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图片 >> 正文

驻村日记:用脚步记录民情

http://www.lywxww.com  2012-04-16 09:30:03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福州新闻网

  近日,在罗源县飞竹镇陶洋村28户村民建房施工现场,从县国土资源局下派的村支部第一书记陈建铭和村民一起交流房屋外墙和环境如何统一规划问题。本报记者 林辉 摄

福州新闻网

  近日,在罗源县西兰乡下际村新建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内,福州市科协下派的第一村支书翁金榜(右)了解老年村民体检情况。本报记者 林辉 摄  

  本报记者 段金柱 通讯员 林克诚 郑秀杰 赵秀瑛

  本报记者 林辉 摄

  陈国辉,罗源县碧里乡党委副书记,挂钩西洋村。

  每次下村,他都会随身带上一个笔记本。群众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诉求,村子发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陈国辉都会详细记录下来。写驻村日记,已成为陈国辉的习惯。

  在罗源,乡镇干部记“驻村工作日记”已经成为一项制度。

  写日记是手段,办实事是目的。“驻村工作日记”不仅成为密切党群干群的“连心簿”,更成为推动工作的一个抓手,带动镇村干部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民生。

  一个抓手

  群众诉求“记”上来

  为何推出“驻村日记”?这源自罗源县决策者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思考。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长期以来基层工作的状态。“上面的干部”经常是为了计生、综治等工作去找“下面的群众”,那么,群众的诉求、村子如何发展,怎样传递到“上面”呢?特别是在基层换届期间,干部变动较多,基层的声音谁来倾听?

  2011年8月,曾在一个县担任过组织部长的罗源县委书记何代钦和班子成员交流、讨论之后,想到了采用驻村乡镇干部记工作日记这一形式,由干部进村入户,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能办的马上就办,一时不能办的汇总、分析之后,再寻找解决办法。把“为了工作去找群众”转变成“为群众去干工作”。

  日记的内容既包括常态情况——村子基本情况、村两委班子状况、经济发展情况,村民生产生活状况、住房情况、享受社会保障情况,困难户、计生户家庭情况等,也包括每次下村记录的动态情况——村民的诉求、发展遇到的困难等。

  通过陈国辉的驻村工作日记,记者就能大致了解西洋村的概况: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是罗源县面积最大的一个村;总人口3385人,现有党员98人;十几年前,村民大多种香菇,遭遇行情低谷之后转而种植花木,目前已有2000多亩,成为福州最大的花卉苗木培育基地……一些难题也记录在案:上井800多亩花卉基地,处于高坡地区,长期依靠打井水灌溉,前年做了引水工程,但因为水源较远,用水仍很紧张……

  成效初显,罗源县决定在乡镇干部中推行“驻村工作日记”制度。制度规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月驻村入户的时间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包村和驻村任职干部每月驻村入户时间不少于二分之一;重点走访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

  为提高办实事的成效,飞竹、西兰等乡镇还创新推出点评会制度,每个月结合工作例会交流点评“驻村日记”。这成为一场观念激荡、观点碰撞的“头脑风暴”。“同样一件事,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可以共同探讨解决办法。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效力。”罗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毅宙说。

  不为作秀

  想着为民办实事

  写驻村日记,是不是作秀?

  何代钦说:“我们要求绝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要求每天都记,而是有事就记,记完之后还要有思考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记日记是手段,为群众办实事才是目的。”

  飞竹镇陶洋村28户村民要建房,从县国土资源局下派的村支部第一书记陈建铭引导他们统一规划、集中建房,既整洁美观又节约成本。在2011年10月19日的日记里,他写到:今天与江德胜、孙森浩等建房户座谈,了解最近施工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大家都反映水泥、砖从山外运进来成本高、价格贵,所以施工进展缓慢。

  陈建铭想到了对策:统一采购,降低价格。他与马尾一家水泥经销商联系后,对方答应以每吨600元的价格供货,比罗源县城的还要便宜50元。建175平方米的两层楼房约需40吨水泥,这样可以省5000元。不锈钢门可以省1000元、每块砖节省近0.2元。几项累计,每户节省建房成本约2万元。

  村民江德荣住了40多年土木结构老屋,这次花11万元建起了三层“农民别墅”。“多亏了陈书记帮助我们统一采购,节省了2万多元,相当于我打工一两年赚到的钱。”他说。

  发展的问题,记在日记中,解决在日记外。

  西兰乡是罗源县石材业发展最为集中的乡镇之一。近年来通过治理整顿,已淘汰了小而散的企业,剩下的68家规模企业已集中到两个工业区生产。其中,寿桥村原有的19家石材厂全部关闭。问题是,关闭之后,出路何在?在每个月的点评会上,这成为议论焦点之一。

  实地走访听取群众意见之后,乡党委书记林颖认为,“一棍子打死”不是根本办法,转型发展才是出路。她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思考:“既要堵——关闭污染企业,保护好环境和生态;又要疏——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茶叶、食用菌、油茶等产业。”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寿桥村原先石材厂的土地已经无法复耕,他们就种植食用菌,目前已发展30亩。

  西兰乡有竹山1万多亩,这个资源优势如何发挥和利用?林颖的思考是:不能仅仅卖竹子,要搞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她接洽了南平一家竹制品加工企业,但对方因为西兰镇竹材量少,不愿意来投资。邻近的飞竹镇有5万多亩竹山,“我们准备和飞竹镇商谈一起引进加工企业,为开发竹山找出路。”她说。

