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罗源新闻网 >> 媒体看罗源 >> 正文

大美无言辟蹊径 大象无形巧施艺

http://www.lywxww.com  2020-09-09 11:04:00   来源:石狮日报  【字号

大美无言辟蹊径 大象无形巧施艺

  《小女孩》 寿山芙蓉石,黄丽娟作

大美无言辟蹊径 大象无形巧施艺

  《二重唱》,寿山高山石,黄丽娟作

大美无言辟蹊径 大象无形巧施艺

  《妯娌》,寿山高山石,黄丽娟作

大美无言辟蹊径 大象无形巧施艺

  《两小无猜》,寿山善伯石,黄丽娟作

大美无言辟蹊径 大象无形巧施艺

  《新装》,寿山花坑石 黄丽娟作

大美无言辟蹊径 大象无形巧施艺

  《淡淡装》 寿山芙蓉石 黄丽娟作

  黄丽娟,寿山石雕刻界目前唯一的女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她毕业于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擅长人物圆雕,善以各种民族特色装饰融入寿山石雕造型艺术,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较强的装饰效果。题材涉及孩童、少男少女、劳动者和少数民族等。个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展览和赛事大奖。

  刻苦勤奋厚积薄发

  1958年,黄丽娟出生于福州罗源。1972年,年仅14岁的她就到福州雕刻厂培训,最开始接触的是修光这一工序。懵懂的黄丽娟从磨刀学起,双手常被锋利的刀口与粗砺的磨石划破。为期三个月的学习转瞬即逝,却让年幼的黄丽娟打开了眼界,为她日后的艺术创作埋下了种子。

  之后,黄丽娟成为罗源雕刻厂的首批技术骨干,师从林飞。对于她来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也让她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改变自身的条件,黄丽娟参加了原福建省二轻厅主办的雕塑培训班。在周荷生老师的教授下,她开始接触现代美术及雕刻理论,包括人体解剖、绘画等。周荷生老师的课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使她受益颇多,也逐渐树立起了对雕刻艺术的理解和信心。就这样,黄丽娟白天学习、工作,晚上坚持练习绘画。1978年,高考恢复,黄丽娟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考入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在校期间,她勤奋学习,将书上的知识和手上的技法相结合,巩固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素养。1981年,黄丽娟毕业后分配到罗源县电影公司从事美工工作,负责电影海报的绘制。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考,对色彩的认知把握上也有飞速的提升。在影音光碟出现后,黄丽娟意识到电影胶带放映的时代即将结束,考察过当时的雕刻市场,不甘平凡的她毅然选择继续之前未竟的寿山石雕刻创作道路。

  锋芒毕露点石成金

  初回雕刻创作行业,黄丽娟压力极大,当时家里还属于普通工薪阶层,她没办法像老一辈雕刻大师或在雕刻行业深耕多年实力雄厚的雕刻家一样,时常能够以田黄、芙蓉、荔枝、水洞等质地上乘、价值高的石头进行创作。为寻找适合创作的材料,黄丽娟最初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到寿山石市场淘宝,购买一些品相普通的石头。对此,黄丽娟一直深信,只要自己在相石时多费心思,“因材施艺”依然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例如荣获“争艳杯”金奖的作品《嘎妞妞》,原材料就是一块非常一般的高山石,这石头不大,灰、白、黑、红四色,色块既小又乱,相互掺杂,红筋、割裂都有,黄丽娟巧妙将有花纹的位置刻画成美丽的花裙子,白色部分刻画成首饰,加上纯真可爱的表情,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呈现眼前,令人爱不释手。

  如今,黄丽娟的作品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可与藏家的喜爱,回想刚刚回到雕刻行业的那一段艰难时期,黄丽娟心里也是感慨良多。她另辟蹊径做创新,虽然相信自己的实力,但是题材比较小众,挑选的石材也不是市场上的热门品种,作品创作出来后,一度担心会不被市场所接纳。好在世界上从来不缺“伯乐”,一次机缘巧合下,黄丽娟遇到了新加坡资深收藏家谢声远,其十分欣赏黄丽娟的雕刻技艺,并将她的作品带到新加坡进行展览。在新加坡,黄丽娟的作品一经出现就广受好评,大大开拓了寿山石雕在国外的市场。

  相较于许多人追求技艺上的突破,黄丽娟更多的是观察世间百态,将人情冷暖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她对女性的神态、衣着、喜好了如指掌,着意避开山水、花鸟、禅佛人物等大众石雕题材,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将关注点放在女性和儿童等生活题材上,塑造出一个个生动活泼、灵秀柔美的人物形象,为寿山石雕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

  黄丽娟善于雕刻畲族女性和儿童,从她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畲族的人文社会风情,从服装、头饰、神情等细节可以感受到畲族人民的淳朴。但她不光雕刻传统形象,还别具一格地用寿山石雕刻了外国友人。独辟蹊径,巧用石色石纹,使她从寿山石雕艺术中脱颖而出、点石成金。于是,有着凝脂般肌肤的少女,穿着特色民族服装的畲族女性,恬淡祥和、母性十足的妇女等雕刻作品都被打上了深深的个人风格烙印。例如她的《两小无猜》,在这件作品中,她将石头干净的部分提取出来做两孩童脸部,大胆加入毛衣与围巾,充分利用石头的不完美去刻画衣服,反而使得花色成为点睛之笔,让人眼前一亮。两个小孩体态自然舒适,一个自然站立,一个慢慢前倾,目光清澈,五官分明,把小孩子的童真刻画得传神到位。

  黄丽娟没有长篇的雕刻理论,她认为雕刻创作中最主要的就是相石和构思。因为不管是上品还是“顽石”,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雕刻者要“因材施艺”,充分利用其巧色,将材质的自然之美与创作艺术之美相结合。纵观黄丽娟的作品,均能”随色赋形”。业内有句话叫”一相抵九工”,好的作品能够将用色和造型相结合,赋予原石更高的艺术价值,黄丽娟显然做到了。

  教授技艺淡泊名利

  除了持续从事寿山石雕刻外,黄丽娟也认真带徒,为寿山石雕刻技艺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读于福建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杜海中,因为喜欢雕刻,又特别喜欢黄丽娟的作品。毕业前,在老师温星霞的引荐下,成为了黄丽娟的学生。黄丽娟带徒不讲究传统的拜师学艺,平常放手让学生自己雕刻学习,碰到难题时出现提点一二。在黄丽娟的指导下,如今的杜海中也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雕刻好手,逐渐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陈婷)

  原文链接:http://epaper.ssrb.com.cn/html/2020-09/08/content_1675_3253132.htm

【责任编辑:谢闽星】
魅力罗源