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农妇演绎动人古训 义务照顾残疾夫妇十余载
http://www.lywxww.com 2013-03-22 09:55:16 来源:罗源湾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罗源湾新闻网讯 (洪映 叶宇楠)妻子患有严重癫痫,丈夫小儿麻痹致左腿萎缩,面对这样一对夫妇,她不只是掬一把同情泪,而是伸出一双温暖手,义务照顾十余载,风雨无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推崇的美德,而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用自己的默默付出亲身演绎着这句动人的古训。
“他们需要人照顾”
她叫沈香英,家住罗源松山镇坑里村。当我们迈进那道磨损变形的门槛,来到她照顾的那户老人家中,触目所及是家徒四壁,抬头所见是破漏屋顶,在被烟灰熏得发黑的灶台边,沈香英正在烧水,不时对身边的陈大婶说些什么。面对我们,她质朴地说:“他们太需要人照顾了。”接着,她向我们介绍起这对老人。
夫妇二人都只是五十出头,虽不算年老,但是妻子陈大婶患有严重的癫痫,时常发病,丈夫章大叔则自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以致左腿萎缩,行动全凭一根长长的拐杖。老人只有一个女儿,常年在外打工。二老的生活仅靠低保补助及章大叔偶尔给人理发来维持。老人的境遇让沈香英揪心,善良的她每天总要到老人家里看看,打扫地板,收拾灶台,帮忙洗洗,陪着聊聊,这个习惯一持续就是十余年。
“香英很好,多亏了她!”
从沈香英的诉说中,我们隐约听出,村里人一开始对她的热心肠并不以为然,反而说她假好心,装好人。然而陈大婶几次发病,沈香英悉心照料,终于让好事者闭上了嘴,也让大家对她肃然起敬。
章大叔向我们讲述了妻子在前年的那次病发,眼底隐有泪光闪烁。那天上午,章大叔在里屋,突然听见厨房传来惨叫,赶去一看,只见刚煮好的稀饭从陈大婶的前胸泼到全身,他知道一定是妻子突然发病伤了自己。行动不便的他情急之下,只能先将手边的一桶水浇到妻子身上,内心几乎绝望。而闻讯赶来的沈香英二活没说,把昏迷的陈大婶抱到床上,打电话请卫生院的医生出诊。
谁知陈大婶痛醒后更加癫狂,冲出了家门。沈香英飞奔着追了出去。她跑遍村头村尾,等到把烫伤的陈大婶找到并带回家,自己已接近虚脱。由于老人家境困难,出不起昂贵的药费,只能敷一些简单的草药,在家撑着。沈香英面对老人可怖的烫伤处,没有回避,只有心疼,依然每天过来守着,微笑地陪伴,细心地照顾。在她的看护下,陈大婶的伤竟然渐渐好了。
虽然陈大婶的神智随着一次次发病,越来越容易迷糊,但是在她比较正常时,说起沈香英,她却会憨憨地笑,喃喃地说:“香英很好,多亏了她!”
“现在这样好的人太少了,真的感谢她!”
章大叔告诉我们,发病时的陈大婶是完全神志不清的,甚至脾气暴躁。有一次见沈香英要帮她洗衣服,她居然恶声恶气地说:“我的衣服用不着你洗,你给我走!”有时候甚至还会骂出更难听的,而沈香英从不计较,第二天依然会来,仿佛什么事也没有。
当我们问起附近怎么不见邻居时,沈香英介绍说,自从三年前这里修铁路,坑里村外延的水井岗就被挖平,供村民们建新房。包括她家在内的大多有条件的住户都已移居。而章大叔家的房子已在某年台风后成为废墟,之后一直借住在眼前这座亲戚的旧房子,根本无力搬迁。所以一旦陈大妈突然发病,这家人几乎可说是叫天不应了。好在沈香英每天来往于新家旧村之间,不厌其烦地给这对老人送去缕缕温情。
“现在这样好的人太少了,真的感谢她!”章大叔幽幽感叹,前来理发的村里人也点头说:“每天都来,这点太难得了!”章大叔用拐杖撑住左边的身子,两手熟练地边梳边剃,沈香英一边帮忙打扫碎发,一边说:“做一点家庭事,不算什么。”这个画面温情和谐,令人动容。
沈香英,她的模样,她的声音,朴实得就像脚下的这片默默无闻的土地,但她却用自己的善良和坚持谱写出一曲最动人的赞歌,用真情彰显着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