  效应初显

  抖擞精神谋发展

  从最初疑虑“是不是搞形式”,到身动心动“接地气”,驻村日记制度推行半年多来,促动罗源乡镇干部抖擞精神为民办实事谋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500名乡镇干部,访遍全县195个村居,收集意见建议623条,帮扶困难群众684户,办实事好事597件,推动生产项目184个。

  因为驻村日记的软性约束,干部的服务意识更加强化,主动性明显增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阮宪铣说:“这会逼着乡镇干部真正走到基层和群众中去,解决民生和发展问题。”

  西兰乡下际村是个仅有660多人的小山村,过去村道坎坷、村部破旧、村财空白。从福州市科协下派的第一村支书翁金榜将村情写在日记里,锲而不舍争取到60多万元资金,硬化村道,改造引水工程,翻新村部,新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民江新基说:“这些都是我们村民盼望很多年的事。”

  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更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飞竹镇党委在走访蛤蟆石村时了解到一名残障儿童家庭困难,发动机关干部、企业家等献爱心,为其捐款10多万元。去年12月,飞竹镇还成立了“民生服务小组”,常态化帮扶困难群体。碧里乡西洋村800多亩花卉基地用水紧张,3月10日,挂钩的陈国辉专门请来县水利局工程师现场勘测,目前正在争取中央三农专项补贴资金,建引水工程和蓄水池,以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日记不仅记动态、记问题,也记思考、记对策,这为谋划长远发展提供了有益帮助。凤山镇苏区村是一个因水库移民而整体迁移至县城郊区的小村,只有436人,异地分配的土地很少,出路怎么办?驻村干部陈立云做通村民工作,将零散的14亩土地集中,出租给一家企业做仓库,每年可收入租金33万元,既增加了村财收入,村民又能每年分红。

  何代钦说,驻村日记为今后进一步做好“三农”等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罗源将适时在县直部门中推行驻村日记、驻企日记,提高机关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效力。  

       记者手记

功夫在日记外  

 

     本报记者 段金柱  
 
      驻村干部写“驻村工作日记”,这不是罗源的创新。关键是在施行过程中,有没有实效?会不会演变成搞形式主义?记者在采访中始终怀揣疑问。

     好在,实地采访之后,没让人失望。罗源县的决策者有着清醒的认知。他们把“驻村工作日记”当作推动基层工作、服务群众的一个抓手,而不是当作一场形式主义的写日记比赛。不要求每天都记、有事就记、记了问题要解决……这些都是务实的规定。去年以来,适逢基层换届,干部变动较多,通过驻村日记这个抓手,干部无论到哪里,都要“接地气”,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行有制,思无涯。“驻村工作日记”制度促使乡镇干部更加贴近百姓、贴近民心,发现一些平时不易发现或容易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引发干部对发展问题的思考,探讨办法、创新做法,这无疑是其最现实的意义。此外,集思广益,汇聚共识,也有利于地方党委政府从更高的层面谋划发展之策。这也正是驻村日记应能发挥的长远效应。

      正如罗源县决策者提出来的, “记”是手段,“办”是目的。施行“驻村工作日记”制度,其实功夫在日记外,看这个制度有没有效果、得不得民心,都在日记之外。

     省委正在倡导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目的无非是推动发展、改善民生,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如果广大干部在基层身体力行,真正为百姓解决了发展难题,增进了民生福祉,那么,我想,记不记日记都没关系。本报记者 段金柱

      西岸话廊

  为民服务是根本

  刘国军

  春日渐暖,放眼八闽,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今年初开始,10多万名各级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大楼,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上千家门,访千家情,解千家难,深受群众欢迎。

  罗源县推行的“驻村工作日记”制度,是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有效载体。实施半年多来,500多名干部访遍全县195个村居,“接地气”、“交朋友”,问题写在日记中,解决在日记外。一本本《驻村工作日记》,成为干部基层工作的“大宝典”,更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簿”。

  坐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高高在上掌握不到与一方发展息息相关的“细枝末节”。但下基层不是动动身子、磨磨嘴皮,做表面工夫,而要用心投入,真心实意联系群众、为民服务。走访群众、调查研究、驻村蹲点、结对帮扶……无论以何种方式下基层,各级干部必须对下基层的根本任务、重要意义、长效思考等了然于胸,要“下”得实在、“下”个明白。

  坚持一个根本——下基层重在加深感情、解决问题。干部下基层,就是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要带着感情、带着真诚,更要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党员干部不仅要“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善于从时代的高度、大局的高度去研究发展中的问题,还要“站在田埂上找思路”,善于从基层实践中寻找对策、汲取智慧。努力做到联系一批群众、征求一批意见,办理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把握一个意义——下基层是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从目前情况看,很多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基层锻炼、缺少实践经验,他们中的很多同志都是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只有经常到基层去了解民情,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利于执行的政策。从这点上讲,加强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对于锻炼培养干部,对于党的政策更好地在基层得到落实、见到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形成一个制度——探索建立下基层的长效机制。干部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众,过去一直都在做,但是对于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还有一定距离。这次省委把干部下基层活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干部下基层,不能看成权宜之计,更要防止走过场、一阵风。必须及时总结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精彩在基层、创新在基层、经验在基层。无论是罗源县的驻村干部写工作日记,还是其他形式的下基层,虽然各级干部深入一线的地域不同,时间有长有短,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收获,这就是在基层了解了情况、发现了问题、获得了经验,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在基层一线锻炼中提高了工作能力。这正充分说明干部下基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为民服务、推动发展。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