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图片 >> 正文

罗源上长治村黄培亮:一朵鲜花的致富路

http://www.lywxww.com  2013-03-27 09:23:26   来源:罗源湾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

  花农黄培亮正忙着采摘非洲菊

  罗源湾新闻网讯(刘其燚 陈雁真)3月26日上午,笔者在起步镇上长治村花场温室棚里看到,这里成了花的海洋,一朵朵姹紫嫣红的非洲菊格外芬芳,花农黄培亮正忙着采摘,这批花采完后经过包装将分批运到福州、宁德、上海、杭州等地出售。

  “现在刚好是清明节前,是花卉需求旺季,这一批非洲菊每朵批发价1元,效益还不错,花场里的20多位工人都忙不过来。” 有着20年的种花经验的黄培亮说,他种植的花卉质量好,一直有稳定的订单,不愁销路,经过十多年的创业发展,目前他种植花卉的面积70多亩,拥有员工20多人,主要种植品种有黄菊、非洲菊、玫瑰、香水百合、郁金香、铁树等。

  “我们花场采用连片种植,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利用光温调节,实现全年鲜花开放。”黄培亮向记者谈起了“养花金”,上长治村是个全国重点食用菌基地,大量废弃的食用菌棒让人很头疼,他却能够变废为宝,只要将菌棒稍微做些加工,就可作为花卉肥料,既有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又能提高其经济效益。

  黄培亮说,按现在市场行情,他花场花卉每亩产值15000元,纯利润可达5000元以上,产品远销上海,浙江、天津等地,深受市场欢迎,仅去年产值就达70多万元,获利30多万元。

  说起20年的花卉种植路,黄培亮的脸上风霜隐现。1995年,黄培亮在村里日本人办的花场里打工,第一次接触到了种植花卉的技术。一年后该花场倒闭了,黄培亮把握住这次机会,花了3000多元钱从花场老板那买了一些种植花卉的设备和材料,把原先种植蔬菜、甘蔗的3亩地改种白菊花,便开始了他漫长的种植花卉之路。

  “那时候,由于种植水稻蔬菜等传统作物效益不高,村里便有不少农户和我一样改种花卉,一开始,由于种植的花卉品种单一,质量也不是很好,销路一直没打开。”黄培亮说,为了把他的花销售出去,他和村里的种植户们每天凌晨3点多就得把装好的花挑到县城车站,再乘坐公共汽车到福州的各个集市去卖,到夜里7点多才返回家里,这样持续了几年。

  

 

福州新闻网

  花场的非洲菊格外芬芳

  1999年罗源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寒潮,最低温度达到零下六度,和村里的种植户一样,黄培亮10多亩花卉全部冻死,导致那一年血本无归。2005年的“龙王”台风,花场一夜之间全部被风雨打折、泡烂。接连的挫折让村里大部分种植户都放弃了花卉种植,有的改种食用菌,唯独黄培亮近乎固执地坚持了下来。

   随着品种的改良以及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花卉品质不断优化,特别是他种的菊花,可细分出100多种,被大家称为“罗源菊”,可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但摆在黄培亮面前最大难题便是销售,于是他选择了走出去。2006年,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30亩的黄培亮,带着十多种菊花到上海寻找机会。很快,上海的一家大型殡仪馆看中了他的花卉并签订长期的供货协议。黄培亮还到浙江杭州、宁波等十多地方签订合作协议。“不同的合作对象对花卉的种类及品质的要求都不一样,这个交流的过程也让我学会更多的种植技术。”

  销售解决了,现在上长治村的花卉面积达到了300多亩,共有10多家农户加入到种植花卉的行列来,解决了100多个乡亲的就业问题。黄培亮更是当起了种花“土专家”:“我帮忙负责销售和技术指导,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积极性就高了。”

  罗源绿化办主任林永福说,经过多年的发展,罗源的花农们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独特的路子,目前,全县种植的花卉已经发展到6000多亩,仅去年产值就达1.4亿,在东南沿海一带已很有名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