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图片 >> 正文

走进与知青有关的纪念馆:留住一代人的青春印痕

http://www.lywxww.com  2012-06-26 08:50:00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字号

电视连续剧《知青》近期在央视热播,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也引起了许多知青的共鸣。那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岁月,也是一段必须直面的历史,今天,在我省各种各样的纪念馆里,那段岁月鲜活地存在着——

留住一代人的青春印痕 ——走进与知青有关的纪念馆

漳平知青情缘馆内收藏的农具

漳平知青情缘馆内收藏的生活用品

东南网-福建日报6月26日报道(记者 张杰 吴旭涛 通讯员 陈晓霞 刘永良 文/图)

(一)

这几天,留在漳平的石狮知青林解胜有些激动。电视剧《知青》的播出,让他老是忍不住回忆起当年当知青的经历。周末,林解胜叫来了同样留在漳平的知青朋友庄维山和郭碧琴,三个人在老林家的阳台上边喝茶边回忆起上山下乡的那段日子,显得非常兴奋。

1970年1月,年仅20岁的林解胜和其他1656名来自安海、石狮、青阳等地的晋江知青(当时三地均归属原晋江地区管辖)一道,告别父母,来到漳平插队。他们从最简单的农活做起,与当地农民一起劳动、一同生活,很快适应了农村的生活,成为大队的壮劳力。

在林解胜看来,虽然上山下乡对原本生活在城市的知青来说有些残酷,但插队在客观上也锻炼了知青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磨炼了人的意志,也让城里人更了解农民的生存状况、了解农村的情况。现在,老林经常带在北京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到自己下乡的地方忆苦思甜。

“有次我告诉孩子,自己下乡时走的田垄窄,又打赤脚,挑谷子时摔倒,坐在那里哭,他竟认为是天方夜谭。”郭碧琴认为不管后人如何评价,都应保存知青上山下乡的那段历史,以警示、教育后人。

实际上,想要留住那段历史的不仅仅是到漳平插队的知青们,还有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2005年4月,本着真实记录、留存一代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的考虑,漳平市决定建设知青情缘馆;2007年2月23日,坐落于漳平城区东山公园、建筑面积4339平方米、总投资600多万元的知青情缘馆开馆。

“看,那就是我当年呀!”“这就是我当年用过的农具!”开馆当日,不时传出的阵阵惊叹声,那段久已远去的岁月,在知青们看来,是那么的鲜活!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作为全国率先建成开馆的知青纪念馆,漳平知青情缘馆馆内展线长170米,陈列展览版面152版,展出文物500多件。展馆内容十分丰富,依次陈列流光掠影、艰苦磨炼、永恒回忆、岁月留痕、山海情缘、真诚奉献7个部分内容,真实记录和反映了闽南知青当年和漳平本地知青劳动、工作和生活全景以及当今创业风采、真情回报漳平第二故乡的事迹。

“我亲眼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知青面对当年住过的房子照片眼泪直流。”漳平市博物馆黄馆长告诉记者,漳平知青情缘馆的建成,是为了重现历史,再续亲情,展示业绩,激励后人。

 

永定县知青纪念馆外景

(二)

在闽西永定,也有一个知青纪念馆。

永定是当年厦门知青上山下乡的主要地点之一,据史料统计,1962—1978年,永定县共接受安置厦门知青6004人。从闽南沿海到闽西山区,大批厦门知青在永定下乡落户,和群众同劳动、共甘苦,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这里,甚至有人永远长眠在了这里。

为了进一步弘扬知青们忠于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永定县决定修建知青纪念馆。知青纪念馆位于仙师中学知青楼内,当年叫立新农场,2006年“6·18”洪灾后成为危房后按照“修旧如旧”原则重建,于当年8月动工兴建纪念馆,占地464平方米,建筑面积1228平方米,2007年9月底竣工开展。

