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鹤形 古韵悠悠
http://www.lywxww.com 2019-08-05 09:25:08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龙口厝和鹤形路。
福州晚报记者 翁宇民/文 陈暖/摄
在千年古镇永泰嵩口,可以体验一种悠闲叫“嵩口慢”。
时间在这个古镇上仿佛是以0.5的倍速流动。行走在安静的古街和古厝当中,连呼吸都会舒缓半拍。
镇上有一条始建于宋朝的鹤形石道,更得“慢”之精髓——百余米小路极尽迂回曲折,道旁薜荔垂覆,耳边雀鸣啾啾,让人不自觉在此徜徉沉醉。这条奇形怪状的路便是近年跃升为“网红”打卡景观的鹤形路。
一条路何以刻意曲折?鹤形当中有何奥妙?
理解鹤形路,首先要“认识”龙口厝。龙口祖厝始建于宋朝,重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由龙口祖厝、和也厝、拔魁厝和宴魁厝等古厝组成的龙口厝,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房屋200多间,是嵩口镇境内规模最大的古民居。
而鹤形路是通往龙口祖厝的通道,它的曲折蕴含了五行八卦,它的形状更是仙鹤的模拟:入口的书斋为鹤嘴,鹤颈长150米,路面中间土层部分为鹤的食道,两侧墙基为大小相似的鹅卵石砌成,寓意鹤食之米。
佐以当地的神异传说,慢品这条小路别有趣味:相传中山龙口三落厝郑财主,为人苛刻吝啬。张圣君(道教闾山派宗师、闽台最大的农业神)到他家做工,见工人们日食不饱,就念下咒语:“龙口三落厝,乌鸦飞不过,水在鼎里沸,米在别人厝。”郑财主家道因此没落。发现了张圣君的神力后,为了挽回或是谢罪,郑财主复请张圣君为其砌条“鹤脖形”路基。张圣君催动神力,将石头搓成圆形,犹如鹤食之米,一夜铺成路基,咒语改写成——“龙口鹤对鹤,不起也不落”,挽救了郑家的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