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新闻 >> 本地 >> 正文

罗源“皇帝墓”的前世今生

http://www.lywxww.com  2012-10-29 15:18:31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古墓边的石像

荒草中的石像

  (罗源湾新闻网讯  郑秀杰)儿时从父辈的口中得知,沿罗源西兰至洪洋一带有36座古墓,俗称“皇帝墓”,场面雄伟。在村民引导下,我们拨开杂草,沿着西兰许洋村陈洋畲族自然村的西南方向行走,在村后山的路口,终于看到了古墓道。两旁列有石羊、石虎各一对,其后有两尊文武石像相对而立。右边的文官石像头戴朝冠,广袖宽袍,双手呈执笏状放于胸前,气质儒雅;左边的武官石像身披铠甲,十分威武。

  古代三品以上官员死后,其墓道才有资格放置石翁仲。这些文官武将在守护谁呢?古墓又在哪?带着疑问,我们约莫走了两公里的山路,在一座呈面包状的山体下,见到了“五虎下北斗,九犬落陈洋”的陈洋宋墓。其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墓面、墓埕、墓道皆石砌。距墓地300米处尚存一对旗杆碣。

  从碑记中得知,该墓主为黄棆,生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登进士;历官海盐知县、广东东路转运官,特授朝议大夫,封罗源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敕巡广西东路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兼提举本路盐事。嘉泰二年(1202年)卒,赠少师。

  据《罗源县志》记载:“三黄世家”是南宋时期罗源人对宅里埕黄姓的敬称。其始祖为古田人黄执躬,字体仁,于大观二年(1108年)迁罗源城南菜园结茅为庐,为罗源宅里埕黄氏始祖,死后埋于罗源城南四民山。黄执躬生有三子:槐、枟、棆,后相继登第为官,时人号称“三黄”。其中三子黄棆(1126—1202)最为著名,他11岁刻苦读书,家贫不能得书,借书抄读,达旦不寐。

  绍熙元年(1190年),黄棆被授左正言(宋朝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执掌谏院,谏官称司谏、正言;属正四品),此时,64岁的黄棆上疏劝皇帝节俭,“上喜曰‘卿甚纳忠’”,深受光宗帝的赞赏,奏疏也得到了当时任漳州知州朱熹的认同。从此,朱熹对黄棆印象深刻,为两人日后的交往打下了基础。黄棆出任浙江海盐知县时,对辖内为非作歹之豪绅绳之以法,境内一时安定、祥和。棆为官时,举贤任能,南宋孝宗帝在位时,侍臣推荐人才35人,孝宗帝从中亲择忠厚无党者5人,黄棆居首。

 

古墓外墙

  庆元五年(1199年)黄棆辞官,先后于授秘阁修撰、集英殿修撰,嘉泰二年(1202年)卒,享年76岁,绍定三年(1230年)赠少师。黄棆为官四十余载,历仕四朝,心忧国民,鞠躬尽瘁,政绩斐然。载誉朝野。晚年黄棆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全宋诗》录有其诗三首,其中《元日待漏院会宰执诗》云:“喜陪仙仗禁门前,饯腊宾春启玳筵。其听金鸡报新岁,忽闻玉漏惜残年。故乡此去三千里,丹扆相违咫尺天。待罪谏垣无补报,惟输朴直体蕃宣。”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及晚年对人生的感慨。

  黄棆的次子黄孟永,字景芳,其政绩、人生阅历不逊于父亲。他生于乾道二年(1166年),官朝议大夫,知惠州,封开国宗丞,赠少师衔。死后墓葬于离父亲墓3公里处的西兰乡寿桥村后山。

  据介绍,黄孟永墓面积300平方米,墓道两边分列着石羊、石虎各一对,文武石像两尊。沿山体而上的36级青石阶宽约两米,两边筑有粗大的青石栏杆,直抵墓口。浑圆的山体内开挖有三层地宫。据史料记载:最底层的地宫内道宽80米、深100米,通往墓穴的过道机关重重,黄孟永安葬在内道的尽头。

  这座巨型古墓为罗源最大,闽省也少见。在运输、雕刻技术等条件受限的宋代,古人是如何建造这座巨型坟墓的呢?带着疑问,笔者走访了村里上年纪的村民。作为守墓人后代的黄善金说,村里流传着一个故事:寿桥村周围缺乏青石,建墓用的条石、石像都是先在外地定制好,再从海上运来。为节省工时,墓主的后人请来几十个民工在寿桥村四周围堤注水成湖,再以木船运载条石、石像,靠水的浮力,把大量的材料运送到村北后山,供工人建造。一年后,巨墓建成。为防止监守自盗、泄密,墓主的后人以庆祝为由,在村中央浮动的水榭上摆设酒席几十桌慰问所有参加造墓的工人。酒过三巡,工人微醉之际,突然维系水榭的缆绳尽断,几十个工人不知所措地沉在水中,个别懂水性的奋力向岸边游,但岸上的竹篙、木棍无情地把他们捅回水中央,深藏在墓穴里的财富永远成为谜。如今,围堤残痕还依稀可辨。

