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媒体看罗源 >> 正文

安居梦不断升级实现,日子越过越红火

罗源海上村:幸福“落地”六十载

http://www.lywxww.com  2021-02-26 10:47:59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罗源海上村:幸福“落地”六十载

  海上村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街巷里张挂着火红的灯笼,明媚的阳光下,孩子们快乐地奔跑,罗源县鉴江镇海上村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氛围中。这是这个特别渔村有史以来的第60个春节。

  时光回溯到60年前,一群渔民世代漂泊在罗源湾的海面上,以船为家,“连家船民”是他们的身份标签。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支持下,1962年和1965年,60户“连家船民”分两批上岸定居,从此,罗源湾畔有了一个新的村庄——海上村。

  日前,记者来到这里,听幸福在海上村“落地”的故事。

罗源海上村:幸福“落地”六十载

  原本老旧凌乱的第一代建设房修葺一新,成为海上村独特的文化景观。

罗源海上村:幸福“落地”六十载

  因过道酷似铁路隧道,第一代建设房又被称作“火车洞”。

罗源海上村:幸福“落地”六十载

  海上村打造连家船历史文化街区。

  搬上岸

  连家船民告别漂泊

  “我38岁那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上岸定居。”记者来到海上村时,临近中午,93岁的尤双生正张罗着午饭,她是上世纪60年代上岸的“连家船民”之一。虽然年逾九旬,但老人精神头很足,说起往昔海上漂泊的日子,依旧不胜感慨。

  尤双生告诉记者,曾经,一艘渔船就是“连家船民”的全部。它不仅是捕鱼谋生的工具,更是生活起居的场所,小到吃喝拉撒,大到结婚生子,都在渔船上进行。她的8个子女,都在渔船上出生。

  “一米来宽、六七米长的渔船,有时得挤下三代人。”尤双生说,由于渔船的空间狭窄,人的四肢长期无法充分伸展,身体由此也落下了一些病根。但渔民为了生计,在捕鱼之外,还会在渔船上开展养猪等生产活动,“人多,空间不够用,有时睡觉也得在养猪的地方凑合”。

  海上生活已是艰辛,“连家船民”还得应对大自然的挑战。每年的台风天,就是他们最紧张的时候,“连家船民”得驾船前往避风港,等台风过后,才敢重新出海。

  “海上的日子是真苦,不能和岸上的日子比!”说到如今的生活,尤双生的脸上也多了笑容。上世纪60年代,她和家人一同搬进海上村的第一代建设房——罗源县为“连家船民”兴建的住所。上下两层7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让尤双生一家人告别了海上漂泊的日子。

  这几年,子女们在外发展,平时,尤双生独居。在当地村干部的帮助下,老人自在地颐养天年。

  住下来

  安居梦迭代升级

  建于1962年的第一代建设房,为砖木结构,内部两侧为连排的安置住房,中间留一条过道,酷似铁路隧洞,因此又被当地村民称为“火车洞”。

  海上村村主任江成芳告诉记者,第一批上岸定居的船民住在“火车洞”。1965年第二批船民上岸时,政府为他们建设了砖木结构的平房。这是海上村村民实现的1.0版“安居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村民按照政策陆续建起新房,这些新房装修更加现代,空间也更加宽阔,他们用勤劳率先实现了2.0版“安居梦”。

  2003年至今,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海上村实施“造福搬迁”工程,先后建设了4栋新式居民楼共82套商品房,入住的村民实现了3.0版“安居梦”。“一套3居室单元房,厨房、客厅、阳台、卫生间一应俱全,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放在以前真不敢想象。”作为新式居民楼的一名住户,江成芳感叹道。

  对于仍住在上世纪60年代安置房内的村民,政府没有忘记。江成芳介绍,早年建设的“火车洞”和平房,多年使用后,内部光线昏暗,缆线凌乱,木质结构也多有破损。去年,罗源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规整缆线、木墙上漆、安装路灯、修葺屋顶等措施,“火车洞”和平房面貌焕然一新。

  家在变,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海上村也在变。这几年,村里的地下污水管道建起来了,新式环保公厕有了,硬化后的村道更加平整了,健身器械场地让村民有了休闲好去处。

【责任编辑:谢闽星】
魅力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