历史上曾有多人官居要职,并造福一方百姓。

  据《罗源县志》记载:“三黄世家”是南宋时期,罗源人对宅里埕黄姓的敬称。其始祖黄执躬,字体仁,于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迁罗源城南菜园剪茅为庐而居,为罗源宅里埕黄氏始祖,死后埋于罗源城南四民山。黄执躬生有三子,分别为槐、枟、棆,后相继登第为官,时人号称“三黄”。其中以三子黄棆、字公择的最为著名,11岁即刻苦读书,家贫不能得书,常借书抄读,达旦不寐。

  棋乾山下的黄婆古墓就像幽居在山野的隐士,见证着罗川大地上多少的烽烟逝去、多少的朝代走远、多少的风流人物,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