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来了“两轮书记”;生态兴,孕育“海上森林”;产业兴,带来“金山银山”
听!罗源北山村吹响“三重奏”
http://www.lywxww.com 2020-11-20 09:27:54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北山的渔村风光。
这里有位“两轮书记”,9年骑行20多万公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里有片“海上森林”,白鹭翔集,孕育福州面积最大的人工红树林;这里有群“乡村合伙人”,上山下海,打造渔村旅游“十二时辰”。
这里就是罗源第一大行政村、著名革命老区基点村——松山镇北山村。近年来,北山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做足绿色文章、讲好红色故事,吹响乡村振兴“三重奏”。
北山村依山傍海,区位优势明显。
人才振兴
薪火相传“两轮书记”引富来
北山村位于罗源湾南岸,依山傍海,共有5145人。
漫步村内,只见村道干净宽敞,沿街绿树成荫,新楼错落有致,渔民满是笑脸,宛若一幅“富村山居图”。
“北山村变化很大。以前穷,大伙只能吃地瓜米,现在吃着海鲜呢!”九旬村民林依伯感触颇深地说,“这多亏了我们村的三位书记”。
1930年,21岁的叶顺连放弃人力车夫的活计,辗转找到连江党组织领导人杨而菖,将革命火种带到罗源,因而被称为“人力车书记”。叶扶齐则有胆识,性急如张飞。叶顺连牺牲后,叶扶齐接任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当家作主,被称为“张飞书记”。
几十年过去了,北山村走过了峥嵘岁月,也走进了脱贫致富的新时代。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山人,就想为家乡做一点实事。”2006年,于子赤因为会干实事而被选为村支书。
“于子赤担任村支书以来,有9年一直骑着两轮摩托车,穿行在村子各个角落,为村民谋福祉。他的摩托车换了三四辆,骑行了20多万公里,人也摔伤过几次。”松山镇党委副书记苏文杉告诉记者,于子赤成了村民口中的“两轮书记”。
有了“领头羊”,北山村开始加速发展,先后荣获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省级传统村落等荣誉称号。北山村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一批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村民们也当起了“创客”,收入翻了两番。近3年来,北山村累计从省、市、县各级部门争取到2000万元资金,发展后劲更足了。
生态振兴
消失40多年“海上森林”再现
“海上森林”的再现,是北山村另一个可喜变化。在位于北山村与巽屿村连片滩涂之间,2000亩郁郁葱葱的红树林随风起伏,这是福州面积最大的人工红树林。
三五成群的游客穿行在入海栈道,感受这里的壮阔。树上,数十种鹭鸟嬉戏、追逐;树下,数以万计的小螃蟹在小孔里爬来爬去;近处,不知名的小鱼不时跳起;远处,渔民正在“讨小海”。
谁能想到,这片红树林在北山村已消失40多年,千亩海滩曾被繁殖能力极强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侵占,致使荒草丛生、航道堵塞、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每年渔业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