走进永定知青纪念馆,只见白墙黑瓦的知青楼掩映在桂树和苦楝树丛中,墙上红漆大书“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几个大字,一下把人们带入那难忘岁月。

在纪念馆提供的一本书刊中,记者阅读了几位知青的日记,感受了知青们在逆境中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知青劳动时卖力、不偷懒,背部皮肤晒得脱了一层又一层,腿毛褪得一干二净,寒冬腊月修水电站,知青脱掉棉袄跳进刺骨的河水中,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

在纪念馆的一个展室里,有一张照片特别引人瞩目:一个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女青年正使用犁耙在犁田,脸上挂满微笑。而她的微笑也永远留在了人生的19岁……这就是牺牲在永定的知青烈士黄美妙。

1963年9月,16岁的黄美妙从厦门一中高中毕业后不久,就来到了永定西溪农场寮下坑生产队插队。这个生产队共有八名女同学,黄美妙年纪最小,但是工作最勤快、最能吃苦,担任了生产队的记工、保管、会计、团支委、工会小组长等职务、曾被评为“五好场员”“五好青年”“五好团员”,三年里她只回家两趟。

1966年2月9日,黄美妙为扑救山林大火被严重烧伤,虽经多方全力抢救却终因伤势过重于1966年3月20日去世……

“知青这段历史是用一代人的付出和牺牲铸就的历史,既然它已经发生了,那么真实记录留存不人为拔高也不刻意打压,而是客观还原历史原貌以警醒、教育后人是有必要的,我觉得这是知青纪念馆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必须坚持的基本态度。”曾经多次到闽西为黄美妙扫墓的厦门知青、作家谢春池这样认为。

就是这段艰苦的岁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一批吃苦耐劳,在逆境中充满激情和理想的青年。正因为此,一遇恰当的机会、气候,他们很快崛起,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目前,永定县知青纪念馆不仅是知青们追忆过去、留存记忆的场所,而且已经成为该县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不少当年的知青们带着子女、孙辈来到这里,追忆那段艰苦的岁月,教育后代艰苦奋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知青纪念馆正日益发挥出了它积极的作用。

 

采访手记

收藏“历史的细节”

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末生人,我对知青这个词的最初记忆基本上停留在电视剧《孽债》中的辛酸与无奈,停留在“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的纯真与浪漫。然而,几次采访经历,却让我对知青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个人来说,它是生命中永不磨灭的烙印,饱含着太多的奋斗、进取和辛酸;对于国家来说,它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国家记忆。

可以说,是整整一代中国人用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这个充满历史感和时代沧桑的字眼。

对于知青这段上山下乡的历史,如何评价至今仍争论不休,然不管如何评价,不管对与错,是与非,这段岁月毕竟是客观存在的,是一段逐渐远去但却无法回避的真实历史,它承载着无数曾经风华正茂知青们的风和雨,苦和甘,思与情。记录一代中国人的青春印痕和共和国的一段峥嵘岁月,我想,这应该是时下不断涌现的各类以知青为主题的纪念馆的根本目的和存在的最大价值。

而从更深的层次讲,知青纪念馆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尽力还原历史的真实,更是在留住不断消失的历史印记:可以说,随着时光的流逝,知青这段历史如果现在没有人去记录、去关注,今后再被关注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留住正在消失的历史印记本就是当务之急。

四五年前,笔者到国内藏品最为丰富的民营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上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参观时,记住了该博物馆创始人樊建川所说的一句话:自己是在收藏“历史的细节”,在完成一本“历史启示录”,“我只是替国家保存记忆,这些东西更属于这个国家”。

对此,我当时曾颇有些不以为然。如今,在闽西两个知青纪念馆采访,我才逐渐悟出了其中的况味:知青纪念馆不也正是在收藏“历史的细节”,为整整一代人、为全社会、为这个国家保留一段五味杂陈的历史记忆吗?

□本报记者 张杰

更多新闻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