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焦点图片 >> 正文

罗源石雕辉煌40年之黄忠忠:用荣誉见证辉煌

http://www.lywxww.com  2012-11-26 09:45:14   来源:罗源湾新闻网  【字号

人物名片:黄忠忠,1959年出生于福建省罗源县。师从林飞,擅长高浮雕、人物、印钮雕刻。现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技艺能手。

2012年罗源雕刻艺术作品展会上黄忠忠的石雕名作《海的女儿》

黄忠忠介绍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为他颁发收藏证书的情况

  罗源湾新闻网讯(叶宇楠 刘其燚)在罗源雕刻艺术作品展会上,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探头挤入一个围满观赏者的展柜前,好不容易才看到了那件名曰《海的女儿》的石雕名作。在惊涛骇浪中,一个女孩坐在海豚的背上遨游于浪尖,她的长发飞扬,目光坚毅地眺望远方,饱含对自由的憧憬,使人不由联想起安徒生笔下那个为自由和爱情奋不顾身的人鱼公主。这件雕刻细腻、造型夺目的作品的作者就是黄忠忠。

  据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余卫平介绍,黄忠忠的雕刻着重于意境构思和巧色利用。在他的眼里,每一块寿山石都是有生命的。为了避免取巧不当而造成石材浪费,雕刻每一件作品黄忠忠都尽可能地保留、利用原石的自然形态和天然纹理色泽。他继承民间传统特色,又善取当代艺术大家之长,融入自己的创作风格中。

  为了更深入感知黄忠忠老师的艺术魅力,我来到了他的工作室里。一进门,就看到一张合影照片,照片记录了当年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给黄忠忠颁发收藏证书的珍贵场景。据黄忠忠介绍,中国故宫博物院仅收藏两件寿山石雕艺术品,其中一件就是他的作品《望子成龙》。一对父子在芭蕉树下勤奋读书,童子聚精会神、似有所疑,长者表情欣慰、耐心作答,动静之间生动表达了中国人传统思想中“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

 

福州新闻网

  黄忠忠的作品陈列区

福州新闻网

  作品陈列区的作品

  1972年,15岁的黄忠忠便进入罗源雕刻厂学习雕刻,由于当时的罗源石雕工厂主要靠接外贸订单进行工整、规格的传统香炉、镇纸的雕刻,因此束缚了像他一样拥有自己想法的石雕艺术师的想象空间。

  黄忠忠常说:“艺术生命贵在创新,一件成功的寿山石雕作品,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石头,过硬的雕刻功底,更需要作品常创常新的动力和悟性,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才能读懂‘灵石’,使自己的作品散发灵性光辉,更加光彩照人。”1979年正值改革开放,黄忠忠到福州发展他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在那里,他的个人创新思想终于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那时候的生活虽然很艰辛,但是他却凭着对雕刻艺术的执着,刻苦虚心学习。为了在艺术上得到大家的认可,他经常废寝忘食,审“石”相“材”构思题材,捕捉灵感,精心雕琢。四十年间黄忠忠先后有四十多件作品在国内重大艺术展评中获奖,多件作品分别被中国故宫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和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这些从市级到省级最后到国家级的荣誉正是罗源县的寿山石雕业逐步走向辉煌的见证。

  在黄忠忠的作品陈列区,我看了善伯石雕《九阳启泰》、水洞高山石作品《美人鱼》……黄忠忠指着那块红透的水洞高山石说:“原先那是块干瘪瘪的毫不起眼的石头,我用很低的价格把它买了回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温养和精心雕琢后,它变的越来越水透,你看那美人鱼肌肤多水嫩。”这些作品因色取巧、由表入里、直达本质,有的令人荡气回肠,有的则需屏息凝神,唯恐惊动了石画中的安逸与私语。

 

福州新闻网

  黄忠忠与他的“奖杯博物馆”

福州新闻网

  黄忠忠在工作场景

  在陈列区的右侧,有个柜子摆满了各种奖杯、奖状,俨然是个“奖杯博物馆”。最上方的是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奖牌,下方是两届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的奖杯,左边是两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金奖的奖杯……这些奖项得来不易,2009年为了参加广州举办的石雕创新大赛,黄忠忠花了很多时间去雕琢作品,多次往返福州与广州之间。

  在秉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寿山石雕艺术发展道路上,黄忠忠不言满足,也不知疲倦,他始终勤奋耕耘,不懈努力。40年来,在黄忠忠等石雕艺人孜孜以求,默默进取之下,罗源石雕艺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艺人们将寿山石与传统诗歌、书法、绘画艺术相融合,以独特的角度,向世人诠释着雕刻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诉说着罗源雕刻业的崛起之路。

  当被问起个人感受的时候,黄忠忠激动的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政府给的这么好的创作空间,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就。我会继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罗源石雕行业献出绵薄之力。”

更多新闻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