  民间还流传着皇帝赐予黄孟永“金头银脖子”作为陪葬,引得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前往寻宝,但碍于墓里的机关,盗墓者只敢在墓口活动,盗走了一些有一定价值的瓷器等。

 

  据村民介绍,黄孟永墓遭受严重破坏的有两次。一次是“文革”期间,村民们把墓道的条石尽数拆卸,建学校的外墙。另一次就是1985年秋天,西兰村因建设变电所,需要条石,两个工人在古墓附近的陪葬墓边挖掘条石时,发现许多古物,私自分赃。被村民举报后,据说文物被扣留后不知所踪。

  像寿桥村这样规模宏大的宋墓,罗源境内共有36座,它们分布在寿桥、许洋、起步、洪洋等地,俗称“皇帝墓”。为什么叫“皇帝墓”呢?是因为多数墓主人姓黄,还是当地方言中“黄”与“皇”的谐音缘故?再就是黄棆家族显赫,其举荐的功臣死后,宋朝皇帝御旨建墓而得名“皇帝墓”?解开这些谜团,只有留给文史学家考证了。

  罗源36座“皇帝墓”无论坍塌的还是完好的,它们都是自然之子,散落在大山深处,在人世纷争的时间长河中,凝固成美丽的文物。

  在罗源的36座“皇帝墓”中,如今找到确切墓主的有12座,其中黄孟永弟弟黄孟容的儿子黄克昌的墓,坐落在许洋村后山东南方向200米处的莲花岗上,离他爷爷黄棆墓仅3公里。

  黄克昌曾官居四品知将,于宋咸淳十年(1274年)卒,灵柩运回罗源后,于同年建墓。其墓坐西向东,墓地宽65米,深70米,墓道、墓埕皆用花岗石铺砌。尚存墓碑、墓志铭碑各一面,旗杆碣一对,石兽两对,石人一对。墓碑高0.7米,宽0.56米,厚0.2米,碑篆刻阳字“宋知惠州将作监簿黄公偕陈氏宜人”;墓志铭碑为辉绿岩,高1.63米,宽0.81米,厚0.09米,额篆刻“惠知将作墓黄公墓志铭”,碑文楷书竖刻,计38行,每行59字,多破损不成文;旗杆碣高2.3米,宽0.6米;石兽两对没入田中,文武石像各一尊。它与罗源其他地方已探知的宋墓一道,都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克昌墓内为三层地宫结构,甚为复杂,再据上世纪80年代省文物局机器探测,里面机关者重重,盗墓贼不敢造次,只是墓门前的陪葬女墓被挖得七零八落,至今棺木裸露,但朱漆依旧鲜艳。

  至于黄槐、黄枟的墓在何处,还未找到,想必就在这36座其中吧。这里笔者不得不提到黄枟。史料记载,黄枟,字公材,罗源县人,为黄膺第十三世孙,黄执躬次子,登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梁克家榜进士,于淳熙三年至五年(1176—1178)任平阳县令。其任期内,清正廉明,致力兴学,关爱百姓,政声卓越,留恋雁山鳌水,卸任后,经地方士绅及百姓极力挽留,择居毗邻于雁荡、蒲峰之平阳北港水头,并定居于“八角井”,后人称为“黄家庄”。黄枟后裔因宋末战乱,滞留平阳,过元朝,历经七代。至黄枟第七代孙黄亚方,因元末明初战乱,从戎有功,官职指挥,赐回籍闽地。于永乐二年(1404年),载木主,携二男:长聪、次明,定居闽省古田县三十八都“站店前”;后裔又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迁居罗源“岐后”,成一支望族,人称“岐后黄”。“岐后黄”自黄枟后裔黄英(1653—1728)在康熙平叛收复金门、厦门、澎湖中立功,以把总起家,官居金门总兵、台湾总兵,诰封“荣禄大夫”。在金门、台湾期间,黄英关心民间疾苦,恩威并用,社会安定,金门、台湾军民感恩戴德,立祠奉祀。其二子:正元、正纲,历官总兵与提督。

  “岐后黄”自黄英始,历康、雍、乾、嘉、道五朝,皆任武职显官。有“德显一门,父子兄弟三显爵;恩荣五代,高曾祖考十荣封”之谓。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